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府紫阳书院放生碑记》发隐

2018-08-24王继浩陈烁如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王继浩 陈烁如

摘 要:本文从紫阳书院简介、作者张师诚及与佛教的因缘、江南一带的奢靡之风、二百年历史沧桑和对今人的启示等方面,挖掘《苏州府紫阳书院放生碑记》背后隐藏的历史故事,并阐述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放生;紫阳书院;张师诚;奢靡之风

偶阅《紫阳书院志》一书,赫然发现其中收录了一篇《苏州府紫阳书院放生碑记》(以下简称《碑记》)。《碑记》作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为当时的江苏巡抚张师诚应苏州府紫阳书院士子所请而撰写,目的是为书院的放生活动定立规则,并勒石立碑,以垂久远。笔者通过实地勘查发现,此碑目前尚存,立于今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园内“苏州府学碑廊”,为当年原碑。碑身高约135cm,宽约68cm,碑文20行,每行42字,共计627字。

一、《苏州府紫阳书院放生碑记》全文及译白

《碑记》全文如下:

苏州府紫阳书院放生碑记[1]

紫阳书院放生之举,创于嘉庆十六年。院中士等请于前中丞、今协办大学士章公[2],仿杭郡敷文、紫阳、崇文之例为之。十九年余奉命抚吴,院中士以规条未备,恐不足经久,复请于余。余乃为之记曰:

天下人物之蕃庶无若苏郡,自土著外,行旅之往来,商贾之辐凑,鳞比栉次,烟火万家,其俗又豪侈相尚,击鲜食蹠[3],刳脔屠杀,不可胜计,民生日滋而物命日蹙矣,余心窃憪[4]之。前莅吴日,曾作《放生说》劝戒士民,复严禁放生官河之肆行渔捕者。今书院士创兴斯举,其犹物吾同与之意也夫。或曰:“放生非古也。《周书》曰:‘诸横生尽以养诸纵生。[5]孟子以五母鸡、二母彘为小民养老之具,其所撙节爱养,惟曰‘数罟不入洿池而已。兹之所为,得无近于二氏乎?”余曰:“否,否!《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与物并生,即莫不乐生。人之不能不备物以养生者,贵贱之殊也。然人穷口腹之欲而尽族取之,使物不遂其生,非并育而不相害之义矣。古者自天子以及庶人,祭祀有品,燕飨有等,饮食有别,其取之也时,其用之也节,故人无穷物之心,物无尽取之患。今则庶民列馔,侈于王侯;市肆烹饪,逾于官署,罬罿罩罝[6]之具,巧变而不穷;擣捶炮炙之制,日新而月异;恻隐之良泯,机诈之患兴。其端甚微而其流甚大,亦守土者之责也。且孟子之言为凋瘵之俗,防其耗也;兹之举为蕃庶之地,持其盈也,乌得以其事类于二氏而疑之哉?”

放生之规:在院内、外课诸生一百二十人,月扣膏火银[7]三分,一月得三两六钱。余复捐月俸二两四钱,方伯杨公[8]、廉使毓公[9]月各捐俸二两。以后莅斯土者永以为例,皆由藩库支领。董其事者则举人吴绍昶、王寿祺,贡生蔡云,廪生陈文濂也。

赐进士出身、诰授荣禄大夫、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督御史、巡抚江苏等处、提督军务、归安张师诚记。为便于理解,笔者试将《碑记》正文译白如下:

苏州府紫阳书院的放生活动,是从嘉庆十六年(1811)开始的。书院中的生员向前任江苏巡抚、今协办大学士章煦大人请求,仿照杭州敷文、紫阳、崇文书院的先例举行放生活动。嘉庆十九年(1814)我奉朝廷之命来苏担任江苏巡抚一职,书院中的生员们认为放生活动的规章尚未确定下来,恐怕无法长久地持续下去,又向我请求。于是我就撰写了这篇文章,将紫阳书院放生活动的相关事宜记录如下:

