APP下载

北朝名将:功夫也在战场外

2018-08-27余显斌

百家讲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北齐间谍百姓

余显斌

北朝名将韦孝宽原本不是武夫,而是涉猎经史的书生。不过,在那个列国混战的时代,他的轻袍长袖下包裹的却是一种铁血风骨,一种壮土情懷。

公元527年还是北魏统治时期,某统军将领在关中叛乱。18岁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韦孝宽不忍故乡遭受蹂躏,毅然扔下笔砚,走出书房,请求作为前锋参与平叛。朝廷嘉奖了他,并封他为统军。从此,韦孝宽马蹄嗒嗒,斗志昂扬地冲向烽烟四起之地,以一次次战功赢得了朝野的尊敬,公元546年的玉壁(今属山西运城)之战的艰苦胜利更是一举扭转了他所在的西魏和东魏之间的攻守之势。

当时,东魏权臣高欢意图灭掉西魏,率领重兵攻打韦孝宽防守的战略要地玉壁。东魏军营绵延数十里,但这吓不倒韦孝宽。他手下没有多少守军,但他有的是智慧。因为玉壁城墙上守卫森严,高欢占不到什么便宜,就让士兵在城南凿地道,准备打地道战。哪知韦孝宽看穿了他的伎俩,就在城里挖沟。城外的东魏士兵挖地道,总会挖到城内的沟里,于是立刻被西魏士兵擒杀。韦孝宽又在沟外准备了大量柴火,发现敌人在地道里就点燃柴火,烟火一熏,敌人就被烧死或熏死了。

地道战失败了,高欢又仗着人多制造了“攻车”,这种攻车能摧毁所到之处的一切阻碍。然而韦孝宽深谙“柔能克刚”的道理,命人用布缝成帷幔,看见攻车来了就张起布幔。布幔悬在空中,攻车无法攻击,便失去了作用。

高欢还不死心,又用特制的长竿去烧布幔,韦孝宽则用特制的长铁钩破坏高欢的长竿。高欢又在玉壁城的四面挖了21条地道,并在其中装上柱子,之后用油放火烧柱——这些柱子一旦折了,城也就崩坏了。韦孝宽识破了高欢的阴谋,及时命人在每个崩塌的地方设置木栅栏,成功阻止了东魏士兵的入侵。

就这样,高欢使尽了方法,韦孝宽全部破解了他的攻击。高欢便使用攻心计,让仓曹参军去劝降: “你打了这么久,都没听说朝廷派救兵来。朝廷待你这么苛刻,你为何不投降我们呢?”韦孝宽义正词严地说: “我这里城池稳固,粮食充足,你们攻打地很累,我们防守得很轻松,才打了这么点儿时间,根本不需要朝廷派救兵!而且我是关西男子汉,绝对不会投降!”

韦孝宽不投降,高欢的仓曹参军便对玉壁城里的人们散布流言:“韦城主不投降是他的事,你们这些普通士兵跟着他送死干什么?”接着又把对韦孝宽的悬赏书用箭射入城中: “杀掉韦孝宽的人,东魏拜他为太尉、封开国郡公、赐食邑万户、赏帛万匹。”韦孝宽依葫芦画瓢,也写了一则简短的悬赏书用箭射到城外:“杀掉高欢的人,西魏朝廷也照这样赏赐。”

高欢无可奈何,便把生活在东魏地区的韦孝宽的侄子绑到前线来,把刀架到其脖子上,对着城头上喊:“你如果不赶紧投降,我就杀掉你侄子!”韦孝宽慷慨激昂,舍弃侄子,顾全了大局。西魏士兵人人感动,发誓要与韦孝宽生死与共。

最终,高欢苦战两个月,西征大军死伤将近一半,高欢不得不带着大军连夜狼狈撤退。回去后,他越想越生气,因这场大败而愤怒不已,撤军两个月后就病死了。韦孝宽则凭借此战成为一代名将。

