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与鞭炮难说再见
2018-08-27曲翔宇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曲翔宇
本周适逢伊斯兰教传统节日宰牲节,《环球时报》记者与埃及友人一道,在开罗知名夜市哈里里散步。穿梭于街巷间,突然闻得国内春节常见的摔炮声(扔在地上即炸的小鞭炮)。埃及朋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逢年过节放鞭炮是埃及习俗,而放鞭炮的源头是中国。
追根溯源,鞭炮在埃及其实是个舶来品。早在公元13世纪,中国鞭炮便沿着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地区,但埃及人直到18世纪开始,才受西方殖民者的影响流行起放鞭炮。埃及人在抵抗英国侵略时,用火药制造土制炸弹,这便是埃及鞭炮的近代起源。
埃及人喜欢在斋月放鞭炮,具体时间是每天傍晚开斋时放。据说,他们这是模仿萨拉丁城堡历史上的开斋大炮。当时,开罗城以大炮声响为开斋的闹铃,聆听类似的声响已经成为埃及穆斯林开斋的条件反射。
“没有鞭炮声响的节日与一般的日子没有两样。”那位埃及朋友说,除斋月期间外,开斋节、宰牲节、圣诞节等节庆也少不了鞭炮助兴。对很多埃及孩子来说,鞭炮是必不可少的节日礼物。
放鞭炮也是埃及婚礼不可缺少的环节。历史上,埃及婚礼以鸣枪为庆祝方式之一。但是,随着社会风俗的变化,枪支管理的加强,婚礼或晚会上,放鞭炮开始取代鸣枪。
具体买什么样的鞭炮,取决于新人的家庭条件,一般埃及新人喜欢五颜六色且声响大的鞭炮,视其为欢乐幸福的标志。这类鞭炮价格不菲。
一些开朗幽默的埃及人还在鞭炮传入后的数百年间,爱恶搞,就是用鞭炮的声响吓唬人。爆炸声音大、体积小的鞭炮是最受欢迎的,藏起来很难被人发现,往往能够出其不意。
与中国人节庆时喜欢放色彩斑斓的礼花不同,埃及人往往喜欢声音大的鞭炮。在埃及人看来,鞭炮声音越大,质量越好,价格越贵。通常在市场上,能连续多次爆炸的万响鞭炮或者炸弹鞭炮最受欢迎。
近20年,由于鞭炮引发的安全事件呈高发态势,加上反恐形势严峻,埃及政府逐步禁止鞭炮进口与买卖。禁令之下,离不开鞭炮的埃及人开始仿制中国鞭炮。埃及全国最大的鞭炮产地是中北部法尤姆省的纳兹拉村,该村几乎所有人都从事地下鞭炮生产,这在当地成为公开的秘密。开罗城里的Al-Mosque街是当前埃及最大的鞭炮交易市场,一盒价格从10埃镑(1元人民币约合2.8埃镑)到数百埃镑不等。
该市场曾经红火,但在政府持续严格的管理措施下,只余下孤零零几个鞭炮地摊,且卖的大都是小摔炮。鞭炮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以前一盒卖5埃镑的,现在则需要25埃镑才能买到。▲
(SaeidMedhat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