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征、归属感与网络自我呈现关系研究*
2018-08-27冯杏芝
孙 远,冯杏芝
自我呈现是指人们为了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某种形象,根据对象和情景作出适当调整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即自我呈现是选择性地向他人展示自己想要表现的形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更多地将自我呈现转移到社交网络上,自我呈现是人们使用社交网站的主要动机之一[1]。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呈现不同于现实生活,由于具有对象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从而掺杂着矛盾的心理过程:一方面,在虚拟社交中由于隔着屏幕,减少了面对面的尴尬,能更自如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在网络上所展示的内容可能被所有人看到,因此会倾向于更完美的自我呈现[2]。在社交网络上,为了让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表演,发状态前仔细斟酌语句及配图,发送后还可能删除或撤回,以达到理想的自我呈现。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会使用更多的真实呈现策[3],自我呈现真实程度影响网络信任水平[4];内向者更容易在互联网上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强归属感者使用社交网络的次数更高[5]。
归属感主要指个人对团体或环境的一种体验程度,是个体感受到自己被别人或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归属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组成部分,归属感比较低的人会对自己的生活和职业都缺乏热情和责任感,社交圈子较小,没有丰富的业余生活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人际关系不和谐。有积极同伴关系的个体更能感受到较强的归属感,社交网络将现实中的同伴关系转移到虚拟世界,网络上好友的回复、评论给个体提供支持,这将会对归属感产生新的影响。本文试图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归属感与网络自我呈现之间的关系,验证归属感是否在人格特征、网络自我呈现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一、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线上通过问卷星发放,线下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发放问卷,共发放302份问卷,剔除7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295份。其中,男生145人,女生150人;年级分布上,大一144人,大二45人,大三35人,大四71人;专业类别上,理工科203人,文科92人;生源地上,城市生源108人,农村生源187人。
(二)研究工具
一是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简版(EPQ-RSC)。该问卷共有48个项目,包含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和掩蔽性四个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精神质分量表得分愈高表明精神质程度愈高,内外向分量表得分愈高表明愈外向,神经质得分愈高表明情感愈不稳定[6]。
二是归属感问卷。采取Hagerty&Patusky制定的归属感问卷中测量心理状态的分问卷,共18道题目,采用4级计分,分数与归属感呈正相关,内部一致性信度到达0.911[7]。
三是网络交往自我呈现策略量表。采取鲍娜等人根据Kim和Lee的网络交往自我呈现策略量表修订的中国版量表,共有9个项目,分为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两个维度,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信度[8]。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显著性检验
1.归属感、网络自我呈现的性别差异检验。以性别为自变量分别对归属感、网络自我呈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1可知,男生的归属感强于女生。男女大学生在网络自我呈现策略的使用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与丘文福等人的研究一致[9]。
表1 大学生归属感、网络自我呈现的性别差异检验
2.归属感、网络自我呈现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检验。由表2可知,城市学生的归属感比农村学生高,但在网络自我呈现策略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3.归属感、网络自我呈现在年级上的方差分析。以年级为自变量,对网络自我呈现策略和归属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真实呈现策略上差异不显著,而在积极呈现策略上有显著差异,根据事后多重比较的结果,表现为大三>大四>大一>大二;在归属感上年级差异也显著,表现为大一>大二>大四>大三。
表2 归属感、网络自我呈现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检验
表3 不同年级网络自我呈现策略、归属感的方差分析
(二)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
1.人格特征与归属感、网络自我呈现的相关分析。由表4可知,归属感与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的相关显著,其中归属感与内外向呈显著的正相关,其它都是负相关,说明越外向、情绪状况越稳定、精神病理状态越低的人,归属感越高。
表4 人格特征与归属感、网络自我呈现的相关性
人格特质与积极呈现相关不显著,与真实自我呈现策略相关显著,其中内外向与真实自我呈现正相关,精神质、神经质与真实自我是负相关。说明越外向、情绪越稳定、精神病理状态越低的人越倾向于采取真实自我呈现策略。
2.归属感与网络自我呈现策略的相关。由表5可知,归属感与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归属感高的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更倾向于展示真实的自我、积极地呈现自我。
表5 归属感与网络自我呈现策略的相关性
3.中介效应分析。从前面的结果分析可知,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与归属感、真实自我呈现均存在显著关系,归属感与真实自我呈现也存在相关关系,故选择这几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真实自我呈现为因变量,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归属感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精神质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说明精神质对真实自我呈现影响不显著,故剔除。
本研究采纳温忠麟等人提出的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要研究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X对Y的影响是经由变量M来影响的,则称M为中介变量。可用如下方程来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1)Y=cX+e1