不过,韦孝宽更传奇的不是在战场上的对垒,而是在战场外:利用间谍、刺客等高效完成战略目标,免去了士兵的更大伤亡。

他首次用战场外的较量赢得战役胜利是在公元538年。当时,西魏大军东征失败,撤军回到长安,边界防守便交给了韦孝宽。此时人心惶惶,只有韦孝宽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东魏统帅是高欢的铁哥们儿段琛,其前锋牛道恒不只善于冲锋陷阵、攻城拔地,更善于攻心。占领西魏边界重镇宜阳(今属河南洛阳)后,牛道恒停下来不再进军,而是广泛宣传,招降西魏边界的百姓投奔自己。他的目的很清楚:先把韦孝宽下辖的百姓全部招走,韦孝宽带着一支孤军就容易被打败了。他的方法十分有效,西魏百姓扶老携幼,纷纷投奔东魏。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韦孝宽苦苦思索,然后让潜伏在段琛军中的西魏间谍把一封信交给段琛——他已经派西魏间谍弄到了牛道恒的手迹,据此伪造了牛道恒给自己“写”的投降信,接着对信件进行了火烧加工,仿佛牛道恒在烛火下偷偷写信,信笺被爆裂的烛花烧个洞也没注意的情景。

这样精细的手法不由段琛不怀疑牛道恒的忠诚。于是牛道恒再有好的建议,段琛都全盘否决,牛道恒也开始担心段琛会对自己不利,双方由过去的亲密无间开始变得互相猜疑。韦孝宽得知这个情报,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突袭了东魏军队。段琛和牛道恒相互之间不予救助,最终,西魏大胜,段琛和牛道恒双双被俘。

这次胜利振奋了西魏的士气,也解除了东魏军队对西魏边界的威胁。韦孝宽的反间计能成功,主要由于他“善于抚御, 能得人心”,他派出的间谍或刺客都会全力以赴。尤其到了北朝后期,宇文家族的北周代替了西魏、高氏家族的北齐代替东魏后,战争更加激烈,韦孝宽巧妙地运用这股战场外的力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曾经十分信任部下许盆,将一处要隘之地托付给许盆防守。许盆接到命令也发誓一定完成任务,谁知许盆带着军队进入这处要隘后,马上挂起白旗,招来北齐的军队,投降了。这处要隘于是成了北齐的地盘,许盆也成了北齐的将军。

韦孝宽知道后十分愤怒,可是若带着大军去攻打,彼众我寡难以取胜;若不给许盆教训,以后部下个个效尤,这仗也就没法打了。韦孝宽想了一会儿,决定不再让士兵们做出无谓的牺牲,而是当日就派出刺客刺杀许盆。刺客立即出发,不久就斩杀了许盆,回来交差。

还有一次,韦孝宽镇守在今山西西部,附近北齐的国土上有一个胡人部落,没事的时候,他们就组织一支军队,号角一吹,马鞭一挥,冲了过来,抢劫百姓、阻断河流道路,抢劫完马上一声呼哨绝尘而去。韦孝宽听到消息、带着大军赶来时往往只能站在边界上,望着胡人的背影长叹。

这样的次数多了,百姓难以生存,怨声载道。韦孝宽观察了很久,最终决定在胡人冲出北齐边界的地方建造一座城隘,派兵防守,予以阻击。计划确定后,他马上征召民夫,提筐带锄去修筑城隘。百姓一听,积极报名,多达十万人前来应征。

有了民夫,还得有人监造。韦孝宽便派出部下大将姚岳,让他带着百名士兵随着民夫去监造。姚岳一听大惊失色,告诉韦孝宽:如果您要杀我,就请您现在动手,千万别让我去!因为建城之处在北齐边境要地,万一刚开工就受到北齐大军的攻击, 自己手下的一百多名土兵和十万民夫唯有死路一条。

