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模式建设
2018-08-24梁大青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当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方式有了转变,但总体来说没有实现完全的转变。尤其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陈旧教学模式与低效成果。在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方面,语文老师的专业能力不够过硬,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面对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老师提出的专业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没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导致在整个阅读教学的课堂里面,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阅读知识,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阅读技巧。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并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和培养语文阅读素养,也不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二是教学单一枯燥与实际脱离。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老师还是依靠朗读课文、板书讲解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手段缺乏新颖性,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不专心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也会导致阅读教学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习效果不佳。其次,老师在讲解阅读技巧的时候,没有深入研究,讲解指导得不够细致,对于阅读中的情感、知识、能力目标没有合理把握,很容易造成学生不够理解阅读知识,造成低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况。
如果要改变以上问题,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多读多背,增强理解。多朗读多背诵一些诗词佳作,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在每一次的朗读和背诵中,学生的头脑会逐渐加深对于文字的理解和文字背后情感的表达,这样能够让对阅读有着更深的理解。一般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晨读和语文课开始之前进行课文文本的大声朗诵,让学生对阅读文本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对于理解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再别康桥》的教学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朗诵,在朗诵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明确讲了什么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之后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深层次的朗读示范,用声音起伏和抑扬顿挫来诠释文本所想要传达的情感以及变化过程。在閱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朗读和背诵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理解文章。
其次采取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对于语文阅读进行完朗诵之后,需要进一步对文本进行研读。而新型语文教学模式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自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鲁迅《祝福》的时候,对于祥林嫂的悲惨一生和种种迷信封建思想行为,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自由思考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作者借助祥林嫂想要传达怎么样的内容和情感。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激发思维,带动大家一起进行思考,这对于语文阅读的探究学习非常具有帮助。
再次要研读文本,细细品味。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研读,带领学生仔细阅读细细品味,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阅读文本,也可以唤起学生对于文本的共同感受,这有利于语文阅读的学习。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就需要细细品味,才能理解到文章的语言用词优美、结构情感美。首先可以从修辞上欣赏作者将荷叶与荷花分别比作舞女的裙和刚出浴的美人,把月光下的荷叶与荷花写的栩栩如生。其次,在写作手法上可以发现作者多次运用比喻、排比和同感的手法,将荷花的香气比作缥缈的歌声。这样的写作手法和遣词造句水平是需要学生在品味文本的基础上细细研读与揣摩。
还有要拓展空间,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仅仅阅读课内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须适当进行课外自主阅读。学生可以根据高中语文教材中课外读物的推荐内容,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如可以选择《名人传》《巴黎圣母院》以及《悲惨世界》等;也可以阅读教材课文的延伸著作,如鲁迅先生的《祝福》出自其第二部小说集《彷徨》,学生在学习课文《祝福》时可以将阅读面扩展至《彷徨》的其他作品,又如《威尼斯的商人》这篇文章也是选自整篇文章的其中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资料获取方式阅读全文。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认为,想要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体会。而老师自身也需要阅读书籍,丰富知识面,采取各种各样的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梁大青,江苏高邮市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