全国各地如果论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都比不上苏州。除了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外,往来经过的旅客,云集在苏州的商人,像鱼鳞和梳齿那样密密麻麻,烟火万家,一派繁华景象。而他们的风俗又是以豪华奢侈来相互攀比,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充作美食,喜好食用动物脚爪,割肉屠宰,不计其数,人的物质生活追求一天比一天滋长,而其他众生的生命却一天比一天糟糕。我从内心为此感到不安。我上一次来苏任职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放生说》来劝戒众人,又严禁在官府指定的放生河随意捕捞。现在紫阳书院的生员们创立放生活动,这大概也是“天地万物与我同为一体”的意思吧!有人说:“放生并不是古时候的做法。《逸周书?文传》上说:‘世间万物都可以用来养育人类。孟子以五只母鸡、二头母猪作为百姓养老的必备品,他提到对自然万物要节制爱护,也只是说‘不要用细密的网捕鱼罢了。你们这种放生的举动,难道不是与佛、道两家相近了吗?”我说:“不,不!《易经》中说:‘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就是化育万物、生生不息。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共同繁衍生息,就没有不快乐地生活的。人之所以不能不以动物的生命来养活自己的生命,是因为贵贱有别,人类可以很容易地征服动物。但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将动物赶尽杀绝,使众生无法生存下去,这就不是和谐共生、不相伤害的道理了。古时候,自天子到平民百姓,祭祀有尊卑的不同,宴请有等级之分,饮食的内容也有差别,他们猎取要遵守季节时令,使用有节制,所以人没有将动物赶尽杀绝的心思,众生也没有全都被猎取的忧虑。而现在平民百姓摆列的宴席,奢侈超过王侯;集市店铺烹饪的菜肴,品制超过官府。各式各样捕捉鸟兽鱼鳖的工具越来越巧妙,层出不穷;屠割切剁、煎煮烹炸的技术花样翻新,日新月异。恻隐之心消失殆尽,天良泯灭,人心趋于机变巧诈,各种祸患随之产生。这种祸患的起源很微妙,而流害巨大。根除这些祸患,澄清世道风俗、教化人心也是守土治民的地方官应尽的职责。而且孟子所说是针对在困穷衰败的情况下,防止过度消耗。我们提倡这种放生的举动,是在繁华富庶的地方,作为一种持盈保泰之道。怎么能够因为这样的做法与佛、道二教相似而怀疑呢?”

放生活动的规则是这样的:在书院修业的一百二十位内课、外课生员,每月扣下膏火银三分,每个月可以得到三两六钱。我每月再捐出俸银二两四钱,布政使杨大人、按察使毓大人每月各捐俸银二两。从今以后来此地任职的一律以此为定例,全部從省布政司钱粮库支取。主持放生事宜的是举人吴绍昶、王寿祺,贡生蔡云,廪生陈文濂。

二、紫阳书院简介

苏州紫阳书院是苏州中学的前身,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理学家、江苏巡抚张伯行创办,地址位于苏州府学尊经阁后。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江苏两级师范学堂而结束其使命,其间共历时191年。先后共有28任山长,包括状元彭启丰、石韫玉,榜眼邹福保、冯桂芬,会元蒋元益等。又集中了大批大儒、理学家、经学家讲学,时任江苏巡抚、《五种遗规》作者陈宏谋、苏州著名诗人沈德潜、清末著名学者俞樾等均曾在此讲学。培养了众多的名流学者,如钱大昕、王鸣盛、董国华、王昶、汪存宽、钱策、曹仁虎等,其中彭启丰、石韫玉、吴钟骏、钱棨、潘世恩、陆润庠都高中状元。紫阳书院虽办学时间较晚,存世时间并不久远,但由于名师掌院、治学严谨、规模较大、成绩卓著而名扬天下,为史家学人所盛赞。

三、作者张师诚及与佛教的因缘

《碑记》作者张师诚(1762-1830),字心友,号兰渚,晚号一西居士。浙江归安(今湖州吴兴区)人。乾隆五十五年(1789)进士。历官山西蒲州知府、雁平道,河南、江苏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江西、福建、江苏、广东、安徽、山西等省巡抚,仓场侍郎。有《省缘室全集》。入祀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赞语曰:“三朝恩荣,一生忠孝,大儒名臣,惟公兼造。”

张师诚先生崇信佛法,是一位专修净业、解行俱佳的佛门居士,“于净土法门,信之笃而愿之坚,一息不容稍懈”。曾辑《径中径又径》一书,选录有关净土宗的精辟论述,按照信、愿、行分类编辑,简明切要,流传至今。印光法师对此书评价颇高,说:“如《径中径又径》一书,采辑诸家要义,分门别类,令阅者不费研究翻阅之力,直趋净土壶奥。于初机人,大有利益。”同治年间,钱塘许净中居士为此书作序流通,序言中记述了张师诚先生的修持情形:

吾乡张兰渚先生,字心友,讳师诚,居湖州归安县。父梦日轮照窗,寤而生师。母早故,事父以孝闻。少年登科第,历任封疆,为江苏巡抚,见苏城杀业重,屡出示劝诫。遇放生河等处,必严捕鱼之禁。署中不宴客,不杀生,已而长斋奉佛,栖心净土,自号一西居士。择前贤净土论说,辑《径中径又径》一书,并自为之序,后附净土歌咏,其自作数十首,最为警切。道光八年,年六旬余,乞假归里,静居斗室,一意西驰,逾年卒。临终时,诵《弥陀经》毕,才举佛号至第五声,寂然而逝。予读其辑集并诗,深叹名列显贵之班,身任封疆之职,而念念修持净土,竟有如是之恳且切也。殆现宰官说法,为后世作一标榜者欤?

