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传的八大逆天发明,有的至今不知如何造出来的

2018-08-24

奥秘(创新大赛) 2018年6期
关键词:曾侯乙伞柄香炉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后传至世界,改变人类历史!

但是,中国古代还有八大发明,简直逆天了。

可惜,有的已经失传了,以致现代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被中香炉

现代物理学讲,要使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不倾斜翻倒,最佳方法是用支点悬挂。对于这点,其实,中国古人早就使用了,中国古代冬天取暖、熏香的一种器皿叫“被中香炉”,是铜制的里头放入火炭、在棉被中使用的一种容器。

但是,被中香炉奇特之处在于:不论怎么翻腾都不会漏出,还能保温取暖。

被中香炉又称“香熏球”、“卧褥香炉”、“熏球”。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同样,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

被中香炉采用的是现代机械的陀螺仪结构,这比达·芬奇的类似发明早一千年。

彩绘雁鱼铜灯

其实,中国古人也很讲环保,西汉时,有人设计了一种雁鱼铜灯,到今天也堪称“时髦”。

这种灯的两个灯罩可自由转动,不仅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还能防御来风。

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溶入水中,可以减少油烟污染,堪称是古代最“环保”的灯。彩绘雁鱼铜灯,1985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通高54厘米,长33厘米,宽1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象牙席

象牙席的制作工序非常复杂,其中,最难、最繁琐的工序在于将象牙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薄片,再将象牙片磨制出洁白光泽,再劈成丝。

据文献记载,象牙席制作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1723-1735年),是广东地方官员进献的朝廷贡品。但是,其具体制作方法早已失传。

据老技师介绍,这种制品只能在南方制作,因为北方气候比较干燥,象牙在劈削成片时容易断裂,更不可能编织成席。除此之外,当时,很可能配制出了一种特殊药水,用来浸泡象牙,以便使其软化,然后,再劈成薄片编织。

总之,象牙席工艺相当复杂,造价非常昂贵,所以,一直以俭朴自居的雍正皇帝曾下旨不要再做。象牙席现世仅存1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铜卡尺

青铜卡尺,是汉代王莽时期一种相当精密的测量工具,固定尺通长13.3厘米,固定卡爪长5.2厘米、宽0.9厘米、厚0.5厘米。

据说,19世纪英国数学家约尼尔·比尔发明了最早的卡尺。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汉,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卡尺,而且与今天人们使用的卡尺惊人地相似。现代游标卡尺主要由主尺、固定卡爪、游标架、活动卡爪、游标尺、千分螺丝、滑块等部分组成,而铜卡尺是由固定尺、固定卡爪、鱼形柄、导槽、导销、组合套、活动尺、活动卡爪、拉手等部分组成。

从组成的主要构件来看,铜卡尺的固定尺和活动尺,即是现代游标卡尺的主尺和副尺;铜卡尺的组合套、导槽和导销即是游标架。其主要差距在于:现代游标卡尺应用微分原理,通过对齐主尺和副尺的两条刻线,能精确地标出本尺所能测出的精密度,而铜卡尺只能借助指示线,靠目测估出长度单位“分”以下的数据。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科技的先进。青铜卡尺现收藏于江苏扬州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

铜车马

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210年间。

铜车马的“逆天”之处在于伞柄:伞柄中空,暗藏利器。柄底多机关,通过推拉组合,可以灵活控制伞柄在十字底座上滑动,从而使得伞盖可以根据太阳方向的不同而调整合适的倾斜方位。不固定的连接使得铜伞打开机括后能取出,以其尖端插入土中,又可为歇息于野外路边的主人遮阳避雨;在有刺客袭击时候,伞盖作盾,伞柄和内藏利刃都可自卫反击,可谓神作!

铜车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省荆州望山楚墓群中,剑上刻了八个字,“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此剑历时千载而不锈,且具备金属记忆功能,世人尊其为“百兵之祖”。

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

曾侯乙尊通高3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约9公斤;曾侯乙盘通高24厘米,口径57.6厘米,重约19.2公斤。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30公斤。

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

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很多学者认为曾侯乙尊盘繁复细密到极致,代表商周青铜文化巅峰。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象牙套球

此球球体从外到里,由大小数层空心球连续套成,外观看来只是一个球体。其中,每个球均能自由转动,且具有同一圆心。该球取自天然巨骨,不知是何怪兽。骨分内外五层,皆被打磨成球状。每球周身百孔,最里一只球为实心,颜色丹碧粲然,其外四球则洁白无缝。以金簪自孔中依次拨之,则内中四球圆转活动,日夜不歇,可谓精巧绝伦。

“象牙套球”又叫“鬼工球”,其工艺成品结构之复杂、工艺之精美、制作构思之巧妙远远称绝于其它工艺品种。

猜你喜欢

曾侯乙伞柄香炉
曾侯乙编钟:两千年前的乐队首席
曾侯乙的音乐之声
程家玉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勇闯通天塔第一层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三个香炉
方便雨伞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
防风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