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关键词:银饰
2018-08-24蔡子逸
摘 要:银饰是指银制饰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独特的价值,在东西方各国中都被人们所重视和喜爱。同时,银饰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各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对于文化遗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今天银饰也呈现出了新的价值和作用。本文依据此背景对中西方银饰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银饰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做出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银饰历史;文化遗产;中西方历史
一、西方社会中的银饰。
在西方文化中,银与一位著名的神话人物有关,这位神话人物名叫阿尔戈斯,与银的英文发音相似。在西方历史中,银与阿根廷的历史有关,虽然阿根廷并不盛产白银,但是“Argentina"这一词汇依然代表着富裕,从中不难看出银在西方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银被作为饰品的历史也十分悠久,但是人类懂得装饰自身这一思想的起源比银饰的出现要早的多。很久以前人们便学会了用象牙、贝壳等制成装饰品配带在身上,而银饰与石器时代的材料相比色泽更加美丽,也更加适合作为装饰品,因此成为了人们普遍乐意使用的饰品。同时,银饰制品在历史中还常被当作财富和权利的象征,能够区分等级和身份,甚至于后来成为了一般等价物,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中国社会中的银饰
在中国古语言中银与金、铜、铁等属于一类制品,统称为金。但是其代表的具体等级和地位不同,金高于银,银高于铜,以此类推,这一类物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成为了划分等级和地位的符号,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银作为人们普遍喜爱的饰物这一现象说明了中国文化中将装束外在表现人的内在精神这一关系,以此,银饰成为了中国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
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饰物在中国历史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人们佩戴饰物以装饰自己的身体。然而早期被人们喜爱的饰物并不是银饰,出现最多且地位最重要的是玉石饰物。另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习惯佩戴饰物,这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甚至发展出了首饰之礼。在周礼中,详细规定了首饰的材质、首饰佩戴的场合等,将社会制度融入了首饰之礼中。例如,女孩子16歲时及笄,要举行笄礼,在笄礼之后女孩子佩戴的饰品也就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玉石饰物在金属饰物出现后逐渐被替代,黄金成为了尊贵的象征,中国饰物的历史就此改变。
具体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玉石饰物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人们开始关注金属的采炼,这为后来金银饰物的流行奠定了基础,随着人们的关注度提高,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以及当时王朝的强大,逐渐使得金银能够成日渐丰富,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银饰物的流行在古代社会呈现日益增长的形式,一直到汉朝,银饰都在古代社会范围内独领风骚,成为了古代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朝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了一个严格实行礼治的国家,对于等级制度的划分十森严。这样的制度也体现在衣着饰物方面,饰物也成为了维护礼法制度的工具,根据尊卑不同所能够佩戴的饰物也就不同,自此打开了金银饰物代表等级制度的局面,在我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到了唐代时期,繁荣的社会更是扩大了人们对金银的需求,当时开采金属的人十分辛苦。唐朝时期的金银饰物与其他朝代有很大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色,这主要是由于唐朝时期开放的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使得唐代的金银器花样、造型都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同时,金银饰物的数量也在这一时期大幅增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在唐朝时期的社会中被人们追求和喜爱。自此,中国社会中玉石饰物和金制饰物、银制饰物“各司其职”,融入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我国的礼俗文化影响深远。
三、银饰的边缘化
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市井文化逐渐发展起来,因此金银饰物开始在民间流行,官方政府对于金银的使用范畴比率降低,银饰逐渐成为了民间百姓可以使用的饰物,其维护礼法制度的功能逐渐减弱,所代表的等级制度也趋于模糊。由于银饰所代表的阶级地位功能逐渐减弱,金银器饰物的自身价值才得到了发展,这其中包括金银器饰物本身的财富价值以及审美意义,并且这种价值在少数民族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就逐渐使得银饰边缘化。而银饰的流行转移至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明朝之前金银饰物主要用以维护礼法制度,其价格昂贵,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而明朝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金银饰物文化流传至我国少数民族社会中,进而促进了银饰的边缘化,使得金银器的审美价值在地处边缘的少数民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明朝时期银饰的变化除了体现在地区方面,还体现在金银的使用范围及作用方面,白银在这一时期被用于纳贡,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以贡赋的形式推动了中国的对外交流以及中国王朝体制的运行。而银饰在这一时期对边缘化地区的影响则主要在于对处于清水江流域地区的影响,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出现了美丽的银制饰物,而处于清水江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地区所得到了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体现出了银饰分布在地理上的不同,但是明朝时期银饰的边缘化使得总体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四、银饰的遗产化
由于明朝时期银饰出现了边缘化的发展态势,少数民族地区的银饰文化得到了繁荣,少数民族的人们开始喜爱银制饰物,并且制作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银饰。由此,在少数民族地区银饰生产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甚至影响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计,这也是银饰遗产化的重要表现,也就是指银饰技艺的遗产化。例如黔东南地区的控拜村,该村属于苗族,被人们称为“银匠村”,村中几乎每一户人家都会制作银饰。这是因为清朝时期苗族人民与清朝政府之间的“控拜之战”,这次激烈冲突导致了苗族人民无家可归,逃散至汉族人民的居所,而银饰的制造技艺就是这时候苗族人民在汉语社区所学到的计生方式。
在古代社会战争导致了银饰文化在某一地区的沉淀,这是一种强迫性的文化交流,在今天具有同样作用的便是旅游,旅游可以使得银饰文化进行和平的交流,同时现代旅游对于银饰技艺的传承有着重大的影响,有利于银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
银饰文化历史悠久,在中西方社会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今天对于银饰技艺这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当今社会需要注重对银饰技艺的传承,这就需要国家、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在人民中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以促进银饰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马山.探析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银饰艺术[J].黑龙江民丛刊,2010(3).
[2]王小波.专利视域下的贵州银饰产业发展[J].知识经济,2017(24).
[3]徐朝,刘娟.苗族银饰文化研究[J].服饰导刊,2014(3).
作者简介:
蔡子逸(1992.08.08),男,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属产品的研究和研发。
非遗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从事银壶研发及制作行业多年,具有资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