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浅谈
2018-08-26蔡周胜
蔡周胜
【摘 要】现在各个领域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了,而信息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我们的教学中了,它的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和激发兴趣;巧用多媒体技术,化解教学中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渲染情感;将多媒体技术变为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34-02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曾几何时,智能手机、网络购物、大数据等新事物扑面而来。现在各个领域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了,而信息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我们的教学中了,它的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而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新课程标准也重新定位了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性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度运用,又会适得其反。那么,怎样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我们的科学教学呢?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和激发兴趣
人的个性发展不仅依赖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还依赖于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是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的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最有效的手段。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如果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声像同步、五彩缤纷、动静结合的情境之中,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的教学中,我收集大量的有特点动物图片和小视频,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有趣的动物世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很多学生还抢抓机会积极展示自己所知道的有趣动物。再如《在星空中》的教学中,先用课件播放了几个影视明星的小资料,然后问是不是属于这些星座的人就有可能成为明星呢?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星座的吗?星座与人的命运有关吗?由此引入星座概念,学生兴趣盎然,探索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因为小学生抽象的理解能力有限,科学课上有些知识难点是教师难以口述清楚的,也许还会越讲使学生越感觉深奥。例如四季交替知识,如果教师讲述,所需时间肯定不是一时半会,还不一定能达到效果,于是我采用了四季形成的演示动画来进行教学,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就懂得了成因。还有在《太阳系》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太阳系的家族成员和它们的大小,如果只是用简单的文字说明和去读课文中表格的数据,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也枯燥无味。于是,我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了一个动画的模拟太阳系家族,这样,各大行星的大小,与太阳的距离,运行轨迹等都一目了然。现在科学课本一般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例如在教学《污水和污水处理》这一课时,污水处理的流程,制作课件以动画演示并配以文字语言解说,使学生既懂得了原理,又如同实地参观了污水处理厂。另外,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或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难以完成,或者是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操作失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还不如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模拟操作。实验如同玩游戏一样,操作正确,有提示性鼓励;操作错误,课件会显示失误操作所引起的后果;操作过程中还可以设计步骤提示。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实验,更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正确操作实验的重要性,从而使科学实验化难为易。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课本中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是内容受限,二是实地和实时受限。教师在备课时还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大量的去查找补充教学资源和拓展教学内容;对教材中不符合本地实际或是已经过时的内容时,需要进行替换、更新、补充,选取符合本地实际,学生比较熟悉的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实时热点资源,更有利于教学。比如《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一课教学,除了课本里的内容外,我就增加我们当地的学生熟悉实景污染图片,学生明白环境污染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与自己切身相关。再如《探索宇宙》的教学中,课本中只提到了“嫦娥一号”,于是我补充了嫦娥二至五号的相关内容介绍,对人类探索宇宙不断努力的脚步有了更感性的认识。针对学生的好奇心,我还布置了学生课后去网上收集有关航空探测器的知识及故事,以及有关外星人的争议,网络中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新知识的来源,成为源源不断的学习财富,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这样既能深化探究学习,又能延伸探究成果。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渲染情感
科学课同样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运用多媒体技术渲染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饱含深情的语言,动人心弦的音乐,具有强烈冲击视觉效果的视图,在营造气氛,情绪引导和抒发方面是教师个人能力無法企及的。比如环境遭受破坏的惨状,大自然灾难来临的无情,动物受伤害的哀鸣,人类滥捕乱猎冷酷麻木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从而带给学生内心深处的极强震撼,达到事半功倍的情感教育效果。我在对学生进行珍惜水资源教育时,用圆形统计图的形式动画演示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占比只有0.3%,再展示水资源污染严重的状况和危害,然后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认识到淡水资源确实稀少,有了危机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然,多媒体技术也并不是万能的,事物都有其矛盾面和相对性,正如“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一样,不要因为其优越,就过度依赖;不要因为其便捷,就摈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果让课件代替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视觉代替了手感,让动画代替了板书,让绚烂的画面转移了学生得课堂注意力,那就得不偿失,成了画蛇添足。数字化的教学具不是术学知识的简单图解,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服务,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问题探究的情境,提供探究素材和信息,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信息技术早已飞入了我们寻常的百姓家,不要让年龄束缚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要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变为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会使我们的科学教学更加方便有效。
参考文献
[1]郝惠.《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魅力中国》,2013年第13期.
[2]黄建刚.《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用处》,《商情》2015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