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018-08-24魏汝春
魏汝春
为进一步推动淄博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笔者对全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几种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发展的建议。
1淄博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模式
1.1临淄区粮食生产“十统一”模式。临淄区着重从作业机械调度和机械作业费补贴方面人手,大力推行粮食生产“十统一”服务,服务面积36.38万亩,服务农户9.6万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产业化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一是对加入合作社,实施玉米统一作业服务的会员农户。区财政按照每亩30元的标准对机械作业费进行补贴。二是对实施小麦统一供种且统一播种的会员农户,经验收达标后,区财政再按照每亩1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三是对当年购置大型农机具、烘干仓储设备的规模以上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区财政按照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最高补贴20万元。
1.2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部分农机、粮食合作社依靠自身优势,为社员及周边农户、种粮大户等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一是签订规范的托管合同。合作社与服务对象签订统一规范的农业生产托管合同。明确托管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支付、分配方式等。二是统一服务内容。合作社统一购买良种、农药、肥料等农资。统一开展“耕、种、收、运、储、销、秸秆处理、植保”等系列化服务。同时,可根据农户需求实行菜单式服务。三是统一服务标准。合作社对每一个服务环节都制定了统一的服务标准,服务结束后与农户一起验收。验收合格后,与农户结算服务费用。四是加强指导培训。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指导社员农户科学安排生产。
1.3思远农业“六化三标準”服务模式。“六化”是指组织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职业化培训、信息化平台、品牌化运营;“三标准”是指农产品品质标准体系、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农业服务标准体系。一是加强组织化建设。山东思远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全国11个省市建有91个加盟分社,建成2000余个村级服务站,服务5万多社员农户。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合作社整理研发了设施蔬菜7F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实现了对设施蔬菜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提升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三是开展专业化服务。推行“7+12”标准服务工作法,即7天左右到社员生产现场服务指导一次,坚持12小时问题解决机制,实现社员无忧生产。四是强化职业化培训。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开展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累计举办培训班5816期,培训菜农24万人次。五是建好信息化平台。建立了思远农业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技术交流群等。用于企业宣传、教育培训以及技术服务、交流。六是做好品牌化运营。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形象、统一认证,通过品牌塑造,最终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价。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服务主体较少,普遍经营状况一般。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业务范围广、作业链长。需要大量的经营、服务主体提供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但从全市的情况看,从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主体数量较少,并且。大多数服务主体经营能力一般,作业面积不大。服务辐射能力不强。
2.2风险因素较多。防控能力不强。首先是自然风险,病虫害防治、灭草等作业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有可能需要增加作业数量,导致成本上升。其次是作业风险。大型农机作业、农药喷洒等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意外发生,但目前,保险公司不受理农业作业人员的意外保险,无法给服务组织减轻负担。第三是销售资金回笼慢。导致农业生产服务主体资金紧张,运转困难。
2.3配套不完善,制约其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环节作业服务,既有大型农机具,又有不同类型的生产资料等投入品,需要一定车间、仓库等配套设施,但目前用地难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其次,服务主体自身实力有限,缺少大型烘干设备和粮食仓储设施等。影响了服务的规模和效益。
3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发挥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引导扶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议程,按照《淄博市农业生产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7-2020年)》,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做好全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
3.2强化宣传,大力培育服务主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先进典型,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带来的好处和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企制宜、因社制宜”,积极开展不同环节的生产性服务。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3.3落实政策,促进全面发展。一是设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出台奖励措施。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二是鼓励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采取贷款贴息、税费优惠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主体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为其做大做强提供金融支持。三是围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发展新的保险品种,放开从业人员意外险等险种,为其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