(2)M=aX+e2
(3)Y=c’X+bM+e3
依次检验三个方程,方程(1)中若c不显著,则可终止中介效应检验;若c显著,检验方程(2)的a,a不显著就可以终止中介效应检验,反之检验方程(3),若b显著,说明中介效应显著,此时检验c’,如果c’不显著,说明是完全中介效应,反之则是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ab/c。
首先检验归属感对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维度和真实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再检验归属感对人格特征的神经质维度和真实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
表6 归属感对内外向和真实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6、7可知,归属感是内外向、真实自我呈现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 0.089*0.083/0.05=0.148(14.8%);归属感是神经质、真实自我呈现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0.58*0.072/0.071=0.588(58.8%)。
表7 归属感对神经质和真实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分析
三、分析与讨论
(一)归属感、网络自我呈现的现状
男生归属感明显高于女生,可能是因为女生更容易多愁善感,情绪更不稳定,因而缺乏安全感,比男生体会到更少的归属感。另外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这种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使得男生比女生更少地受到性别歧视,在学校也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因而归属感较高。
城市学生归属感比农村学生高,这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城市学生更加外向,具有更高的情绪稳定性,拥有更多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能从外界获取更多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因而归属感更高。
不同年级学生的归属感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大一>大二>大四>大三。随着年龄增长和与现实社会的深入接触,大学生归属感逐年下降,但大四学生的归属感出现波动,超越了大三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即将走向社会开始新生活,回顾大学生活对单纯的大学校园集体生活多了些留恋、怀念,所以大四学生的归属感较大三学生高。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积极呈现策略上有明显差异,表现为大三>大四>大一>大二,这可能是因为大三学生在学校已完全适应,还未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对生活比较乐观,在网上更倾向于采用积极呈现策略,大一大二学生还处在适应阶段,大二学生相比大一学生而言失去了对大学生活的新鲜感而较少积极地呈现自我。
(二)人格特征、归属感与网络自我呈现的关系
归属感与人格的几个维度都呈显著相关关系,一个人心理状态越好,精神状态越稳定、越外向,归属感就越高。人格特征的几个维度与真实呈现策略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内外向与真实呈现策略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神经质与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呈显著负相关。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外向的人倾向于将生活中外向的一面延伸到网上,展示真实的自己;一个人情绪越积极、越稳定,心理状态越好,越不介意展现真实的自我。
归属感在内外向对真实自我呈现策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14.8%,这说明内向的人如果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其归属感,在网络上也会更真实地展示自己,而不是包裹虚假的社交外衣,但内心依然缺乏归属感。归属感在神经质对真实自我呈现策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58.8%,这说明对于负性情绪较多,情绪不稳定的人,如果能够增强其归属感,那么他们也会倾向于真实地呈现自我。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归属感有性别和生源地差异
男生比女生具有更高的归属感,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归属感更高。在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多关注女生和农村学生,多给他们以关爱和接纳,帮助其及时解决心理问题,与同学和谐相处,融入班集体,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二)归属感和积极自我呈现策略有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归属感上有显著的差异,大一>大二>大四>大三。大学生随着年级增长,与社会接触的增多,归属感逐渐下降,所以要多提供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给予适当的生涯辅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提前做好生涯规划,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他们对集体、学校、社会的归属感。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上有显著差异,大三>大四>大一>大二。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网络社交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要加强网络信息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呈现意识,防止他们在网络上过度暴露自己的隐私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学校也要搭建现实社交的多种平台,在现实社交中满足学生的各种心理需要,防止他们在网络上进行多重身份尝试时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10]。
(三)归属感在内外向、神经质对真实自我呈现策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归属感在内外向、神经质对真实自我呈现策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要加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培养,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班级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多开展一些需要合作、竞争性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