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和浩特市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策略探索

2018-08-24XIEPengTUOYa

住宅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规划设计设施

■ 谢 鹏 XIE Peng 托 亚 TUO Ya

2000年以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事业严重滞后于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大部分居住区都存在环境较差、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呼和浩特市先后涌现出了桥华世纪村、亚辰景院、恒大名都及中海凯旋门等新居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直接反应了居住区的建设水平,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又是居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居住区建设水平和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1]。

研究呼和浩特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今后呼和浩特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及居住区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并对呼和浩特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1 调查居住区概况

1.1 2000~2010年建设的居住区

(1)桥华世纪村-紫华园。呼和浩特市桥华世纪村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也是自治区建设规模最大的城市居住区。桥华世纪村分为南、北两个区,北区是紫华园,于2004年建成;南区由居华园、居华四季、桥华园、豪华园、和华园组成。桥华世纪村总占地面积532 000m2,其中紫华园占地面积85 000m2,有18栋多层住宅建筑,容积率为1,绿化覆盖率为43%。

(2)亚辰景院。亚辰景院居住区于2009年建成,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街与展西路交汇处。居住区占地面积28 616m2,绿化覆盖率35%,建筑面积81 000m2,容积率2.5,建筑类型为高层与中高层混合。

1.2 2010年后建设的居住区

(1)恒大名都。恒大名都居住区于2013年建成,位于兴安南路与南二环交会处。居住区占地面积约92 324.5m2,建筑类型为高层与中高层混合,建筑面积约216 866 m2,居住区内配以5 000 m2会所、2 000 m2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

(2)中海凯旋门。中海凯旋门居住区于2013年建成,位于赛罕区丰州路与滨河路交汇处。项目总占地面积74 500 m2,总建筑面积约210 000 m2,由12栋高层、中高层围合而成,沿滨河路设有3 500 m2的配套商业。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外业调查

选取样本小区,围绕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居住区中心小游园、道路系统和停车设施规划设计及公建配套设施等内容展开调查。调查过程中采用实地踏查、现场拍照、皮尺测量及速写等方式,记录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居住区中心小游园面积与规划设计内容、道路宽度与无障碍设计、停车设施规划设计、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公建配套设施规划设计与配建项目等内容。

2.2 内业分析

将所调查内容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全面分析呼和浩特市在2000年以后新建设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现状。

3 结果与分析

3.1 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

居住区规划结构主要考虑因素是人口规模、配套设施和行政管理,即按人口规模划分为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规划布局形式是居住区的空间形态,因手法的不同则有多种多样的布局形式[2]。

该次调查的几个居住区有小区级规模及组团级规模。如桥华世纪村居住区由紫华园、居华园、居华四季、桥华园等居住小区构成,其中紫华园居住小区将基地划分为几个居住组团地块,分别在每个组团配置相应的活动中心,几个组团共同的活动中心在小区中心布置,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片块式布局。恒大名都居住小区由几栋点式和板式高层住宅构成,并随地形自然围合,宅旁绿地小空间和中央景观组成一个整体,形成“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围合式布局(表1)。

3.2 居住区中心小游园

该次调查的居住区内绿地面积充足,绿地率均在30%以上,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3]。紫华园与亚辰景院的绿地布置形式为规则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如紫华园居住区小游园布置在小区南北景观轴线上,与主入口相对,主要设置有中心广场、景观柱、张拉膜等;亚辰景院的园林中使用了大量的水、花坛、孤植树、丛植树等自然元素,形成了景在园中,园景合一的优美景观,是以人、自然、文化、休闲和居住为一体的小区;恒大名都采用自然式布局,微地形设计;而中海凯旋门则采用法式园林的模式对称式设计,将入口景观大道与四大主题性花园巧妙链接(表2)。

据调查,紫华园居住户数为1 296户,居住人口数为4 536人,小游园面积约2 850 m2,每人平均小游园面积为0.6 m2;亚辰景院居住户数为568户,居住人口数为4 536人,小游园面积约4 105 m2,每人平均小游园面积为0.9 m2;恒大名都居住户数为1 354户,居住人口数为4 736人,小游园面积约11 968 m2,每人平均小游园面积为2.5 m2;中海凯旋门居住户数为1 188户,居住人口数4 158人,小游园面积约11 158 m2,每人平均小游园面积为2.6 m2。

表1 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形式分类表

表2 小游园布置规划表

3.3 道路系统与停车设施

3.3.1 道路系统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也是居住区的重要骨架构成。居住区的道路有车行道和人行道之分。调查的居住区道路系统均采用了人车分流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居住区内的安全性与功能性。居住区道路系统调查结果见表3。

3.3.2 停车设施

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采用地上分散设置停车位、沿主环布置停车位与地下汽车库的形式。桥华世纪村-紫华园居住户数为1 296户,共有741个停车位。亚辰景院居住户数为568户,共有666个停车位。恒大名都居住户数为1 354户,共有2 231个停车位。中海凯旋门居住户数为1 188 户,共有1 100个停车位。通过调查得出,在所调查的四个居住区中,只有桥华世纪村-紫花园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值距1:1相差较大,小区入口处经常拥堵且随意乱停车现象较严重(表4)。

