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8-08-24徐中景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重难点高中语文微课

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微课新型教学模式也被逐渐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被明确定义为通过视频载体针对某一环节知识点展开教学的全过程,其与以往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而言存在着众多优势,无论是教学内容设计还是教学目标目标制定,有利于大大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也存在着众多不同之处,即为内容短小精悍,针对性极强,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开展思考探索等,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目的。同时微课教学模式还能将原有复杂性理论知识尽量以直观简便形式表达,能很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

一、高中语文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现状

基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高中院校都纷纷开始落实执行微课教学模式,但总体成效却是不尽人意,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高中教师对微课教学认识定位不够准确,仍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根本不了解微课存在特征及作用,仅仅是将其当做是一种任务执行,生硬开展微课视频播放授课模式,在视频播放后就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引导学生课后自己进行微课学习,这对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帮助不是十分明显。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高中语文课堂中微课利用率较低,大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使部分融入微课也是仅仅处于表面状态,教学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第二,因无法深入了解微课存在的内涵,导致教师不能灵活使用微课,高中语文教学成效也就得不到稳步提升;第三,微课使用受到课堂环境限制,无法得到创新形式应用;第四,高中语文教师思想理念没有得到改进转变,不能真正接受微课教学模式,进而也就无法保证微课教学设计合理性,促使微课教学模式无法发揮自身真正存在作用。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借助微课帮助学生有效梳理文本内容

从某种角度来说,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单是指按照教材课本内容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学习感悟。例如:教师在进行《雨巷》一课文章讲述时,文章核心便是“丁香”意象,但如果学生不能准确抓住该方面内容,自然也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伤感写作意图,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致阅读理解,在此基础上方可结合具体实践教学,便于学生能够掌握更深层次文本信息,培养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能够主动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最佳成效。又如:教师在进行《荷塘月色》文章教学时,基于内容角度来说,首段就是观荷缘由,向读者介绍了“颇不宁静”主要原因,而在第二段到第六段全是描述了由现实联系到古代,再由古代返回到现实的过程,重点描写了荷塘月色景色,继而第七段、第八段对景色中的人物展开了详细描写,充分表达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但却苦于无奈只能寄情于文字寄托自身对美好追求的愿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清晰明确文章结构,从而进一步突出微课存在优势,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朝向更好方向发展。

(二)通过微课准确突出语文教学重难点内容

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演进,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也是十分复杂多变,在这种状态下就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抓住教学重难点内容,为学生提供最为恰当教学安排。然而基于目前现状来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已经了解掌握了知识,教师可反复重复,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无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内容,往往在学生探讨交流没有得出明确结论后,教师也没有给予相应指导性意见,致使语文教学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微课新型教学模式的合理利用就尤为重要,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例如:教师在对《拿来主义》文章进行教学时,教学重点便是要让学生理解究竟什么是拿来主义?因而便可借助微课教学模式优势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鱼翅”“鸦片”及“烟枪”等,并为其配备相对应图片背景阐述,再加上视频课件的有效播放,对学生拿来主义的理解巩固有着极大帮助作用。同时在该节课堂中,学生还要借助微课深入明确作者写作意图,理解到作者先重点批判否认了“送去主义”,希望借此构建属于自己的论点,随后又借此重点阐述了“拿来主义”,最终做出总结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有利于促使学生语文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一开始逐渐应用各种新型手段,如微课教学模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内容展示,还能促使教学活动设计更加创新,便于学生对语文文本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理解认识,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徐中景,山东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重难点高中语文微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