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体验中有效开展小学阅读教学
2018-08-24杨述毓
柯灵说过:“笑是情感的舒展,泪是情感的净化。”无论“笑”还是“哭”,都是人对外来信息所发生反映的情感性体验。那么,这些“外来信息”是如何得来的呢?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方式获取的。这就启发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把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切实体现“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抓手,有效深化语文阅读情感体验。
“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而在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铺路之始。小学生不仅对于“情趣”教学有着难以摆脱的依赖性,而且对语言文字缺乏足够的感悟力。教师如果不在“寓教于乐、善教乐学”上多下工夫,那就难以把他们引向语文阅读的良性之路。以《妈妈的爱》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没有直接地进入揭题程序,而是首先展示一个“选择题”:“我最爱( )。A爸爸.B妈妈.C爷爷.D奶奶.E老师.F同学.”有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B妈妈”。接着,笔者以“为什么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妈妈呢?”此问一出,迅即产生了“投石激浪”的效应。有说妈妈这样的,有说妈妈那样的,许多事情与课文内容大同小异。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话题,他们在感同身受中兴致勃勃地探讨着,交流着,体悟着,由此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期待心理。正是在这如此深切的情感体验下,水到渠成地进入了阅读教学流程。
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有效深化语文阅读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课程体系中无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又在其中拥有不容忽视的“半壁江山”地位,它更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情感体验和不断积淀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本着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双剑合璧”的施教原则,坚持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引领他们不断地进行并深化情感体验。以《啄木鸟》《燕子妈妈笑了》等对话型课文为例,它们多是集知识性、思想性和情感性为一体,是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情感体验的良好素材。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引导小学生通过师生范读、录音范读、自主性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集体性朗读、多人小组互读等多元化途径和形式,引导他们在朗读训练中体会并把握其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和表情等,一方面努力在朗读中把握知识、体会乐趣,一方面不断深化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实践,有利于小学生从中较好地感悟各种动物的本领、语气和情感。
三、以提升质效为追求,有效深化语文阅读情感体验。
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深化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既要给足相应的阅读时间和自主阅读空间,又要注重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有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始终紧贴主题。以《植物的季节》教学为例。笔者引导小学生认真读一读描写春天的语段,指点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切实感悟“为什说春天是植树的季节?”这一问题。接着,让小学生带着“植树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一边思考一边朗读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形式进行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再后,引导小学生在“速读与默读”基础上,讨论“如果不植树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一问题,以此让他们更加深刻地领悟植树对社会发展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深化了小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又增强了他们“植树造林、爱护树木”的思想意识。这种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四、以自主实践为载体,有效深化语文阅读情感体验。
小学生具有“求新、求趣、求异、求动”的活泼心态,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和被認可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组织者、主导者和推动者,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引领小学生在丰富多元的自主阅读和情感实践中不断地走向深入、走向更远。比如,笔者每隔一段时间推荐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小学生自主阅读、相互讨论、交流共享;并且每两周举行一次以“读、背、讲、演”等为主的评比推进活动,评选出本期的“背诵大王”“故事大王”“朗读之星”“小小艺术表演家”等称号,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读”的活动效应。
综上所述,就小学语文课来说,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技巧、读写能力的有效载体,而且是促进他们审美体验和情感实践的良好平台。我们应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为之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杨述毓,甘肃民乐县三堡寄宿制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