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人生和相思的滋味

2018-08-24谢玉麟

新一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离人张若虚江畔

谢玉麟

摘 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被闻一多先生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皎皎空中孤月明”的艺术世界。诗歌艺术地再现了景色美、哲理美、情感美,使我们倾听了张若虚对人生与相思的诉说,领悟了张若虚的才情。

关键词:唐代;诗人张若虚;诗三美及人生和相思的滋味;赏析

《春江花月夜》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被闻一多先生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从下笔,到收笔,构思严密,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美丽景色。

诗歌情景交融,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皎皎空中孤月明”的世界,让我们倾听了张若虚对人生与相思的诉说,让我们感悟了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才情与思考。下面我将结合原文诗句,分析这首诗歌的“三美”。

一、诗歌的景色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诗歌一开头,就集中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点明了美诗的时空。张若虚在春天的夜晚江畔,看到了远处海上升起的明月,听到了近处江水奔腾的声音;他仰头看见了天上皎皎的孤月,低头看见地上孤单的黑影;他向左看到了江畔的“花芳”,向右看见了沿江的“草甸”。诗歌开头运用了借景生情的写法,渲染了宁静、辽阔的江天美景。但美的景却遇上了愁的人,作者仰望星空,面对孤月想说什么呢?

二、诗歌的哲理美

作者仰望星空,面對孤月想说什么呢?——当然是说人生的况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诗句,倾诉了哪些游子之情呢?

今人看古月,用已知追问未知,沧桑油然而生。面对已知的宇宙,未知的人生,作者是愁不胜愁?作者叹宇宙无涯人生有涯,叹月圆可知而人生未知,叹月光有情而人生无情。诗歌在丰富的想象中,在诡谲的追问中,表达了诗歌的哲理与思考。这八句诗歌让人生的况味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荡漾。

三、诗歌的情感美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些诗句表达了相思是你,相思是我的心情。也许,游子得到了功名,离人却失去了温馨。你与我劳燕分飞,这种日子,值不值?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写不尽的相思信,止不住的涟漪心,梦不尽的憔悴样,这种日子,说不清是得到得多?还是失去得多?究竟是可怜不可怜?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流春欲尽,人在老。“江潭落月复西斜。”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落月西斜,人在老,月在落,时光在飞逝。如果说人生是时光的艺术,那么又该如何让时间记住自己的所为呢?

“斜月沉沉藏海雾。”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藏海雾,看不斜月,就像看不到自己渺茫的未来。

“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与潇湘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路。其实家就在远方,倘若苟且,不被理想,梦想等诗意捆住自己的脚,又怎么只能在梦里回一回家呢?而不能走到家去?没有离人的温馨,没有爱的生活,怎么能有奋斗开拓的勇气?倘若让相思变成相守,天下豪雄又有几人愿意?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以上诗句描写了人世间的情如山高水长,如天涯海角,既是考验和障碍,也是甜蜜和牵挂。所以说,人生既不是姓愁?也不是姓苦?人生的结果固然重要,但人生的过程也不压缩,让我们尽情思考生活,享受生活,不忘初心,相信人生还有诗意和远方。

四、人生与相思的诗味

《春江花月夜》对月倾诉了已知可痛,未知可愁的人生窘况。张若虚的人生和相思应对谁说?他只能对自己的心灵诉说,因为他找不到懂他的人。对无关的人,说得越多,说不定误会更多,因此诗歌意境空明。

张若虚醉眼看花,水里捞月,以极其空灵的笔墨,描述了一个游子莫名的人生惆怅和对一个离人的相思苦情,扣人心弦,引人共鸣。

掩卷沉思,张若虚描绘的景色之美历历在前,而文中的思考之美,更透露了张若虚热爱生活和珍重生命的心情。

如果我们能理解到张若虚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的苦衷,那么我们的心智又更成熟了一点。人生之烦,大多不得人,怀才不遇而行吟江湖,这是苦恼的人生,古有之今还有。如果还能从文中领悟到,只有找对人,才能做对事,那么你就是一个懂得为升华生命而阅读的人。

对于古今中外的艺术经典,无论从什么角度读进去,读出自己的真性情,就是真阅读,而不是假阅读。喜欢阅读的人,可以从书中获取情义的力量和温暖。臧克家说:“读一本好书,交了一个好友。”我们可以与唐诗相伴,与“张若虚”同行。

参考文献:

[1]冷瑜.试论《春江花月夜》的赏析与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7).

[2]黄金凤.《春江花月夜》“月亮”意象探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5).

猜你喜欢

离人张若虚江畔
江畔独步①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春江花月夜
江畔独步①寻花七绝句(其六)
再 去
乡 愁
乡愁
王小奇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