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慧工地项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18-08-24王钦
王钦
摘 要: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发展智慧工地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阐释了智慧工地的概念和特征,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智慧工地;智慧城市;推进策略
一、“智慧工地”概述及特征
1、智慧工地”概述
“智慧工地”属于“智慧城市”项目中的一个分支,在现代建筑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建筑行业相关产品具有本身的明显特性,与“智慧工地”项目存在很多的交叉点和相似性。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建筑单位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智慧工地”项目,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智慧工地”特征
“智慧工地”项目的最大特征是“智慧”,借助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实景三维”等新技术,采集、汇总、分析施工数据,为后期的项目建设奠定基础。另外,在“智慧工地”理念下,可以实时监控项目施工的全过程,针对项目施工中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最大程度的保障施工人员和施工项目的安全。在实际监管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万物互联的方式进行,在智能终端设备上实现项目的远程监控,使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互联。另外,应用“智慧工地”相关技术,可以监管各个施工部门的每项工作状况,使项目的安全建设得到良好的保障。
二、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策略
1、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初心”
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在于“智慧”二字,必须加深对“智慧”的解读和理解,“智”的意思是智能化,反映城市的智商;“慧”的意思是聪慧,反映城市的情商水平,“智”和“慧”的相互结合,代表了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文化程度。需要统一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深入研究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将信息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联系。在对概念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站在系统论的角度,对智慧城市进行全新的定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新架构起社会运行体系和城市生产生活深刻改变后的新型城市,体现出协调、绿色、开放、舒适、创新、平衡的特点。在智慧城市的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需要对智慧城市进行深层次的优化,在丰富内涵的同时使城市建设不断升级,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回归本真,不断升级服务,优化环境,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激发城市建设的活力,创造宜居宜业、规划良好的生活空间,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设质量。
2、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规划引领”
经过时间的累积,智慧城市的建设者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了对顶层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认知。有效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质量,以此为基点,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智慧城市的顺利进行。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多个城市展开,在了解和分析各地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同质化现象在建设中比较明显和普遍,智慧化项目的简单堆砌并不能真正体现智慧化城市的特点。IT 领域的企业、机构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是参与和推动智慧城市规划编制的主体,因此顶层设计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僵硬化的模式严重削弱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编制顶层规划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必须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理念知识,创新建设思路,由专业人员采取科学的方法完成。“规划引领”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城市人口、环境、规模等特点,在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指引下,实施多样化建设,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稳定性、科学性、特色性。
3、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集聚民生”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本质上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民的满意度是衡量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智慧城市的规划涵盖很广的范围,包括公共管理与民生服务、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众多方面。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对现有的城市模式进行不断的改变,凸显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化、自适应、高协调的特点,实现城市建设的智慧化目标。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以新思路、新模式为参考,遵循城市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使城市的核心功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城市建设的公共管理与民生服务的职能。人是城市生活和建设的主体,人与人的相互联系、沟通和交流组成了相应的网络结构,为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另外,城市的治理和公共服务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巨大挑战,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民生服务、便民惠民的重要地位,不断完善覆盖全面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4、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软硬一体”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云平台以及应用系统等领域的合理规划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智能办公和公共管理服务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推行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对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等的建设成为重点,忽视了体制创新、人文環境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使智慧城市的建设体现出明显的技术性。然而,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主要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软性需求的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智慧化城市建设中,信息化建设占据的比例很大,成为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各个领域应用系统碎片化现象的加重下,延缓了基础性、关联性项目的推进速度,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浪费。因此,在智慧化城市的建设中,要把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力度,构建完善的系统,增强平台建设的实效性,使组织机构、运营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更加实用。软环境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路径,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优化转型。
5、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敢于取舍”
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处于逐渐推进的状态,各个地市和领域的建设项目大同小异,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缺乏创新和特色。以下两种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第一,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技术成为主导因素,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各个领域和部门的目标;第二,政府的运行模式呈现条块儿化,规划项目主要以各部门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在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实践工作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需要仔细分析各个地市的优势和劣势,针对不同的特点,学会取舍,充分发挥出智慧城市建设的独特优势,提高建设的灵活性和能动性。在分析优劣势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具有共享功能的,比如、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电商平台、基础数据库、互联网公司的城市服务平台等,可以停止继续建设;第二,对于已经建设的项目,比如电子政务网络、数据中心、云平台等,避免重复建设;第三,对于优势不明显的,比如工业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可以不再建设。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在信息化为主的现代社会,智慧工地和智慧城市成为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保持初心,做好规划引领,集聚民生,软硬措施相结合,敢于取舍,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手段,促进智慧城市的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歌. 新型智慧城市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05).
[2] 刘艳辉. 智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现实瓶颈及对策分析[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11).
[3] 朱贺,张军,宁文忠,魏树臣,杜佃峰. 智慧工地应用探索——智能化建造、智慧型管理[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