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里的失落公主
2018-08-27吕雪影
吕雪影
摘 要:交往是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案例中的女孩由于长期缺乏父母亲的陪伴以及同伴交往的经验,形成了孤僻的性格。针对她的情况,文章作者采用缩短心理距离、行为指导法以及学校家庭教育相统一等方法帮助孩子驱走孤独。
关键词:孤独;女孩;人际交往;亲情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主基本资料
周婷(化名),独生女,12岁,五年级学生。
二、行为概述
周婷,一个白白净净的女孩,再加上那么多漂亮衣服的修饰,让初次见到她的人都会喜欢上她。我作为她的老师也一样。可是当跟她接触了一个星期以后,发现周婷学习成绩还可以,不过上课总是走神,受批评后反应淡漠,有时甚至充耳不闻。在生活中,她也显得孤僻,不合群,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其他同学也不愿意主动与其接触。她的这些行为使我非常诧异,于是,我到她以前的班主任林老师那了解情况,林老师却说:“你别理她,她就是一个这么‘孤独的人。”
三、个案分析
(1)亲情需要的缺失。周婷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长期由奶奶照顾,這样,她在家中就缺少同龄玩伴。家庭中,经常发生的是年长者与孩子的交往,是一种竖向的关系,缺乏横向的同辈人之间的交往。加之她父母常常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她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度过的,自然容易感到孤独。
(2)友情需要的缺失。“为了学习,你平时少和朋友们来往,不要学坏……”这是她妈妈跟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家长的过度干预对周婷的人际交往产生了很大影响。她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在家上网、看电视,也没有固定的人际交往圈子。这意味着她游离于固定的活动圈之外,对于任何群体而言都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友情的长期缺失,使她觉得自己很无聊,有一种孤独感。
四、辅导对策与成效
(1)认真倾听,缩短心理距离。长期的孤独情绪,使得周婷对周围的人产生抗拒,所以,要对她进行孤独情绪的疏导,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整个疏导过程的开始也是辅导成功的关键。于是,在开学后的两个月里,我经常找她谈心。以朋友的身份、耐心的态度去认真倾听她的诉说。在每一次的倾听过程中,我尽量少去打断她的话,对她所说的话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通过聊天的方式促进周婷心灵孤独的宣泄。慢慢地,我发现她的话语越来越多了。
(2)发挥长处,储蓄成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仔细观察,在她的心灵中找到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她不是喜欢画画吗?于是,为了强化其长处,我让她负责班级墙报的美术工作。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3)用行为指导法,帮助周婷逐步摆脱孤独情绪:第一,引导周婷正确认识自己。对周婷而言,她出现孤独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空虚而无所事事。在辅导过程中,我进行积极的暗示,让她明白井井有条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友等活动可以消除她的孤独情绪。于是我在谈话的基础上,经常带着她去校园里逛逛,熟悉同学们活动的环境,使周围的一切从感觉上的遥远与陌生变得熟悉与亲近,产生与人交往的兴趣。
第二,引导周婷积极寻找玩伴,增强交往信念。我在尊重、关心她的基础上,还经常引导同学们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真诚给予周婷真实的肯定、赞赏、鼓励,努力把她吸引到有趣的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及与同伴的交往中来,引导她敞开心扉,减少孤独感,增强交往的信念。可喜的是没有出现同学排斥她的现象,特别是她的同桌,热情主动,经常带领她与其他同学交往,在她同桌的帮助和鼓励下,她终于主动参加班级里的活动了。
五、反思
周婷,有良好的家境,但她却有一颗孤独的心。经过我这一年的辅导之后,周婷已经开始融入集体中。这个案例让我感受很深。只有当孩子有了自己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他们才会对生活经历有更丰富的体会,才会有交往的快乐,也才能有相对于成人的独立性。孩子间的交往,最利于鼓舞孩子真正地交流思想和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谢维兴.小学生孤独感:原因与对策[J].福建教育(小学版),2007(11).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