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汉语口语句群表达教学

2018-08-24聂笑尘杨洪建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习得者单句框架

聂笑尘 杨洪建

中高级口语应强调句群表达的连贯性和流利性,利用思维联想,提取长时记忆中的相关话题词汇,对话题进行扩充,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并按照汉语思维方式,对句群句际之间进行结构分类,形成构思框架,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利用构思框架,帮助习得者进行句群表达。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最直接、最根本的教学目的,是为让二语习得者在掌握了汉语本体要素和汉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后,能够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帮助二语习得者在汉语口语交际过程中,流利地表达出正确的思想,能够直接提高二语习得者的交际能力,同时能够激发二语习得者的外在学习动机。

一、句群教学的必要性

句群是反映人们思想活动过程中基本思维环节的语言单位。它是单句通过汉语形式的组合串联而成的,汉语口语中的句群表达,往往能清晰地反映出说话人的所思所想。在中级口语课教学内容中,应该训练习得者将单句按照时间的顺序、空间的顺序、逻辑关系或顺序组合等方式连接起来,组成相对完整的表达单位。因此,教师应重视句群教学,利用单句之间的连接方式,帮助习得者熟悉汉语句群中的各种衔接手段,锻炼习得者的汉语思维能力,并形成构思框架,最终能够流利表达。

二、汉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口语教学模式

当前汉语口语教学模式主要以“启发式、情境式、任务式”为主。教师在课堂一般利用实物、ppt等向习得者展示生字、词组、句子,引导习得者对教学主题进行联想,将讲解与操练和习得者、课本、课堂等联系,以情境带入的方式引起习得者的兴趣,如给定情境“布置教室”,让习得者进行对话练习,在情境对话中,习得者掌握“把字句”以及“方位词”正确运用。或者教师针对话题布置任务,习得者再分组讨论,陈述观点。

(二)习得者汉语口语学习面临的困难

当前汉语口语教学模式使得汉语口语课堂逐渐转变为以习得者为中心的模式,同时,通过问答练习、分组讨论也提高了习得者在课堂的开口率。但是,习得者在以句群为表达单位的个人陈述中,尤其是叙述事实、概述大意、个人演讲等时,会出现词句重复、句序颠倒、关联词误用或缺乏关联词、省略不得当、单句较多、逻辑混乱等现象,常常无法流利地表达出连贯性句群,造成说话者词不达意,听话者不知所云。

三、针对汉语口语句群教学的建议和策略

如何解决汉语口语句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教师启发习得者,帮助习得者进行思维联想形成话题词汇库

在汉语基本技能的听说读写中,说和写是话语的输出,如果要把内心的思想表达出来,根据头脑中的意图,需要从长时记忆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心理词汇),也即是局域的联想、串联、组合形成思想。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提出了“思维导图”理论,是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标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进行记忆链接。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提出学科思维导图,是利用思维导图形式,融入逻辑思维理念,将大脑内已知知识进行相关联系,形成结构化思维。

(二)教师引导习得者,帮助习得者建构汉语思维方式下的构思框架

汉语当中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具有一定的语义结构。按照汉语思维方式,将句群句际间,分为三种结构:横向型思维方式,形成平行式结构;纵向型思维方式,形成接续式结构;说明性思维方式,形成说明与被说明式结构。又将三种结构细分:平行结构句群包括并列关系、选择关系;接续结构句群包括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说明结构句群包括解证关系、交代补充关系、分合关系。按照此观点,本篇试建构构思框架,由于平行结构和接续结构中,大多能通过关联词的方式形成句与句的衔接,较为简单,在这里就不作为重点来阐述,本篇就相对复杂的说明结构,试建构构思框架。

解证关系的构思框架一般运用在说话人在谈论自己的观点或就他人观点进行评论时,教师引入逻辑框架要有针对性,能夠更全面地让习得者感知汉语的逻辑思维,因此,汉语口语交际中,更能流利顺畅进行表达。

聂笑尘,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杨洪建,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习得者单句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外语习得者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参考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文化义的习得
2015年《时代英语》高二第1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4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五期参考答案
知觉行为理论与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