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良好注意品质培养对策
2018-08-26段梦瑶
段梦瑶
【摘 要】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以及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了其学习的效果,对其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影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非常重要。因此,要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有效改进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生良好注意品质的形成,真正提高学习效果和自身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注意品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36-0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 小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天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缺乏毅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很短,因此,要积极探索小学生良好注意品质培养对策,保证其学习效果和自身素质提高。一、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竞争情境,在竞争情境中激发兴趣。
竞争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其主动进行思考和分析,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适当开展一些合理有效的学习竞赛活动。例如,汉字学习与掌握方面,开展汉字英雄大赛;成语掌握方面,开展成语接龙游戏;阅读方面,开展读书节或朗诵比赛;古诗掌握方面,开展古诗文擂台赛。比赛的范围可以是全班范围内或者全校范围,也可以是男生和女生比赛等等。
2.创设多媒体情境,在生动情境中激发兴趣。
多媒体技术包含了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新颖的学习情境,使语文教学从单一的口头传授变为视听等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方式。如,在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配乐朗诵古诗,营造古诗的情境氛围;可以配乐吟诵,边吟诵边让学生欣赏古诗呈现的意境,为传统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教学资源。多媒体不仅可以呈现汉字和段落文字,还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情境用图片呈现出来,还可以配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通过动与静的结合,直观而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不断转移注意力和集中注意。
3.创设活动情境,在生活体验中激发兴趣。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提出的“做中学”,都说明了教育和生活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活动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活动情境的有效作用。
4.创设活动情境,在生活体验中激发兴趣。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提出的“做中学”,都说明了教育和生活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活动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活动情境的有效作用。如:在学习《荷叶圆圆》时,因为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兴趣较浓,教师就抓住这次机会让学生通过学习、研究、表演课本剧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二、有效改进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巧妙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导入有利于学生迅速将注意力从课间的懒散状态或者上一节课的内容转移到这一节课的内容上。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用有趣的游戏导入,用视频音乐导入,用故事导入,用巧妙设疑提问导入等等,关键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关注新课的内容,跟上教师的思维。
2.灵活多变教学方法,收回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方式的多样,课堂快慢节奏的变化,课堂组织形式的多变,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有利于收回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东张西望或做小动作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思考聚焦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或者手段,采用精美的课件或者生动幽默的语言不时地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保持有意注意。
3.课尾画龙点睛,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尾设计也很重要,能够在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强化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进一步创造性地深入思考,起到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的作用。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注意品质
1.创造民主温馨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良好注意品质。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墙面文化的设计要有启发教育意义,不能过于花哨,以免对学生产生过多的无意刺激。桌椅的摆放和教室的卫生要给人舒适的感觉,让学生在其中身心舒畅。班级的课堂纪律也至关重要,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即使是小组讨论也不能打扰到别的同学,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
2.创造安静舒适的家庭氛围,培养学生良好注意品质。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而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因此,要加强家校联系,开展家校共育,共同培养学生良好注意品质。当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使孩子在学习时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同时,尽量保持学习桌的干净整洁。家长还可以亲子共读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让孩子养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看书的习惯。
3.创造任务明确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注意品质。
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清晰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之前将任务了然于胸,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和坚持。当给学生明确完成作业的期限时,学生就对学习任务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覺性和学习毅力,最终高效率完成任务。教师也可以采用奖惩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合理化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学习,以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通过外部良好氛围的营造和学生自身意志、毅力的坚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2]侯东风.长春市中小学生注意品质特点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