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究
2018-08-24施蒲玉
在信息时代,教育必须顺应并融入“大开放、大改革”社会潮流才能赢得“大进步、大发展”。就语文学科而言,只有“还原”并投放到社会生活这一大背景下,才会更加切实显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更好地体现语言类学科教育的应有地位和价值。以“吸收与消化”为本的语文阅读,既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又享有无可比拟的“半壁江山”之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始终秉持“大语文教育”观,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拓展性阅读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可持续、个性化阅读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一、课前拓展——搜集信息,了解并感知课文
感知是实现人类认知目标的“敲門砖”。理论和实践表明,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我们对客观事物深化理性认识的重要基础。而对于同一主题素材开展宽泛性阅读活动,非常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建构起属于“自我认知意义”上的有效理解。这种“诗外工夫”往往安排在课前修炼并完成为宜。以《钱学森》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体会主人公“宁可放弃一切,决心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我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信息。当这些汇聚一起并在小学生之间进行共享的时候,他们从中更加立体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形象。尤其是美国海军次长的那番话,从侧面反映了钱学森的重大价值以及回国祖国的重大影响。有了这些“诗外工夫”,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初步地感知课文内容,而且成功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窗口前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着力围绕“事情或事件”积极开展课前信息的搜集。比如,在教学《卢沟桥烽火》《郑和下西洋》等类课文前,让小学生努力搜集并积极储备与之相关的知识信息,以便更好地走进课堂教学、走向人物事件。课前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课堂拓展——整合信息,理解并把握课文
课堂教学是从事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时空和主体环节。在这一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环节,教师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积极有效地进行知识汇聚和信息整合,有利于把阅读教学的对象“还原”到具体的自然或社会背景之中,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大有裨益。以《二泉映月》为例。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阿炳创作这一不朽名曲的艰辛历程,我在教材提供信息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综合优势,当堂播放了这一经典。在第一遍倾听后,许多学生说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除此之外并不能说些什么。这是正常现象,就像“儿时的阿炳”不懂人间的炎凉与冷暖一样。“阿炳通过琴声究竟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再次欣赏后,无论音乐濡染情感,还是情感“优化”音律,学生确已能够从音律变化中初步地感悟到了阿炳埋藏已久的情感。在师生共同感悟与体会、总结与提炼后,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给人一种“如临其境”之感。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能力和素养。坚持以教材知识为主体,辅之以适量的课外资料,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良好之举。
三、课后拓展——延伸信息,消化并传动课外
在“大语文观”的理念下,教学并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而是需要在“前延后伸”中予以积极有效地拓展和补充。课文学习结束后,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全部完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应是学习新知的“又一个良好开端”。人常言“课外天地,无限精彩”,就是这一道理。比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结束后,激励并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名著《水浒传》,让他们切实感悟其中更多类型的“林冲”式人物;在教学《三打白骨精》后,通过“以赛促读”的方式,把小学生更好地引向《西游记》阅读中……把这些“节选删减版”课文“还原”到“原汁原味”之中,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经典、感悟经典。再如,在教学《牛郎织女》后,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孟姜女》等其它民间故事,从中体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朴素思想和智慧力量……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深广度,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在“习惯成自然”中不断地走进名家名篇,不断地接受知识传输和情感熏陶,不断地走向自我发展和人格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前、课中、课后”拓展性阅读活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这对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来说,绝对是一种“德善”之举。
施蒲玉,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小学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