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策略研究
2018-08-26姚留兵
姚留兵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再止步于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进一步传授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技巧与生存之道。然而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比較呆板,它强调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过分要求其他,这与新课改的要求相悖。因此,为了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添加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促进学生交流合作、互帮互学和共同提高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之中。本文就此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05-01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也相继提出了新的课堂要求,不仅要求指导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内容,还提出需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作课堂教学主要目的,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物理综合素质水平,为其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今,教育提出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时,明确指出需转化其以往传统的教学观点,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来充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也能促使其自主探索意识得到培养,是达到教师教学最终目的的有效措施,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一、优化合作课堂内容设计,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历年来,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大部分是受应试教育环境影响而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学生进行知识点灌输,此类模式很大程度上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散发性,且还不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需转化其教学模式和教学观点,通过采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以优化合作课堂内容设计来提高知识点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有效增强其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是锻炼其团队意识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措施。
例如,教师在进行“功率”一章节内容教学时,可事先准备好两只不同瓦数的灯泡,分别是20W、60W,并针对两个灯泡进行提问:“假如我同时点亮这连个灯泡,你们认为哪个灯泡亮度会更高?”此时,学生定会不假思索的回答60W的灯泡更亮。然后教师将两只灯泡进行串联,在进行点亮,显而易见的会发现与学生预期结果不一致,而学生会对这种现象存在困惑。接着教师就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来进行问题探索,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适当点拨,各个学习小组就会很快明确其中的物理知识,并找出原因。这样的合作教学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还有利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互动过程中改善生生、师生间的关系,以活跃课堂氛围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针对物理抽象化问题,组建学生开展合作探讨
众所周知的是,物理作为高中阶段学生一门必修课程,其知识点的抽象性一直是提高学生学习难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故教育针对此类物理问题,在教材编辑过程中均是编入大量的课堂实验了为教师教学提供资源素材,便于其利用实验结合理论教学来达到其预期教学目的。与此同时,教育还指出教师可采取合作教学形式来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是帮助教师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措施。
例如,教师在讲解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定的相关实验时,可事先备好实验相关器材,在分配好实验小组好将器材进行分发,并指导其根据教材中的流程步骤来进行E和r的测定,并提出要求小组结合闭合电路中的欧姆定律来对其测定方法进行创新,后使用实验器材来对测定方法进行论证。由于测定方法存在多元性,仅仅依靠短短的40min课程时间是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测定方法的论证。故教师可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随机抽取两种测定方法来展开实验操作,20min后由实验小组代表来讲解其实验操作流程、出现的现状反应及得出最终理论,此时其他小组均参照所述流程来进行操作、论证、对比。此类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达到教师课堂教学目的,还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取较好的学习效果,既培养了其实践操作能力,也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意义。三、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全面开展物理课堂合作学习
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时,需灵活应用现下教学资源及相关教学模式来进行合作课堂设计,是保证其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采取组织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来保障其教学目标、教学疑难重点内容均能在课堂中得以有效呈现,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来进行问题思考、研究、探索,便于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自主构建出一套科学的物理学习体系框架,是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例如,教师在讲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开端取三个同等规格的小灯泡来进行实验演示,将其并联依次进行闭合、断开操作,并组织学生参照其实验操作来进行合作实验,并将自身所见实验现象进行总结概述,此时学生会发现行闭合操作时,小灯泡亮度会降低直至熄灭,反之则会变亮。教师在此阶段进行问题情境建设,并提出问题来引导小组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此类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索后,仍是由小组代表来表述本组所得观点。教师在适当点评后将电路结构、闭合电路的电流方向、电势变化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引入,后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自主推断出欧姆定律。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还便于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针对高中物理教学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需充分利用自身引导者的身份来组织学生展开课堂合作学习,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提高物理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并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其学习效率和知识点理解程度,是切实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J].张智.农村科学实验,2017年11期.
[2]论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陈昭惠.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31期.
[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朱传苏.吉林教育,2017年41期.
[4]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策略[J].王海彬.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