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未了草根情
2018-08-24苏朝
苏朝
笔名夕明、侬克,壮族,广西大新县人。曾任中国民问文艺家协会第五、第六届副主席和第七、第八、第九届顾问,广西文联第五届专职副主席,广西民问文艺家协会第三、第四届主席和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名誉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获得者。
农冠品于1936年8月出生于桂西南一个壮族小山村。那里山高路远,林密峒深,鸟啼蝉鸣,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农冠品的少年是在家乡度过的,尽管地处偏远山区,生活贫困,然而山村的一花一草一木,却充满着情趣。他在山野放牧,采摘野果,下塘摸鱼,在溪边放鸭,用竹管当枪矛,跟牧童打闹。冬天的夜里,大家团团围坐在火塘边,听老人讲古老的故事,老祖母常常在灶边纺纱,一边摇着纺车抽线,一边唱着《哭嫁歌》《催眠歌》等歌谣……
在村子及周边一带,有民间抢花炮、抢花灯及歌圩的风俗,每逢这些节日,家家户户摆酒席接待亲朋;四邻男男女女,不分老少欢度节日,结队对唱山歌,整个峒场就像是歌的海洋。农闲时候,村里的老人会讲“人熊婆”“七仙女下凡”“布伯斗雷公”等传说故事。农冠品的祖父和父亲是当地有文墨的人,会吟诗作对写文章,他的母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村妇女,虽然不识字,但是会用小竹片记事或记数,她善良勤劳,会讲民间故事,还会一些民间医术。农冠品生长在这样的环境,自小受到良好的文化启蒙教育,也得到纯朴的民族民间文学的熏陶。壮族山村富有情趣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憶,变成绵绵情丝,编织在他的作品里。民族民间文学的熏陶,一直影响着他的文学活动及其作品。
1948年,农冠品背着米袋跋山涉水30多里到全茗乡读高小。他只读了一年半,高小还未毕业就辍学了。1949年,家乡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0年开春,农冠品考上万承县龙门中学。1953年初中毕业,考上龙州高级中学。从此他远离家乡到外地读书。1956年夏参加高考,农冠品考上了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今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步入高等学府。农冠品进入大学之后,博览群书,勤奋攻读,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作品,扩大了文学视野,为后来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大学期间,怀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农冠品尝试把小时候听祖母唱的幼儿催眠歌进行翻译、整理,投寄给当时的《漓江》期刊,想不到竟被刊登了。在这之后,他又把流传于家乡民间的兄弟分家的民间故事整理成《金羽毛》投寄给广西一家报纸,结果也被发表了。这两篇属于草根文学的稿子发表以后,农冠品意识到社会上也需要这类东西,并且认识到民间文学产生与存在的意义。其间,他参加了中文系组织的采风活动,与同学们深入桂东南地区各县搜集太平天国革命故事、传说与歌谣,这又使他进一步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所在。民间口头文学与文人文学同样是人民的心声,是时代的反映,是人民理想与愿望的折射与寄托。
20世纪60年代,农冠品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文联,具体从事民间文学工作。当时,广西的民间文学专业机构处于筹备阶段,蓝鸿恩、陈白曙、侬易天三位先生是当时的主要领导,农冠品只是筹备会里一名年轻的成员。1962年,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后改名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广西分会,又改为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至今)。至此,农冠品算是正式迈进了民间文学这座“围城”。
研究会成立后不久,农冠品便接受采风的任务,踏着“三年困难时期”坎坷而艰辛的路,上山下乡搜集民间文学资料。他与研究会里的同事和从中央民族学院借调来的两位瑶族同志刘保元、盘承乾深入到金秀大瑶山、富川、都安、贺县、钟山、恭城等瑶寨采风,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当时山里农民缺粮,他们就与农民同吃木薯粥、玉米粥,吃的山竹笋多了碱性大,把肠胃损伤了。在大苗山搜集苗族长诗资料时,正逢炎炎夏季,山洪泛滥,他们跋山涉水,渴了就摘路边的杨梅解渴。杨梅有甜有酸,吃多了把牙都浸痛了……
在苗寨简朴的木楼里,聆听老歌手弹唱数千行的长诗(长歌),边听边记。静夜的木楼外边,夜鸟咕咕啼叫,山泉淙淙流淌,他们就这样一直工作到深夜……
时光流逝,当年讲述故事的民间艺人和老歌手都已经成为回忆。农冠品他们当年搜集到的一份份资料、一首首山歌,时至今日是多么宝贵,值得后人百倍珍惜。
下乡采风归来,接着是对民间文学资料的整理工作,农冠品整理了广西瑶族、苗族民间文学,记录了瑶族、苗族长诗,古歌《密洛陀》《哈梅》《兄当与别莉》《顶洛》,等等。整理发表壮族民间长诗《信》《壮族十八行勒脚情歌》《特华之歌》《唱秀英》《妈勒访天边》《金牛》《雁的故事》《映山红》《柴的故事》《老头与他的三个儿女》《独眼兽》《三个大南瓜》《三姐妹寻水记》《枪》《穿山甲的教训》《牛和马》《杜鹃和蝉》,等等。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农冠品的事业上留下空白,他暗自叹息白白浪费了黄金岁月。经过十年浩劫之后,1980年起,民间文学和其他文学一样得到复苏,农冠品又回到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被扑灭的从事民间文学的满腔热情又燃烧起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广西民间文学获得复苏和繁荣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农冠品与同事们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结集、整理广西各族民间文学,进行整合的文字工程。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协下文发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组织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歌谣、故事、谚语),这是“文革”浩劫过后全国进行的民间文学“万里长城”的文字工程,是为了子孙万代传承优秀文化的重大文献巨篇。而此时,农冠品己人到中年,且担负着一定的行政职务。他振奋精神,急起直追,与同事们共同努力编纂了一批专集:
《壮族民间故事选》《女神·歌仙·英雄》《猴子的故事》《剪不断的情思》《大胆有马骑》《岭南文化与百越民风》《鹦哥王》《基本国策歌》《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丛书》等。从1986年开始,农冠品受邀参加广西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工作,前后参与整理、翻译、出版《布洛陀经诗译注》《嘹歌》(田东版)《密洛陀》《欢样》《壮族神话集成》《壮族民歌100首》等民族经典著作,为抢救与保护广西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尽了一份力量和责任。这些成果,均属于广西民族文化的母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对文化传统财富的继承。
