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8-08-24唐桂兰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時,应当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激发小学生的乐于观察意识
小学生天性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对“情趣”有着难以摆脱的依赖性。如果对某一事物或某种现象有了兴趣,他们甚至会因此而产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感。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从“情趣”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攫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开展小学生的作文训练应从培养生活观察能力开始。比如,笔者布置一篇“动物”类描写作文,有些学生不以为然,写出来的作文却空空乏乏;有些学生既言之无物,又胡乱“嫁接”。为了激发观察情趣和意识,笔者启发如下:“如果把猫的胡须剪短了,结果会怎么样呢?”“人发热出汗,狗会出汗吗?它是如何散热的呢?”“燕子为什么连喂食的时候都要飞起来而不停留呢?”……如此等等,迅即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情趣意识。在历经一段时期的“观察”与多渠道信息搜寻后,他们纷纷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文。由此可见,情趣观察对于作文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开展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
在“学科能力与素养”理论指向下,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的作文教学训练,从中攫取“1+1>2”的双赢互促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基础教材出发,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有组织、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从而逐步引导他们在熟能生巧中学习具体方法,把握其中规律。以《少年闰土》教学为例。闰土是一个天真活泼、健康淳朴且生活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无论衣着穿戴、外貌特征还是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与文中的“我”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而这正是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所在。在对比教学中,笔者指导小学生跟随作者认真“观察”人物,学会如何能够抓住外貌特征和动作神态,努力“发现”并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个性”。然后,在认真观察班级某一位同学基础上,模仿文中笔法写一写“他(或她)”,并相互之间进行“辨认”与“纠偏”,以有效训练并培养小学生的读写互动能力和实际观察能力。
三、加强小学生的看图作文训练
众所周知,看图作文不仅是小学作文训练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培养小学生“观察与习作”互动能力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小学生的观察图像指导,尤其在观察切入、观察顺序、观察重点等基本方法上要给予训练和指导。对于看图作文(写话)来说,低年级学生要求较低,侧重于图像的表象层面;而到了中高年级,逐步强调在事物的特征表现、本质内涵及其引发的各种联想等方面进行引导与启发。比如,以“长城”为题开展高年级看图作文教学。笔者首先展示了“远景长城”和“近景长城”两幅不尽相同的画面,引导小学生从不同的“观察点”来观察这一历史伟大建筑的特点;接着,以“面对万里长城,你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产生了什么样的看法呢?”为题,引导小学生从表面观察引申到联想层面。然而在此基础上,让小学生以“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形式丰富认知、增强感悟;最后,让他们把所“看”所“想”落笔成文,收获了言之有物的效果。
四、培养小学生的日常观察习惯
就语文学科来说,无论“听、说、读、写”哪一个方面的教与学活动,都始终离不开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否则不然的话,就势必会因此而逐步陷入“无本无源、镜花水月”的枯竭颓势。与之相应的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语文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能为语文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作文教学同样也不例外。简单如“做饭”写作话题。首先要让小学生在家里认真观察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是如何做饭的,什么食材与什么食材相配,用了哪些佐料,什么时间入锅,如何把握火候,那一桌“色、香、味、形”俱全的午餐就这样形成了。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自己是如何实践与体验的,有了什么样的收获或感想,然后把这些都写下来并在“做饭说话会”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共享。多少年来,笔者就是通过“生活日记(周记)”“生活观察说话会”等途径和形式,积极有效地训练小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由此也培养了他们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综上所述,有观察才有思考,有观察才有积累,有观察才有习作。认真观察是成功作文的客观前提和物质条件。我们要善于把小学生的观察训练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赢得令人期待的效果。
唐桂兰,四川成都高新海螺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