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在语文课堂设计中的作用举例
2018-08-24黄瑞群
标点符号在课堂设计中常常属“被遗忘的角落”,本文以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的三篇课文为例,总结得出:读懂一个标点,读透一篇文章。如一个省略号,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钥匙;一个逗号,是分析人物形象的“抓手”;一个句号,是理解表达技法的载体。在课堂设计中教师要关注细节,关注标点,这样语文课就充满着灵动之美,更有语文味儿,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一、一个省略号:突破教学难点的钥匙
《秋天的怀念》的教学对学生来说,体会课文最后一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应该是一个难点。我发现,文章末尾这一句“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在标点的运用上耐人寻味。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会舍弃表情达意相对丰富的感叹号,而偏偏起用一个表面平淡的省略号,我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设疑激思,为理解省略号做好铺垫。我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我”双腿瘫痪后的表现:从暴怒无常、内心绝望到坚强独立、懂事深沉……我紧接着追问:这些就是全部的“我”吗?学生陷入了沉思。
第二步:逐疑深入,为破解省略号添砖加瓦。我引导孩子们深入文本,抓住描写母亲的人物描写和三处插叙,领悟深沉无私的母爱,读出儿子的痛惜、感激、怀念……
第三步:解疑品读,读出省略号的内涵。有同学说,此时的我已从“内心绝望”变得“坚强独立”,于是我请一个同学故意把“要好好儿活”读得豪情满怀,孩子们先是赞同地点头,接着脸上却充满了疑惑。于是,我又读得满怀深情,孩子们又纷纷点头,但还是一脸意犹未尽的神情:不错,这里有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但似乎还不够。
于是,在一遍遍的朗读、思考中,孩子们渐渐明白了:对于这份伟大的母爱,儿子原来理解不了,后来终于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然而母亲带着对儿子的不舍、担忧去了。于是儿子心中充满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我”越是怀念,越是深深地自责,越是自责就越想要好好活!所以,必须用这个饱含深意的省略号啊,那是儿子明白母亲心意后想“好好儿活”的人生呐喊,那是对母亲深切怀念的深情对话,那是对自己以往表现倍感自责愧疚的低吟。
二、一个逗号:分析人物形象的“抓手”
《七根火柴》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了逗号的奇妙生命力。
在分析无名战士的人物形象时,我让学生细细品读,抓住文中的一些细节,联系上下文谈谈“关于无名战士的哪一个画面最让你感动?”一个学生的回答让我们聚焦在无名战士的这一句话上:“那同志向卢进勇招了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我趁机提问:如何朗读“一,二,三,四……”?望着大家急切疑惑地眼神,我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大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终于,一个眼光敏锐的孩子发现了暗含玄机的逗号。他说:这句话中作者一反常态,把顿号的使用改成了逗号,逗号反映出性命垂危的无名战士数得较慢,表明他对每根火柴都很珍重;再联系到前文:无名战士甘愿為了保护火柴的使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足见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所以应读得庄重缓慢。大家一下子豁然开朗。就这样,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不知不觉屹立在孩子们的心中。
三、一个句号:理解表达技法的载体
一篇的表达技法通常是在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句的反复品味中发现总结出来的。不过有时,抓住一些特别的标点符号却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一如朴实无华的句号。
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要求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一个细心的学生却发现了句号的不寻常,他提出疑问:课文结尾“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这两句表达的感情是无比沉重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表明毫不显眼的句号呢?
于是,我要求孩子们改变标点符号来读。先是把这两个句号改成感叹号,学生点评:这样读感情太激烈,不符合上文写的英子的心理特点。再改成省略号、破折号,朗读效果比感叹号好一些,有一种话已尽意无穷的感觉,不过句号更妙不可言。忧伤的同时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英子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我已不再是孩子。”她是如此的镇定,如此的安静。可见,一个句号浸润了这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清醇的抒情,悠缓的格调,细腻的笔触,恬淡的韵味,使作品显得格外凄婉动人。
“在智慧的语文教师面前,教学方案或者细节的构思,永远都将是‘创意无限的。”标点符号正是这样的细节,它体现了课文作者写作时的独具匠心,也提醒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关注细节,关注“闪光点”,这样,读懂一个标点,读透一篇文章,语文课就洋溢着灵动之美,更有语文味儿,相信“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境界也就不远了。
黄瑞群,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