张师诚先生慈悲为怀,于戒杀放生一事尤为注重,身体力行并极力推广,此《碑记》便是一明证。梁恭辰《劝戒近录》卷四载:

霁青太守又述,其封翁退庵先生家居乐善,济人以医,而自隐于诗,尝著《医话》八卷,《友渔斋诗集》若干卷。生平戒杀。一日友人饷蟹二筐,霜螯肥美,旁观者咸思朵颐,先生时坐水阁中,倾筐投诸河。一湖州客适在座,谓先生酷类其乡张封翁。张封翁者,兰渚侍郎之父也。其家戒杀放生已数世,侍郎兄弟咸登甲科膺显仕,君能如此行见,诸郎贵显比张氏矣。愈年霁青旋以二甲第一人入翰林,典黔试,作守高州。按,兰渚侍郎抚闽时,家大人曾入其幕中,初不知其戒杀也,居将匝月,馆膳中未设一鸡。合署皆奉其教,不敢违也。侍郎自奉甚清俭,每朔望黎明出署,但买两麦花噉之(俗称油札粿)。日奉莲池大师法门,以修净土念佛号为事。

林则徐《跋屠太守好生录书后》提到:

近时风俗奢靡,无故饮食酬酢,刀几必赤。惟归安张兰渚中丞独守此戒。前抚吴日,尝为《戒杀文注释》,以劝吏民。有议之者曰:“大臣行政以己饥己溺为量,煦煦之仁,似非急务。”闻者疑之,独太守折之曰:“惟仁民者乃能爱物,未有爱物而不仁民者。吾方以中丞为师法,何疑为?”[10]

张师诚先生曾在嘉庆十八年(1813)以端正小楷手书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一卷以教其子孙,其弟张师洵作跋文曰:

持名念佛,净业之正行;戒杀放生,净业之助行。二者不可偏废。古今净土文与戒杀放生文,名言甚夥,美不胜收。骈俪之篇,激扬感慨,尤易起发人心。夫佛之教人,忠孝为先,仁慈为本。吾兄历任封圻,在在以佛心为心,且向蒙御试四元楷法,久为艺林称重,今于公暇书此册以示其子若孙临橅(古通“摹”,兼寓济人醒世之怀,即见身体力行之实。急劝镌石以广流传,勿秘家塾。伏愿见者闻者,玩其书而体其意,藉得寻绎昔贤名论,正助兼修,更能辗转劝人,功德尤不可思议矣。弟师洵谨跋。[11]

后来庞元济复将此卷付印流通,跋文写到:

余既印行《感应篇》、《阴骘文》二格言,适张君唯庭出示其高祖兰渚侍郎手书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披览一过,叹为墨妙。按,侍郎为归安诸生,乾隆甲辰(1784),纯庙南巡,召试第一,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庚戌成进士,入翰林。历抚赣、晋、闽、粤、苏、皖,一权浙闽总督,寻转仓场侍郎,政绩昭垂史册。此文书于嘉庆十八年抚闽任内,当海疆扰攘之秋,羽书旁午,偶尔挥毫,犹惓惓于慈善,仁心仁术,足见一斑。又尝闻乡先生云,侍郎素精小楷,向有御试四元楷法行世。兵燹以后,不可复睹。俯仰百数十年间,文物云亡,曷胜浩叹!今获赌此册,爱不忍释,亟代付印,以广流传。不特为临池家圭臬,抑以警世惕人,同登觉岸。夫人性本善,惟狃于俗尚,口腹是图,不知觉悟。苟寻绎斯文,未有不恻然心伤,若汤火之亲受,如是而慈悲之念不油然而生者,必非人情也。余之沾沾于此,亦犹广印《感应篇》、《阴骘文》之志云尔。戊午重九日乡后学庞元济谨跋。[12]

