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片断赏析
2018-08-24薛红梅
学生在对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充分地展开想象的时候,就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作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准确体味诗人那浓浓而炽烈的爱国情怀,使课堂教学充溢着浓浓的诗韵美。
以下是我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在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凄美哀婉的画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历,选择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老师先起个头:少年时,我独自在外求学,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于是,我就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对母亲的思念。写完后,我把信装进信封,贴上邮票。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邮局,把信投进信箱,让信儿带着我对母亲的思念飞向家乡……
生1:我选择第三幅:清明节那天,天下着蒙蒙细雨,我撑着一把雨伞,走在泥泞的小道上。到了,到了,那是母亲的坟墓。我跪在母亲坟前,摆上香烛和贡品,点上香,不禁喃喃自语:“母亲,母亲,儿子看您了……”
师: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悲伤的心情。
生2:我也选择第三幅:我怀着急切的心情回到家乡,这时的我已是两鬓斑白。来到母亲坟前,我早已泣不成声:我那慈爱的母亲啊,我再也吃不到您做的酥糖了,再也聆听不到您的教诲了。母亲,现在我有能力孝敬您了,但“子欲养而亲不待”了啊!
师:有没有同学选择其它的画面来描述呢?
生3:我选择第四幅:国庆节那天,我站在礁石上,对着茫茫大海,望着那边的大陆,我不禁潸然泪下,祖国母亲,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您的怀抱?
生4:我选择第二幅:早上,天刚蒙蒙亮,我要去外地工作了,新婚的妻子依依不舍地把我送到渡口。我拿着船票上了船,看見妻子泪眼朦胧地挥手向我告别,我也哽咽地说道:“我会早点回来看你的……”
……
师小结:同学们想象丰富,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真是文采飞扬。今年的中考,你们的语文肯定会考得特别棒!
师:作者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就是乡愁。李白也用“明月”来寄托乡愁,你们想用什么寄托乡愁?请同学们仿照《乡愁》写一节小诗。
(同学们构思)
生1:小时候,乡愁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
师:写了三节诗,真不错!这位同学借助“面纱”、“电话线”和“车票”表达了对母亲的不舍与思念。
生2:小时候,乡愁是一方小小的油菜地,我在这头,朋友在那头……
师:借助“油菜地”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生3:小时候,乡愁是一床暖暖的棉被,我在里头,母亲在外头;长大后,乡愁是一条短短的小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张小小的照片,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呵,乡愁是一条浅浅的河流,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师:嗯,很有创意!后来你出国留学了吧!(全班大笑)
……
赏析:
一是精心处理教材,巧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生动描述。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向、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烈的思乡情怀。
二是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学堂,教师的教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学,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是课堂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其首席作用主要表现为教师在引领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品味想象,让他们借助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的即兴写诗,是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当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使课堂在教师的预设中不断生成新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下)[J].黄厚江.中学语文教学 2014年04期.
[2]慢学习: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J].沈寿鸿.初中生世界 2014年20期.
[3]谈整体阅读教学的优势[J].曹丽.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4年12期.
薛红梅,湖北潜江市张金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