3.4 公建配套设施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主要反映在配建的项目和面积指标两个方面。公建项目及其面积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居民在物质与文化生活方面的多层次需要,公建项目服务的人口规模,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自身经营管理的要求。因此,配建的项目和面积与其服务的人口规模相对应时,才有可能方便居民使用和发挥各项目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以每千居民所需的建筑和用地面积做控制指标,即千人指标[4-5]。

表3 道路系统规划表

表4 停车设施规划表

根据调查得出,紫华园人口规模为4 536人,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幼儿园用地面积950 m2,千人指标为211 m2/千人,距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中教育用地的控制规模700~2 400 m2/千人相差较大[6]。恒大名都人口规模为4 739人,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幼儿园用地面积2 000 m2,千人指标为422 m2/千人,距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中教育用地的控制规模仍有一定差距;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文化活动中心、居民运动场及社区服务与一体的居住区会所建筑用地面积5 200 m2,千人指标为1 097 m2/千人,基本符合其控制规模[6]。

4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呼和浩特市2000年以后新建的居住小区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较合理,居住区中心小游园规模合理,每人平均面积都达到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的0.4 m2以上;2010年以后新建的居住小区能达到每人2.5 m2左右。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方面,对无障碍交通设计考虑不足,几乎没有盲道设计。2010年以后新建的居住区在居住建筑单元入口设无障碍通道。停车设施规划设计方面,都为地下汽车库与地上停车位相结合,停车率除了桥华世纪村-紫花园外,其他均能满足停车需求。

表5 公建配套设施

公建配套设施规划设计方面,配建项目单一,基本围绕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居民运动场及社区服务于一体的居住区会所、综合食品店、居民停车场、变电室等配备设置。所调查的居住区中教育设施配建规模不足,并缺少医疗卫生、金融邮电、养老院、托老所等社区服务设施。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规划设计的角度优化设计方案,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应逐步探索如何在今后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融入本土元素,营造出独特景观特色与生态环境的居住区。

4.2 呼和浩特市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策略

4.2.1 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与时代接轨

近几年,随着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出现了与其他沿海城市一样的土地供应紧张的问题。高层居住区大规模进入呼和浩特市,导致城市居住区形态发生了变化,原来多沿用传统的多层、低层形式居住区规划设计思路已不可取。研究新的居住区形态可以应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城市意象理论、场所空间理论、景观三元论等理论,通过对理论的梳理得到相关的启示,为规划设计打下理论基础[7-8]。呼和浩特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随时代脚步,不断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

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居民对无障碍设计的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如在居住区公共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地段设置无障碍通行设施。无障碍交通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满足轮椅和盲人的出行要求,并按照其行为模式,对主要人行步道的宽度、纵坡、建筑物出入口的坡道等进行设计,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其次,居住区越来越需要完善公建配套设施,应按照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几大类进行分区、选址及规划设计[8]。

4.2.2 营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居住区

呼和浩特市城市环境中可以领略到到民族特色建筑、城市主题雕塑、主题文化公园等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展现了这座城市以蒙古族聚集的北方草原城市形象。但是从调查中发现,居住区环境缺乏地域性特色,居住区规划设计未充分结合场地承载的历史文脉精神。今后,呼和浩特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逐渐探索切实、合理可行的地域文化表现方法,创造出有特色、和谐的居住区环境[9-10]。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应在表现地域文化时剥离种种表象,把最核心的文化内涵用最实用的方法表现出来。最核心的文化主要从呼和浩特市人民的风土人情、蒙古族文化、蒙古族艺术、城市历史文脉中进行挖掘。同时,将蒙古族传统图案艺术应用于居住区建筑与小品设计中,形成和谐统一且具有独特韵味的居住区景观(图1)。当然,这种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设计是建立在能够被绝大多数人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脱离大众情趣的抽象作品。营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居住区应从多方面入手,建立居民对居住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图1)。

4.2.3 实现呼和浩特市居住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图1 城市景观中蒙古族图案的提取与应用

呼和浩特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降水量为蒸发量的1/5。呼和浩特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为缺水、风沙大、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度低。从实现呼和浩特市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居住区规划设计应从自身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呼和浩特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不应生硬照搬南方的形式,而忽视高层建筑与冬季主导风向的关系,建筑布局与冬季积雪、夏季通风的关系,建筑布局与日照的关系。由于呼和浩特市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风沙大,若在居住区中心游园中缺少遮挡的构建物,秋冬季节,这里将会成为居住区里没有人气的空间。如果呼和浩特市居住区里设计的池水过深,在秋冬季池水干涸后,水池就会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因此水池设计深度在10~20cm为宜,既可以活跃场所气氛,又能在冬季成为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11-12]。

基于呼和浩特市气候特征,在居住区绿地规划中选择耐寒耐旱的乡土树种,保证树种的生态适应性,或者搭建便于拆卸、造型美观的室外温室,能够使绿色植物既能在冬季抵御风寒,又能起到点缀居住区景观的作用。

5 结语

居住用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其规划设计应有明确的设计思路与定位。呼和浩特市虽为北方经济欠发达城市,但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城市特征。因此,努力探索适应地区特色的居住区发展道路将是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猜你喜欢

呼和浩特市规划设计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小学为例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诗书画印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呼和浩特市将对部分公办、民办高中进行整合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