由于职业的关系,农冠品经常上山下乡,串村走寨,访问边疆,涉足海岛,在采集民间文学资料的同时,常常获得诗歌、散文的素材和灵感。他把见闻和感想记在本子上,一有时间就把这些素材写成诗歌或散文。农冠品采风所到之处,几乎都以诗的形式记下美好的生活回忆,用散文的笔调描下旖旎的山光水色。几十年来,他创作了长诗、短诗数百首。198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泉韵集》,收入抒情短诗60多首。他还有大量诗歌和散文散见于各类报刊,并著有多本诗集。农冠品的诗歌创作和散文创作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各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像民间文学一样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民族性;在艺术上运用了民族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学的艺术精华,洋溢着民族民间歌谣的神韵。这些作品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民族文学作者的民族文化品格。
农冠品除了进行业余文学创作之外,还从事文学理论研究。他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民族民间文学的角度进行理论探研,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系统地提出了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初步形成自己的民族民间文艺观。先后出版文论集《民族文化论集》《桂海新说》,发表多篇论文。
《桂海新说》被收入中国文联晚霞文库丛书。
农冠品的文学活动不只在国内进行,而且跨越国界。1985年4月,农冠品参加中国芬兰民间文学联合考察活动及学术研讨会,是这次国际学术活动的主要组织联络者之一。1988年5月,农冠品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代表团成员出访菲律宾,同菲律宾民间文艺家、民俗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回国后,他写下30多首抒情短诗和系列游记。访菲律宾诗集《岛国情》出版后,于1991年传到了菲律宾,得到菲律宾友人及华人的珍爱,把它作为高贵礼品看待。1992年1月,农冠品参加广西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考察团,到泰国进行为期30天的调查研究,采集泰国丰富的民情风俗,并创作了一系列诗歌和散文。他是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这一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参与者,也是《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五卷本)撰稿人之一。
多年来,农冠品主持和参加整理多种文学工程,并且获得突出的成绩:
1.参与主持全国重点科研项目——广西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任“广西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副总主编,《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上、下)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副主编。
2.参与主持《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编纂工作,任全国编审委员会委员、常务编委及广西、广东、浙江卷主编之一。
3.参与组织整理《壮族民歌古籍集成》工作,任副主编之一。参与整理壮族史诗《布洛陀经诗译注》、壮族长歌《嘹歌》,并负责这两部书的汉文统稿及润色工作。
4.参与《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系列丛书编辑工作,是丛书总编辑之一,主编第一辑十册;第二辑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5.特约审读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及瑶族文学史书稿。
农冠品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开掘民间文学丰富的矿藏,并经过进一步冶炼铸造,变成光华灿烂的珍宝。作为一个民间文艺学家,他为广西民间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一个民族诗人,他吸收了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和艺术力量。大地不会辜负辛勤的耕耘者,汗水浇灌的田野,总会长出丰硕的果实。农冠品在民族文学领域里辛勤耕耘数十载,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嘉奖;优秀之作,曾在全国及广西获奖,像长空之星,闪耀在人生的征途。
农冠品除了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以及文学创作之外,作为文学艺术领域的编辑和领导,为培养文学新人呕心沥血,耐心细致地辅导业余作者创作,亲自评介业余作者的作品,为其作品写序。农冠品在这些评介文章中,或是提出自己某些理论上精辟的见解,或是对作品进行言之有理的分析,或是对作者热情洋溢的鼓励。总之,无论从思想内容或是艺术形式,都给予中肯的客观的评价,对作者的创作大有裨益,广西不少文学新人在他的鼓励下茁壮成长。
农冠品的大半生与民间文学难舍难分,他先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歌谣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广西理事)、广西壮学学会(顾问),还被吸收为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会员,受聘为《民族文学研究》编委。1986年,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及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1991年4月在广西第五次文代会上,被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并继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農冠品从青年时代进入民间文学这座“围城”,一晃几十年过去,犹如江河流水。进这座“围城”,是社会的需要,是公民应尽的职责;就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一种执着,更是一种忍耐的寂寞。周扬先生曾对从事民间文学的同志们鼓励与肯定:“你们默默无闻,贡献很大!”
农冠品在这“默默”的年华里,度过了他的青春,送走了中年,跨进了老年。但是,他与民间文学的情未断,他说:“我出生在故乡的大山里,我与民间文学结下了姻缘。民间文学的乳汁哺育着我人生的幼芽,它能开出淡淡的细花,这花应属于故乡的大山。大山就是我的母亲,我永生做大山的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