张师诚先生曾发现、提拔林则徐。林则徐在20多岁因一封“新年贺禀”,受到时任福建巡抚的张师诚赏识,担任四年的文书幕僚,期间得到张师诚的悉心栽培。更有赖张师诚引导,而崇信佛法,曾手书“三经二咒”作为“行舆日课”。印光法师在《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发隐》中赞叹说:

详观古之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业,道济当时,德被后世,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林文忠公则徐,其学问、智识、志节、忠义,为前清一代所仅见。虽政事冗繁,而修持净业,不稍间断。以学佛乃学问、志节、忠义之根本。此本既得,则泛应曲当,举措咸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辈之所由来也。[13]

林则徐日后崇高的道德气节、忠诚爱民的风范、彪炳千秋的勛业、大无畏的菩萨道精神、善用佛法经邦济世的本色以及虔诚的净业修持,都是在张师诚幕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二人既是师生,又是知己,他们的相识因缘传为美谈。张师诚往生时,林则徐写下一幅挽联以缅怀知遇之恩:

感恩知己两兼之,拟今春重谒门庭,谁知一纸音书,竟成绝笔;

尽忠补过今已矣,忆平昔双修儒佛,但计卅年宦绩,也合升天。[14]

四、江南一带的奢靡之风

《碑记》开篇即描述了江南地区特别是苏郡一带的豪华奢侈风俗,并为此感到不安。彼时正值清朝嘉庆年间,清王朝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天下承平日久,经济繁荣。苏郡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繁华富庶之地,奢靡之风本就由来已久,此后更是日益滋长,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早在乾隆时期,陈宏谋在担任江苏巡抚时,曾发布《风俗条约》,以禁奢倡简,其中写道:

江苏繁盛,甲于东南。人文之风雅,物产之精良,海内艳称。惟是相尚纷华,徒事巧饰,止顾目前,罔思日后。

历任院司,屡经禁处。积习已深,执迷不悟。

宴会所以合欢,饮食止期适口,何乃争夸贵重,群尚希奇。山珍海错之中,又讲配合烹调之法,排设多品,一席费至数金,小小宴集,即耗中人终岁之资。逞欲片时,果腹有限,徒博豪侈之名,重造暴殄之孽。[15]

陈宏谋本人“素性淡薄”,倡导节俭,在其编辑的《五种遗规》书中对提倡节俭方面的文字大量收录。

张师诚先生作为佛门居士,自然是深谙因果感应、缘起无常之理,与陈宏谋一样,崇尚清俭,不随流俗。在他看来,奢靡的风俗,并由此而带来的肆意残杀生命、暴殄天物,造下严重的杀业,绝非一种好现象,不是可持续之道。他为此感到痛心疾首,并隐约感到不安和忧虑。

为此,张师诚作为江苏巡抚、封疆大吏,以官方的身份,大力倡导戒杀放生,以挽救世道人心,消减奢靡之风。张师诚曾分别于嘉庆十九年(1814)、嘉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815-1816)、道光四年至五年(1824-1825),先后三次莅任江苏巡抚。他在第一次到任的时候,即作《放生说》以劝戒士民,又严禁在放生官河肆行渔捕。在衙门中不宴客、不杀生。张师诚第二次来苏,苏州紫阳书院的生员们发起放生的善举,向他请示,定立规章,以垂久远。可见当时紫阳书院的生员也是存心仁厚,他们作为士大夫阶层,也是希望通过放生举动,影响平民,使人都能了知戒杀放生、慈心爱物的道理。这与古代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保持儒释道三教并行的传统,儒家天人感应、佛家因果轮回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多数人咸知敬畏。张师诚应生员们所请,欣然为之撰文立碑,对放生善举表示大力支持和赞叹,并在碑文中辩明了放生之举的深刻内涵,更多的是以戒杀放生之举,作为持盈保泰之道,从而消弭祸患于无形之中。

我们相信,张师诚先生作为一省长官,以身作则极力推广和倡导戒杀放生的善政,必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可谓功德无量。然而,由于世俗的力量过于强大,奢靡之风、杀生之业已然根深蒂固、积重难返,加之张师诚先生莅任时间不长,所以恐怕难以得到根本性的遏制。

五、二百年历史沧桑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巧合的是,今年是公元2015年,《碑记》作于清嘉庆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距今已有整整二百年的历史。悠悠二百年历史沧桑,覆盖整个中国近代史,其后的历史进程,已非张师诚先生所能想象,正如李鸿章所说,诚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后面的历史事实也证明,张师诚先生的隐忧并非杞人忧天,甚至可以说是有先见之明的。

