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及自主阅读教学

2018-08-26左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外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左荣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探讨和追求的目标。阅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又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阅读能力是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大量的阅读不可能在课内完成,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达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的阅读量,而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又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31-02

一、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关键和动力,语文阅读又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着力去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切忌“揠苗助长”,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过程以教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为主,学生缺乏阅读与学习的自主性,课堂氛围沉闷。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極性,活跃课堂氛围。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于某一件事物存在强烈的兴趣,才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思想观不断形成的阶段,对于各种事物存在强烈的兴趣,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对于文化、艺术等方面书籍的阅读兴趣。让阅读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识别,而成为汲取历史人文“养料”的最佳渠道。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阅读的美好,从优美生动的故事中与文字作者心意相通。通过课外大量的阅读时间活动,使得学生在产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形式。

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在语文课堂拥有较为完成的阅读时间,其他课程的学习也许不需要较为集中的阅读过程。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快速的提升,并且零散的阅读时间也难以使得学生对读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班级内布置小型的图书阅读角。允许学生在家里带来值得分享的课外图书,放置在图书角内进行统一的收藏与管理,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在图书角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使得班级内始终萦绕着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老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主办黑板报、墙壁展等,将学生分组进行墙壁画的展示,可以有名人名言、唐诗宋词等,甚至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感受自创一些阅读名言。使得班级始终充斥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暗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氛围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至关重要。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学生会因为老师而爱上所学的科目。其次,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交流了学生的情感,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导引;教学内容单一,主要来源于课本知识;教学方法刻板,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缺乏对学生自主阅读与自我思考的能力的培养。这些弊端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自主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致力于构建新的阅读教学,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尽快走出误区。激发自主阅读兴趣。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过程以教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为主,学生缺乏阅读与学习的自主性,课堂氛围沉闷。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首先,教师应教授学生多种阅读方法。阅读的一般方法如获取信息的阅读、欣赏性阅读、娱乐性阅读、精读与跳读等。其次,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朗读、默读、通读、跳读等。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解读,关注学生的行为和认知方式,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强化语言训练与实践。语言训练与实践主要有朗读、读写结合、课外阅读、课外语文活动等方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有示范读、领读、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选择;读写结合即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指导,为写作积累素材,提供表情达意的方式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安排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学校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外语文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感悟和应用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语文基础课堂的开端,在学前教育阶段并未接触较为系统的语文知识。突兀的进行大量的语文知识教学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而想要按时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就必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而课内宝贵的教学实践难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让给学生真正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精读法:在选择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就要了解文章的质量,选取最优秀、最值得阅读的文章,然后认真仔细的进行阅读,体会作者的描写手法、中心思想,以及剧情结构设计。将经典语句进行反复阅读,并且对于十分经典的段落要做到熟读成诵。略读法;是指在学习的特定阶段为了快速完成某项任务,而采用的阅读方式,要求采取提炼中心思想的方式来进行阅读,要先翻看书籍的目录,优先阅读文章的首尾句,提炼关键词。对于不必要阅读的地方要一带而过,其他部分也要尽最大限度的加快阅读速度,争取做到一目十行。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资料信息,从而有效的完成某些特定的学习任务。笔记法;对于十分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采取记笔记的方式来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经典的文段想要彻底的掌握与理解就要一边阅读一边对知识进行思考,并对整个文段的标题目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深刻理解作者的文章布局结构。同时认真阅读作者的题记抑或前言,保证学生在日后的实践应用过程当中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逐渐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外及自主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及课外阅读学习能力和探究思考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的掌握程度,还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外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