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真

2018-08-26闵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理念情境过程

闵莹

【摘 要】“求真”已经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然而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伪”。笔者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存伪”的原因,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阐述。紧接着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去伪存真”的方法:树立真实的学习和教学理念;把握“实”,创设自然、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教学过程真实地进行。

【关键词】真;实;情境;理念;过程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92-01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我们国内,尤其是二三线城市以及偏远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比较吃力。过去的英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比较薄弱。最近几年,英语的教学方法比较多样,气氛活跃,学生上英语课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有些问题也开始显现。比如,我们的课堂过于形式化,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以语言习得为目的,表象热闹之下是内容的贫乏。我们的情境创设的很生动,但却远离学生的生活,不够真实,等等,不一而足。

为此,笔者仅列举以下三种情形以供探讨:

1.学生缺乏真实的学习目的和动力。

有些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考个及格分,有些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因为英语是一门主科,还有一些学生学习英语就是被迫无奈,被父母逼,被老师逼,逼得无可奈何了,不得不学。试想,带着这些心境去学习英语,还能学好吗?目的不同,学习效果大不相同,而真正建立起对英语的热爱和兴趣,这样的动力才会是持久的。

2.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兴趣和学习中的真实困难。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并没有充分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从自己的习惯、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方便处进行,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等因素的考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仍然以“教”为主导,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打折扣。

3.重形式,轻实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的形式。这节课有没有运用多媒体,这节课有没有做游戏,有没有唱英文歌曲等等。好像缺了这些,英语课就不是英语课了。他们为了这些东西,患得患失,有时为了某个游戏,生拉硬拽进教学环节里,为了活动而活动,课堂中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热闹的背后却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并没有从学生语言学习的实际出发,并没有从英语综合素养的培养为目的,教师的教,实际上变成了演戏,演给学生看,演给听课的老师看,可是课的灵魂已经脱了轨。

我们在过于注重英语课的表面时,却渐渐忽略了基本真实、内在的东西。我们在追求外表的光鲜华丽时,却忘记了内在的修为。形式本来应该为内容服务,而现在内容却要为形式让步,这不能不说是本末倒置,也是现今小学英语教学中值得警惕的一个地方。

那我们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去伪存真呢?一、树立真实的学习和教学理念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树立真实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树立真实的教学理念,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真是的学习困难。教师应该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来确定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只有真正的掌握了学生的真实兴趣和需要,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和效率。二、把握“实”,创设自然、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更要把握一个“实”字。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设一种自然、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就应该在“真实”二字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和运用语言,只有当所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时,才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从各自的生活背景出发,迅速投入到所设的情境中,准确地体验和理解语言,只有贴近现实,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才能让學生触景生情,诱发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三、让教学过程真实地进行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被课件、活动和游戏牵着鼻子走,所有的方法、形式,既要敢用,更要敢弃。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利的东西,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拿来为我所用;于课堂无利,于学生学习无益的东西,即使形式是多么新颖,我们也应该毫不犹豫地舍弃,不要为了让课堂变得热闹而设计那么多华而不实的活动。过多的活动形式,不仅使观者感到眼花缭乱,就连身处其中的学生,有些恐怕也是凑个热闹。喧嚣过后,对于真正要学习的内容却不知所云,岂不可悲。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真实的英语学习氛围,创设接近学生且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使英语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氛围和情境,自然习得语言,通过实践有了真实的言语体验,这样才能使英语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笔者虽只有三年工作经验,但是一直都积极参与各种教学交流活动,经常外出听课,不仅听本校、本市的课,也要听全省乃至全国的课,只有多听多交流多学习,才能看到别人教学中的闪光点,才不至于闭门造车。笔者曾在淮北市的一次听课中,就深刻的感受到我们的课堂与来自全国的教学能手之间的差距。我们的课堂带有非常浓重的地域特色:活跃的气氛、积极的学生、丰富的游戏,动人的歌曲,一堂完整且连贯的课堂。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已经“暗藏汹涌”。这样的课堂更多的是模式化,更多的是局限性。局限在已有的一些活动中,局限在书本上,局限在授课者的思维里,而缺乏对课外知识的拓展与思考,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课堂中的真情、真景、真感、真言。

爱丽丝·门罗说:“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虚假。”真实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最能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真实的背后是自信和勇气,真实,让人坦然从容、快乐幸福。真实让人胸有目标,心有所向,这个时代需要真实,需要真实的人,需要真实的英语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是我们培养未来英语人才的主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我们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在这个阵地上,我们的敌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虚荣之心、虚假之姿。拿起武器,消灭敌人,还小学英语课堂一片真正的净土!

参考文献

[1]沈峰.“沈峰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

猜你喜欢

理念情境过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