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潜能 搭建成功平台
2018-08-24赵飞亚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对美国国内外的学校学习作了为期40年的专门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有名的“掌握学习”说。其主要结论是:人的学习潜力无比巨大。倘若在过去和现在都能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那么世界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有关资料显示: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对脑资源的利用率,一般仅为10%。这就是说,人脑的潜能资源更多的处于“库存”状态。如果能够激活潜能资源,开发人脑这“小宇宙”,我们就能实现天才的创造,为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
如何利用教材,挖掘学生潜能?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我逐渐形成了“激活”式教学风格。
一、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正是引起动机,启发求知欲望的重要性。然而,在初登讲台的几年间,我却时常忽视这一点。讲课过程中,过多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缺少对学生需求及自身特点的关注,导致语文课形成了“死水一潭”的局面。这种局面,令作为教师的我倍觉尴尬。在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中,自2001年新一轮课改实质性的启动开始,我便明确了自己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寻找合适的“突破口”,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说明文极易令学生产生乏味、枯燥之感。所以,教读说明文常常成为语文老师挠头的一个难题。我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时,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整理了说明文的知识。自以为如此细致,学生一定会系统地了解说明文的知识。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第二节课,当我询问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时,全班鸦雀无声……课下,当我问起学生对说明文的看法时,有的同学毫不隐讳地说:“老师,我认为说明文是最没意思的……”勿庸置疑,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痛定思痛,我找到失败的原因。因而,在第二次教《看云识天气时》,我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请个别同学面向大家进行“天气实报”,在介绍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了解到天气情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云的厚薄,光彩等因素,直接涉及文本的内容,也明白了说明文是一种给人以知识的文体。在前几周,当我第三次教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不同姿态、不同光彩的云,背景或为湛蓝晴空或为阴云密布,配以老师或舒缓优美或疾骤奔放的解说。以此直观、形象的形式将学生引入奇幻的境界,自然感悟到“云是天气的标志”这一中心。几幕情景,廖廖几语却可事半功倍。
二、架设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者文之径。”真正的艺术之花,是作者用情感的汁浆浇灌出来的。“情”,成了贯串艺术品的生命和灵魂,因而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显得尤为重要。一如加里宁所说:“从教育的根本意义上讲,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上实施一种确定的、有目的、有系统的感化作用。”就文体而言,散文的情感较小说、戏剧等显得更强烈,如同诗歌一样,作者充沛的情感往往流露于字里行间,或排山倒海恣意挥洒,或依附于物,曲径通幽,或荡气回肠,或柔情似水……阅读散文,绝不可不入情,否则就难以感受到文字中生命激情的涌动,当然也就无法进入它的幽深境界进行创造性品鉴。
初讲《出师表》时,也曾以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读作品,也曾引导学生字斟句酌的反复推敲。可结果是:学生会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却很难深入作品中去感受诸葛亮的内心世界。再次接触此课的教学,我让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简单介绍了一下诸葛亮的生平及本文创作的相关背景,又请同学设诸葛亮之身,处诸葛亮之地,请他们感受诸葛亮那令人尊仰的“忠”情和令人生痛的“哀”情,并写下他们此际的感受。有一位同学当即写下这样的文字:“我出道追随先帝多年,蒙受他如山的恩遇。为完成统一宏愿,我们共筹帷幄,齐赴疆场,可谓情如股肱,如今大业未成,先帝却中道崩殂,留我一人面对这支离破碎的江山,我该何去何从?念起恩主临崩之时的一席重托,让我怎能齐蜀国大业而不顾?但想到年幼缺乏策略的后主,又不能不令我深感失去知己后的无所适从,看来,我只能只身孤战,赴死沙场去完成先主先前的夙愿了。对此,后主他可曾會意,可曾知晓?现在,我即将挥师北上,为了恩主,为了蜀国,纵然前途难料,我也要赴之而不顾。特留此表一封,切望后主能从中有所明,有所悟啊!”如此设身处地之后,《出师表》中作者请葛亮的浓情厚意自然会从文字中汩汩流出,学生自然会产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表惊人千秋泪,三分鼎立万载歌”的真切感叹。
心理学家文伯特说过:“信息交流的效果等于百分之七的文字加百分之三十八的声音加百分之五十五的表情。”所以除了引导学生采用“设身处地”之法去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心声,我还借助朗读等方法,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诗歌以抒情性见长,引导学生感知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成为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进行《观沧海》一诗的教学时,我改变了过去诗歌教学逐字逐句分析的方法,通过多媒体镜头显现波涛汹涌、扑面而来的大海,伴随澎湃的海潮声,为学生创设朗读、体会的情境。在语言、音乐、画面的渲染下,诵读此诗,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顶点,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总之,课堂情境的精心渲染,把学生带入诗境;多次诵读、背景音乐的烘托、画面的冲击,营造了优化的教学情感氛围,学生的认知效率得以提高。
三、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是灌输过多,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碎户万段”的分析,术语、概念灌得多,学生的感悟、体验却常被忽视。在学习了《走进新课程》中有关学习方式的论述后,我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作为师者,自应“因材施教”。基于此,在学习曹操诗歌《观沧海》时,在初读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爱的形式(或绘画、或写作),就他们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象,并把它们描绘出来。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他们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2、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听讲就无所作为的状况。
记得初教《春》时,也曾充满激情地讲说“春”的动人之处,也曾以语言极尽渲杂之能事,自觉从感情到语言都能令自己满意,可效果却是“孤掌难鸣”,学生的表现只是“无聊的看客”而已。所以,汲取以往的教训,力求让所有的学生融入“春”的怀抱,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教学环节:“作者锤炼词语的功力课中,文中不少凝练形象的词语和精彩动人的比喻句、拟人句值得仔细品味,请就你喜欢的段落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既引导学生用尽心思去理解、品味,把他们自认为最深刻最独到的阅读体验写成鉴赏性的文字,以最生动得体的语言展示出来,形成良好的活动效应;同时,通过语言的外化,使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相互吸纳……
四、尋找合适的契机,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19世纪法国文艺理论家波德莱亚称想象是“一切功能中的皇后”,并且说“任何功能都缺少不了想象,而想象却可以弥补任何功能的不足”。爱因斯坦也说过,他的创造多有想象的参与。在阅读鉴赏中,想象是一盏灯,它可以照亮语言背后蕴藏的动人形象,也是一架显微镜,它能够发现语言背后的精微之处。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成功的阅读、创造性的阅读。作为语文老师,关键在于发现契机,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历史学家范文澜评价曹操说:“他是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如何让学生了解其人,感悟其诗风呢?我在教《观沧海》一诗前,先让学生大量搜集有关曹操生平、本诗创作背景的相关介绍,使他们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继而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背景:“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之后,次年北征乌桓,消天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他凯旋归来,伫立在碣石山,面对茫茫大海,心情激动,诗兴大发”……又请同学围绕诗歌意象“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展开想象,进行描写,拓展诗歌意境;再次利用“设身处地”之法,激起同学想象:“现在,你就是一代枭雄曹操,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秋风吹动你的战袍,放眼观望苍茫无际、吞吐日月的大海,怎能不豪情满怀?”如此层层铺垫、渲染,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也使学生理解了作品丰富独特的内蕴;理解了营据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所以,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彰显教师的引导作用,激活学生想象并非难事。
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触动,促使我五年来不断探究、实践。直至初步形成“激活式”教学风格。只有注重“激活”,才会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才会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体现课标中“积极得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程理念,而作为教者,我当沉醉其中,怡然自得。
赵飞亚,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