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表达方式解析
2018-08-24徐玉宇
“抒情是表达方式的一种。”这好像不是个问题。现代写作理论把文章的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诗歌鉴赏理论认为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是诗歌几种常用的表达方式。书上是这么写的,老师是这么教的,学生是这么学的。抒情是表达方式的一种,一直以来大家都这样认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论文章,还是歌诗,写作者都是有一定的写作目的,都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从写作角度分析,寫作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通过一般的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编辑文字可以表达作者的写作目的,完成写作目的其实也就是抒发情感,只不过有的文字形式表达情感不够激烈,有的文字形式表达出的情感特别激烈。诗歌就是能够表达作者特别激烈情感的一种语言文字形式。从诗歌角度分析,不论什么样的语言形式都是用来抒发作者情感的。一篇文章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一首诗歌也是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因此,抒情就是抒发情感,它是融合于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之中的,不是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
诗歌的主要功能就是抒情,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来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就是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主要是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间接抒情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通过叙述、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借助人、事、物、景、理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常见的间接抒情方式有借人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借理抒情等。
直接抒情的诗句例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这是用叙述性的诗句直接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李白)直接抒发对朋友的赞美之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抒发蔑视权贵、不屈服于世俗的叛逆之情。(《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李白)虽然世道艰难,但是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气概。直接抒情的诗句多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借人抒情的诗句例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李白)诗人叙述吕尚垂钓碧溪上、伊尹乘舟梦日的典故,抒发自己对政治前途充满信心。“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其一)》王昌龄)汉因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名将,匈奴不敢来犯。议论性的诗句,诗人借此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借景抒情的诗句例举。“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诗人通过描写无边无际的枯叶纷纷飘落和滔滔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去,抒发青春已逝壮志难酬的感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苏轼)虽然已是“荷尽”“菊残”的萧条冷落之景,但也有“橙黄橘绿”的累累硕果。诗人借写秋冬之景,勉励朋友人虽到壮年,也是人生成熟,依然可以大有作为。写景、议论相结合抒发对友人的关爱之情。
借事抒情的诗句例举。“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听说朋友被贬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关爱和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李白)诗的前三句抒写越王勾践灭吴后的胜利与喜悦,最后一句抒写现今越王宫故城的荒凉,慨叹盛衰无常之感。
借物抒情的诗句例举。“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进而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也要在人世间留下“清白”的石灰,寄寓了作者赤胆忠心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洁身自好的坚贞操守。这两首诗前两句是描写,后两句属于议论,但是不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饱含了作者浓郁的情感。
借理抒情的诗句例举。“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此句虽然写景却也富含哲理,清幽的笛声何能响彻洛城?笛声散入春风,春风吹满洛城,乡愁也充满洛城,笛声勾起满洛城人的故园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事理简单,通俗易懂,登高才能望远,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诗人借此表达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夜月》张若虚)《春江花夜月》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素有“孤偏盖全唐”的美誉。这四句更是把情、景、理融为一体,意境优美深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的积极探究。说理性的诗句主要是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同样可以抒发出作者内心的情思。
不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都可以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说明的表达方式在诗歌鉴赏中很少被提及。其实诗歌中很多说明性的诗句被我们当作叙述、描写来赏析,这些说明性的语言在诗歌中与叙述、描写、议论等同样可以达到非常好地抒情效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简单的几个名词叠加组合构成几幅情境不同的画面,典型的说明性文字,意蕴深远的意象展现在读者眼前,抒发出一种凄美的情感。“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汉江临眺》王维)纯粹的地理方位说明,寥寥数语,汉江雄浑壮阔的气势近在眼前,写山水其实也是写诗人的胸襟和豪情。一般诗歌评论家认为这是白描,其实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说明,这样的诗句在古代诗歌中还有许多,白描(也可以说是说明)是诗歌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抒情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首诗歌很少运用单一的表达方式来抒情,往往是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李白的《蜀道难》是古乐府体裁,这首诗就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来抒发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
《蜀道难》中议论性的诗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开篇连用三个叹词,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惊叹之情;接着在 “危”“高”后各紧跟一个语气词,对“危”“高”加以强调,以此突出蜀道之艰险;诗人并没有就此歇息,再次运用一个夸张的比喻描写蜀道的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整首诗中出现了三次,诗人反复咏叹,每次出现诗人的情感就有一次升华。
《蜀道难》中说明性的诗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用数据来说明古蜀国建国的久远、交通闭塞时间之长。“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举例说明剑阁关隘的艰险,易守难攻。
《蜀道难》中叙述性的诗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叙述蜀道开辟的神话故事,抒发蜀道开辟的艰难。“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用夸张的语句描述蜀地的凶险。
《蜀道难》中描写性的诗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描写蜀道曲折盘桓。“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描写蜀道山高水险。
如果要找出《蜀道难》中抒情性的诗句,那么每一句都是抒情性的诗句,每一句诗都抒发出作者对蜀道艰难险阻的慨叹之情。现存资料表明,李白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蜀道难》纯粹是诗人想象创作出来的。诗人借送友人入蜀,展开想象的翅膀,抒发出对社会、对人生的慨叹之情。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里的“言”,有时是叙述性的,有时是描写性的,有时是议论性的,有时是说明性的,不论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是诗歌用来抒发情感的。
诗歌是诗人借助于语言文字来抒发内心情感,语言表达的形式是多样的,抒情是融合于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之中的,不是单独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徐玉宇,安徽滁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