韦孝宽听了哈哈大笑,对姚岳细细分析道:“修建这座城只需要十天。这里距离北齐重镇晋州(今属山西运城)有两百多千米,咱们动手修城,北齐那边侦知消息需要一天,将消息送到北齐朝廷需要两天;北齐君臣坐下商量出兵得花费三天;北齐召集军队,需要两天;两百多千米路程的行军,需要花费不到两天。所以,等到北齐军队赶到这里,咱们的城已经修好,自己接应的军队也就赶到了。

姚岳觉得有道理,这才放心带队出发。北齐军队的行动果然按照韦孝宽的猜测进行着,而且比他猜测的还要糟糕。北齐军队开到距此不远处,担心对手军力很强,竟不敢进攻。韦孝宽听到报告,知道他们胆怯,马上随机应变,派军队在晚上到附近山脚下纵火,北齐军队一看到处是火光点点,以为北周大军在扎营,更是胆战心惊,于是转身撤退了,韦孝宽的要塞就此建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而韦孝宽之所以对北齐内部的出兵情况了如指掌,正是因为他对间谍的运用。

随着北方战争达到白热化,韦孝宽也遇到了难得的对手——斛律光。斛律光年少时见一只大雕在云中翱翔,随手射出一箭,正中大雕脖颈,因此后来军中称他为“落雕都督”。斛律光不仅射箭牛,打仗也有两把刷子,北周军队无论从哪儿进攻,斛律光都能及时赶到,将其打退,俨然成为北齐的救火队员。

公元569年,北齐和北周正在宜阳一带展开大战,双方对峙不下。韦孝宽首先看出了危机,建议北周统帅不要再为一座宜阳城费尽血本,汾北一带才是两国战略要冲,无论谁在那儿筑城都无异于在敌人的心脏安下一颗钉子,而斛律光见识明断,不能让他占着先机。北周统帅呵呵一笑,没放在心上。

果然,一切都让韦孝宽料到了。斛律光也看出汾北的重要性,于次年解除了对宜阳的围困,带着大军扑向汾北一带,筑城扎寨,驻军防守,如一颗附骨之钉。斛律光完成了这些十分高兴,特意写信向韦孝宽炫耀:“宜阳是座小城,打了那么久,现在你们占领了宜阳,我占领了汾北,别见怪啊。”

韦孝宽无奈,再次启动反间計。他已经从间谍口中知道,北齐后主十分嫉恨斛律光,北齐权臣也都对斛律光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韦孝宽派出多路间谍进入北齐国都邺(今属河南安阳),传唱“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的童谣,寓意斛律光有君临天下的野心。另一首童谣则说“高山不摧自崩,槲树不扶自竖”,意思是高氏政权马上就要垮塌,斛律光快要称帝了。韦孝宽不只是派间谍传唱,还广发传单,于是邺城百姓纷纷传诵。北齐后主知道后马上以谋反之名杀掉了斛律光。

当时,北周武帝养精蓄锐,就等着有朝一日出兵消灭北齐,只因惮于斛律光的威名才不敢行动。听到斛律光被杀后,北周武帝大喜,竟然下旨赦免境内的犯人以示庆贺——这一般是君主登基才进行的特殊恩赐。

公元575年,韦孝宽献上灭齐三策,又过了两年,北周顺利灭掉北齐。北周武帝来到邺城祭祀斛律光时说:“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可见韦孝宽的一条反间计可抵千军万马。

北周和北齐两国纷争,以致百姓生灵涂炭,中原十室九空,北周借韦孝宽的计策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减轻了百姓的痛苦。韦孝宽不仅是一员名将,也堪称对百姓有很大贡献的一代英杰。

猜你喜欢

北齐间谍百姓
间谍酷知识
无所不为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百姓看家“风”
百姓腰包更鼓了
《陆孝昇墓志》考释
头脑大爆炸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浅析
北齐文林馆考证及其对北齐文学的贡献
北齐长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