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物课程学习兴趣激发的意义和策略
2018-08-26周飞刘雪梅彭仲特连红云郑馥琪王茂先
周飞 刘雪梅 彭仲特 连红云 郑馥琪 王茂先
【摘 要】生物技术在当前经济、医药和大健康等领域的重大贡献必然奠定了生物学在高中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但是以往应试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已根深蒂固。面对新课改提出的生物学教学观念和要求,师生均普遍感到不適。本文不仅分析了中学生物学习兴趣的现状和激发生物学习兴趣的意义,还归纳总结出了11种激发生物学习兴趣的策略,以供在高中实际教学活动中灵活选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兴趣课堂。总之,本研究旨在提升中学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57-01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生命和环境的关系。本世纪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生物制药等生物学领域日新月异的进展推动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产业的高速发展。生物学技术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正因如此,只有重视并提高生物学的基础教育水平,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生物科技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医药健康服务。
在我国素质教育进程中,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以往应试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长期以来生物学被老师和学生同时归入“副科”[1]。当前对生物学课程教学重视不足的现象仍在。而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又提升了生物学的教学要求和难度,强调了生物学知识的综合性,突出了对学生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改指引下的生物学考试中涉及到的题目新颖,学生不易掌握。若仅仅强调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则使生物学的学习十分枯燥无味。因此,当前生物学教师对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观念普遍感到不适应,找不到新的教学方法。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文试图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求解让学生摆脱机械学习生物学的策略。一、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现状分析
近期一份调查报告[2]显示,大多数高中生对生物感兴趣,认为学习生物是一种乐趣。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甚至不喜欢生物学。在对学习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学。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对学习生物学主动性不高,他们认为学习生物学是迫于升学考试需要,这部分学生往往生物学学习非常困难,生物学成绩也不理想。
我们分析认为对生物学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生物系统极度复杂致使生物学的知识点十分庞杂,而且很多理论知识还在不断地发展中,很难从中总结出类似物理学和数学等学科那样一般性规律。因此,生物学中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主要靠记忆学习,整个过程既繁重又枯燥。而且新课改又提高了生物学的难度。教师若仍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式地学习生物知识。必然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低下,从而最终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二、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激发意义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强调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对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提出了批评,认为失去兴趣,教学毫无疑问会空洞且无趣的。一旦教学缺乏兴趣,不仅会让教育活动显得毫无生气可言,而且会影响情绪,甚至有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有效学习又能提升学习成绩,增强学生信心,让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激励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可持续。与此同时,老师的满足感和使命感也会得到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基于兴趣的教学是有效的良性循环模式。因此,兴趣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符合教育的功能与意义。三、激发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实践策略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激发要在生物学新课改指引下,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需要,包括学生的年龄阶段、性格差异、学习方式等。为此,本文归纳总结出了11种激发生物学习兴趣的策略,以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灵活选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兴趣课堂,让高中生乐于学习生物。(1)情境结合法[3][4]: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观察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场景,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形象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情境结合法可以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乏味的问题趣味化,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设疑激思法[5]: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在关键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疑问设置,在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点拨,驱动学生的思维活动。(3)故事引路法:从生物学教材中的素材出发,创设拓展故事情境,再辅以适当的图片、动画资料,通过故事引路法导入新课,可告别乏味单一的课堂开端,在课程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4)幽默教学法[6]:根据教学内容与特点,教师适当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技巧,能化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最终达到寓教于乐、教书育人目的。(5)及时肯定法:对学生在生物学习上的进步,即使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学习的乐趣。(6)PBL教学法[7]: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方法。PBL 教学法强调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将PBL 教学法应用到生物相关课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素质。(7)微课程教学法[8]: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更加灵活的,个性化的施教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针对自己的不足,选择性地学习。(8)翻转课堂法[9][10]: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将教师主导的地位过渡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小组同伴进行交流甚至是思想上的碰撞。“翻转课堂”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翻转课堂”还注重引导学生重视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学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9)巧设练习法:高中学生具有好胜心理,适当的竞争意识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课堂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竞争练习,用竞争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10)角色扮演法[11]:是利用演戏和想象创造情景,以启发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信念、价值认识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生物教材内容,由学生扮演各种物质,通过游戏的方式,把概念或物质变化过程表演出来,教师随着学生的表演进行讲解,加强学生对教材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11)情感交流法[12]:人类的认知活动离不开情感,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更离不开积极的情感。上课时,教师要关注学生,拥有迅速捕捉学生情感的能力,努力让自己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等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集中到学习中。四、结束语
当前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无法提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很难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对此,本文结合生物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提出11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教材内容不再枯燥乏味,让课堂氛围更加生动,让学生可以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生物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范曾丽,张蕊,刘娟,闫香慧.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J].中学生物学,2016,32(11):64-66.
[2]刘婷婷 ,崔智艳 ,范曾丽.初中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及心理健康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3):58-59.
[3]武鹏.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9):133-133.
[4]刘渊.情境结合法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探究[J].生物技术世界, 2015(10):187.
[5]赵苹,李金祥.以故事、问题和实物模型为引导-《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2):32-34.
[6]莫国彬.“幽默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26)162-163.
[7]程杉,牛静,余和芬,丁卫.PBL教学法在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 2017(6):415-419.
[8]皮国良.高中生物课堂微课的应用与教学设计分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21-22.
[9]刘文杰.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235.
[10]曹英,黎云祥.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0):84-86.
[11]吴伟健,桂新春.角色扮演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活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13):77.
[12]何山,张鹏,王臻臻.论如何激发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J].现代商贸工业,2011,(0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