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猜忌中国科技崛起太偏执
2018-08-24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22日文章,原题:美国对中国科技崛起的猜疑太过偏执几十年来,美国嘲笑中国是拙劣的模仿者,如今却担心中国快速崛起为科技强国,将中国视为对美国霸主地位的威胁。然而,美国对中国科技崛起的担心在很大程度上是毫无根据的。基本说来,中国与世界多数新兴经济体一样,仍在努力缩小与以美国为首的先进经济体的巨大科技差距。
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确实取得了更多进步。中国科技产业也比那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更快,并已取得全球规模。在消费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等领域,可以说中国如今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但对华鹰派如罗伯特·莱特希泽等指责称,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任何进步,都是该国明目张胆窃取美国科技的结果。鉴于近几十年来中国对科技的庞大投资,此类说法站不住脚。
中国已拿出巨大资源专门用于研发——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2015年为4090亿美元(占全球的21%)。2000至2010年,中国研发投入每年增加逾20%,2010至2015年,年增加近14%。而同期美国研发投入一直处于4%左右。
对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1/6的中国而言,这彰显一种切实和持久的国家决心。
同时,中国扩大并改善理工教育,拥有全球最多的理工毕业生人才。中国是首个年专利申请数破百万的国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称该纪录反映“不同凡响的”创新水平,中国占到全球专利申请总量近40%,比美日韩加起来还多。
中国还大大增加促进新兴科技商业化的风险投资。在中国,风投从2013年的约30亿美元猛增至2016年的340亿美元,所占全球比重从5%攀升至27%,是增幅最快的经济体。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庞大而生机勃勃,成功培育出除美国之外多于任何国家的科技独角兽。
美国批评者称,产业政策是中国科技崛起的原因。事实上,中国的主要科技巨擘,无一是国有或国家支持的。它们全都是聪明、敢冒风险的民营企业家创建并领导的,这点与硅谷同行一样。许多中国科技创业公司得到美国的风险投资。同时,中国科技企业和风投公司也对美国创业公司大力投资。遗憾的是,这种良性双向流动,如今却因华盛顿的对华日益猜疑而陷入困境。
尽管中国的创新和进步令人刮目相看,但若说中国科技已赶上美国,就言之过早了。沉闷的国企、陈旧的教育体制等因素,仍在抑制独立思想和创意,阻碍中国全面发挥创业潜力。美国依然是科技领域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头羊。担心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科技超级大国无疑是过虑了。不幸的是,这种害怕心理支配了保护主义的美政客和对华鹰派的头脑,加剧了两个最大经济体间的破坏性贸易战。▲
(作者弗雷德·胡,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