历史风云变幻,福过灾生。张师诚先生往生(1830年)短短10年之后的1840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由此开启了波诡云谲的中国近代史。30年后的1860年,太平天国军队攻破清军江南大营,相继占领江南多个地方。二月廿七日,杭州失陷;四月十三日,李秀成率军攻克苏州。梁恭辰《劝戒八录》“浙苏大劫”载:

仁和金参军某,尝入冥,岁或二三次。昏然睡去,数日始醒,家人习以为常,不之怪。冥中事,秘不肯宣。咸丰己未(1859)春,入冥,忽见一册,系兵劫簿。揭其首页,杭城遭劫者,十四万余人;次页,苏城遭劫者,二十余万人。方揭第三页,忽闻冥官传唤,怱促而去。醒后,向其戚张怿斋言之,怿斋以为怪诞,不之信也。庚申(1860)二月廿七日,杭城失陷,七日而复,苏人往杭收尸,约计十四万余人。怿斋始以为异,且恐苏城之祸,亦不能免。迨四月十三日,贼入苏垣,男妇老幼死无算。则二十万人之说,亦信。王有宗按:洪杨之劫,几遍二十二行省,苏杭最烈,盖富饶之区,人皆习于奢淫故也。[16]

直至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

太平天国占领期间,昔日繁华的城市遭到严重破坏,民众因战火、屠杀、瘟疫、饥荒而罹难者不计其数。太平天国战后的苏州府,人口由1851年的654万,下降到1865年的229万[17];杭州府,人口由1858年的372万,下降到1865年的72万[18]。战争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真可谓浩劫矣。江南地区自宋朝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太平天国以后,经济上的富庶与繁华都已随风而逝,整个江南地区全面破败。佛教认为,杀业感召刀兵劫,浪费粮食、暴殄天物可感召饥馑劫。“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劫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我们对罹难者表示哀悼,如太平天国运动这样极端惨烈的战争悲剧,它的发生,固然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究竟是否与奢靡之风和长期累积的杀业有关,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残酷的历史事实已经发生了,我们需要痛定思痛,深刻反省,避免重蹈覆辙。

太平天国运动不到50年后,1912年清朝灭亡。其后便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可谓多灾多难。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终于迈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直至今日,我们的国家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远大目标而奋勇前进。

六、对今人的启示

二百年过去了,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谢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普遍过上了好日子。然而,张师诚先生在《碑记》中所提到的奢靡之风又如何呢?我想人们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要知道,世事无常,祸福难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有智慧的人在昌盛的时候就要预见到以后的衰落,在享福的時候就想到潜伏的灾祸,从而保持警觉、谦虚谨慎,不敢骄慢放纵,如此才是“持盈保泰”之道。正如老子所言:“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一曰慈。慈者,慈悲、慈爱也。不仅要慈心于人,还要慈心于物。慈心于人易,慈心于物难。人类往往以世界的主宰者自居,而蔑视和践踏其他众生,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肆意残害生命。要知道,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一个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尊严。人列为“天地人”三才之一,人之所以尊贵于天地之间,是由于人有道德、有智慧、有节制,而不在于强势和霸权。尊重和怜悯一切众生,正可以成就自己的尊贵;而“仗势欺物”,欺凌弱小,恰恰映衬了自己的愚昧和卑贱。根据因果法则,爱护众生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而践踏众生就是践踏自己。杀生之业会招致严重之果报,可谓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华严经》云:

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19]

而不杀生可出生无量功德福报,如《正法念处经》云:

所言善者。谓离杀生。摄取世间一切众生。施与不畏。于现在世。人所赞叹。面色诸根。端正美妙。得长命业。若不杀者。则为罗刹鸠槃荼等。一切恶鬼能杀人者。及余恶人能杀人者。于夜闇中拥护彼人。诸天常随。观察拥护。身坏命终。则生善道天世界中。受妙果报。若勤精进愿下中上三种菩提。随愿皆得。

一切诸法。命为根本。人皆护命。不杀生者。则施其命。若施命者。施一切乐。第一施者所谓施命。如是思惟。生天之因。最胜戒者。所谓施命。

此不杀生最为大业正法种子。行于生死。唯不杀生。为归为救。入生死闇。不杀为灯。不杀生者。名曰慈悲。

如是不杀。则近涅槃。彼人常共善知识行。彼人则是善器众生。善能摄取自他福德。彼人则是世间福田。不行地狱饿鬼畜生。此善行人。成就善法。一切所得皆悉坚固。无有王贼水火等畏。皆自食用。人中尊贵。他不能胜。法具足故。是故智者不应杀生。[20]

