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现状与对策

2018-08-26张春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现状管理工作

张春香

【摘 要】小学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小学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学习态度。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希望为加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43-01

引言

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学习与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小学生的启蒙者、开拓者以及陶冶者,也是学校、家庭、教师以及社会之间的协调者,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有效教育、引导小学生,使小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强化自身意识,提高各种能力,从而健康成长和良好学习。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管理的主要问题

1.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随着现代化的教学发展,由于小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学生的性格也就多样化,兴趣爱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个别教育的实施使小学班级建设难度愈来愈大,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也遇到了更大的难度。为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及交际能力等,班主任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的内容也随着班级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多,这对班主任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2.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1)班主任过于注重主导地位。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个性化比较强,多数比较活泼调皮,小学班主任为了能让小学生服从管理,确保小学生在校期间安全无忧且努力学习,一般多采用建立严厉严肃的管理者形象来进行管理的方式,通过命令的形式要求学生服从,从而强化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但是这种方式常常会给学生一种压迫感,虽然学生尊敬并服从于班主任,起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同时学生内心一般都畏惧班主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管理模式单一陈旧。

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班主任仍旧采用监督管理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并且在实际管理中,班主任并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而是采用整体性的管理方式,这种单一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需求,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使得教师感觉任务繁重,无法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与整顿。

(3)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多数小学班主任错误地认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因此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班级除了学习文化课知识和进行课外娱乐活动之外,很少参与到管理中,班干部的作用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另外,一些班主任的思想还是比较陈旧和封建,会以学生成绩好坏来评判学生,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就会严厉地监督和控制學生学习,这使得学生很被动,无法真正与教师沟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1.改变管理观念。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负责协调工作的桥梁与纽带,要协调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与矛盾,用自己的真心与学生相处,用情感来感染学生。首先,班主任在平时管理中,应多采用鼓励、欣赏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师生的友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成长、学习。其次,班主任充分发挥引导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再者,班主任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性地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时,及时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而不是过分指责。最后,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一种规则,小学生的叛逆心理并没有那么强,对于制定的规则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会遵循,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为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因材施教 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小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班级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要做到一视同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尤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超常之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完善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班主任只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很多学生成为了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班干部帮助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不利于班干部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采取让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互相监督的管理方法。例如,对于板报的设计与完成,班主任可以下放权力,使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负责组织、策划,会画、会写的同学来制作板报,班级其他学生来甄选、提建议,最终完成板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4.完善科学的管理方式。

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方式不利于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还容易让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产生误解与矛盾。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创建科学的管理方式,完善班级管理的过程,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或“QQ群”,方便随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这不仅有利于班主任全面地了解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还可以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支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有效避免传统管理模式造成的片面性。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积极改变管理理念,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完善科学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以身作则,有爱心、有耐心地展开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正毅.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89.

[2]冯晓芬.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279.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现状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