二曰俭。俭,有节省、朴实、自我约束、不放纵的含义。《左传》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人在物质方面的福报不可谓不大,有福更要懂得惜福。古人谓:“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然而当前社会上的浪费现象却是触目惊心。在不少地区,婚丧嫁娶等传统的美好礼仪已偏离了其中伦理道德的神圣内涵,演变为大吃大喝的“面子工程”,竞相自夸豪富,沦为社会陋习,不仅浪费民力增加家庭负担,而且严重损耗国家社会财富、资源,且肆意杀生害命,残杀无度,造成严重的杀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或许是人的劣根性使然,往往是“好了疮疤忘了痛”,我们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不过三十多年,刚过上几天好日子,全然忘记了五、六十年代的大饥荒,多少人饥饿而死。试想,当饥荒或战乱之时,欲求粒米滴水而不可得,昔日那些所谓的豪华气派、奢侈排场又在哪里呢?豪富之家,一掷千金;贫穷之家,还挣扎在温饱边缘。此不平之甚者,实为造物之所忌。人的衣食福禄,皆是上天的恩赐,若不知感恩和珍惜,反而肆意暴殄,怎不上干天怒?纵使富可敌国,一旦无常来到,也难免挨饿受冻。苏轼云:“口腹贪饕岂有穷,咽喉一过总成空。何如惜福留余地,养得清虚乐在中。”当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我们更应响应国家号召,树立危机意识,力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德。谦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修行者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儒释道三家均讲求谦恭礼让。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六爻皆吉。“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德包涵谦卑、谦虚、谦让、谦和、谦恭、谦忍等多方面的意义。谦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自卑而尊人,“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谦卑不是自卑,而是一种成熟的自信。谦虚:浑厚内敛,虚怀若谷,谦虚才能受教有地,“收敛才智,若无若虚”(《了凡四训》)。谦让:恭敬礼让,君子风度,时时处处替别人着想,吃亏是福,即使功德弥天,也不自矜功伐,而是将一切功德归于诸佛菩萨、天地众生。谦和:心平气和,以和为贵,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埋怨,不乱发脾气。谦恭:恭而有礼,为人低调,对强者恭敬易,对弱者恭敬难,对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依然恭敬有加,方为真君子。谦忍:忍辱柔和,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辱”为佛门六度之一,忍不是强压自己,而是看破放下后性德中自然的流露;不是软弱,而是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如果缺乏“谦德”,骄横放纵,飞扬跋扈,事事占便宜,处处高人一等,则到了一定时候,必定自招祸殃,这也是阴阳消长的规律。

综上所述,《苏州府紫阳书院放生碑记》作为罕见的以放生为主题的碑刻,值得认真挖掘和探索。笔者不揣浅陋,不厌其烦,赘言至此,主要是为了挖掘《碑记》背后隐藏的故事,及其对今人的借鉴意义。不当之处,祈望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参见杨镜如主编:《紫阳书院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4-496页

[2]此处指的应是章煦(?-1824),字曜青,曾于嘉庆十四年至十七年担任江苏巡抚

[3]蹠(zhí),脚掌

[4]憪(xiàn),不安

[5]《逸周书·文传》:“故诸横生尽以养从,从生尽以养一丈夫。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堕四时。”

[6]罬(zhuó),古代一种设有机关的捕鸟兽的网;罿(chōng),捕鱼的网;罩,捕鱼或养鸡鸭等用的竹笼子;罝(jū),捕捉兔子的网;也泛指捕鸟兽的网

[7]照明用的油火,代指供学习用的津贴

[8]此处指的应是杨頀,曾于嘉庆十九年至二十一年任江苏布政使

[9]此处指的应是毓岱

[10]清黄正元:《太上感应篇图说》,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168页

[11]张师诚:《归安张侍郎书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吴兴庞氏1918年印行

[12]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第二百〇三頁,弘化社影印版

[13]萨嘉榘:《林则徐联句类集》卷三

[14]陈宏谋:《风俗条约》,《清经世文编》卷68《礼政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84页

[15]梁恭辰原著、王有宗评注:《劝戒录类编评注》卷八,台湾和裕出版社2001年版,第二十三页

[16]曹树基:《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历史研究》,199802期,第64-74页

[17]曹树基:《太平天国战争对浙江人口的影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5期,第38-47页

[18]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五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19]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善业道品第一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