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床睡,宝贝不害怕!
2018-08-23陈秋妤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成长节奏,什么时候跟孩子分床睡,困扰着许多新手父母,这绝对不是一个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尽管育儿不轻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我们不能擅自决定孩子什么时候跟爸爸妈妈分床睡,但我们可以在机会来临之前主动做些准备,帮助宝贝更快克服分床睡的恐慌。
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爱,以此对抗孩子的分床恐慌
育儿本身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是非题。同样的,分床睡,我们也不能将之等同于字面意义上的简单的分开睡。如果爸爸妈妈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大部分拒绝分床睡的宝贝,真正害怕的不是分开睡觉本身,而是害怕分开后自己是否依然能得到爸爸妈妈的爱与关注。
自馨宝3岁开始,我们就一直致力于完成孩子与大人分床睡,可惜一直未能如愿。馨宝总是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赖在我们床上睡觉——要么是害怕有怪兽,要么是想爸爸妈妈,要么干脆睡到半夜偷偷跑来我们床上睡觉……总之,在分床睡这条路上,我们屡战屡败。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试过和她一起布置房间,试过一起购买陪睡的布娃娃,试过在她的房间安装快捷小夜灯……然而无济于事。直到某一次聊天时,她才偷偷吐露心声:分床睡后,怕爸爸妈妈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她了!我们当下立即明确地告诉她:不管你在哪里睡觉,都依然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宝贝,就像即使我们批评你,我们依然深深爱着你一样。我们甚至鼓励她细细回想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有什么不同。此后,馨宝真的愿意开始尝试和我们分床睡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以前一样相处,甚至表现得比以前更关注她的一点一滴。
我想,在这次分床睡行动中,最幸运的莫过于我们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强制执行分床睡,而是不停地寻找适合孩子的办法,直到孩子愿意打心底地接受。我们没有强行把孩子推出门来达到目的,而是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爱与关注来帮助孩子度过这段适应分离的辛苦时光。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在分床睡这件事上,有的宝贝表现得勇敢一点,有的宝贝行事自信一点,有的反应迟钝一点,有的分离焦虑多一点,身为父母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予宝贝足够多的爱,多到他不再害怕,多到他能内化为自身的力量足以去对抗恐慌。
利用仪式感提高分床效率
仪式感就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特殊而有趣。应用到分床睡上面,培养仪式感就是帮助宝贝在心中种下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并表现为一套执行可行性高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动作设置。
比如,我们会在读完晚安故事之前,给她一个用力的拥抱,然后在她的手心里留下一个亲吻,告诉她:这个吻代表爸爸妈妈陪着你。当我们一起做完以上3件事,这就暗示着我们要开始愉快地入睡了。不得不说,这些看似简单的入睡仪式,它们能很好地宣告这一天的结束,能有效地帮助宝贝把自己提升到一个绝佳的适应状态。
與此同时,我们还把馨宝愿意并成功分床睡的那一天神圣地约定为我们家的宝贝分床日。那一天,我们订了蛋糕进行庆祝,并邀请她一起完成记录工作,我们写,她负责画,把这一件事记录到我们的家庭纪念册里!接着,在她完成分床睡的第三天、第七天、第三十天我们都开展了简单的庆祝活动。
事实证明,孩子之所以在分床睡上面表现反复,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具备独立睡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没有采取合适的方法,没有激发孩子的潜力!不信,你也试试和宝贝一起建立属于你们的独一无二的仪式感!
巧用各式工具巩固分床习惯
1.绘本故事
没有人天生是父母,我们也曾经是孩子,我们也不爱听人说教讲道理。既然如此,与其
给宝贝们讲道理,不如给宝贝们讲故事!好的绘本故事能给孩子力量!
在帮助宝贝分床睡这个主题上就有一些非常不错的绘本故事,例如获得英国皇家推荐育儿读物大奖、被英国国际阅读协会和英国童书组织共同推荐的《我不想一个人睡》;深受世界各地小朋友喜爱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的《睡不着觉的小兔子》;适合2岁以上儿童阅读的《第一次自己睡觉》等。
这些绘本故事都不约而同地透过可爱生动的图画与简单易懂的文字,讲述了小老虎派派、小兔子邦尼、樱子如何努力、勇敢尝试与妈妈分开,自己独立睡觉,让人觉得好笑有趣之余又感动振奋的故事。
爸爸妈妈可以有计划地把这个主题的绘本故事在睡前活动中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听,以此鼓舞宝贝、启发宝贝,给宝贝面对恐慌的力量,指引宝贝成长的方向。
2.家庭超市
家庭超市这个概念是从班级管理中的班级超市借鉴过来的。简而言之,家庭超市里有各式各样宝贝平时想要却要不到的玩具、零食、故事书、家庭活动、社交活动等等。
周一至周五期间,根据宝贝在分床睡这件事上的不同表现奖励其相应的积分,宝贝在周末可以凭借一周所得的积分在家庭超市里兑换相应的奖励。这样做能调动宝贝的积极性,把口头鼓励、表扬、奖励置换成实实在在的实物,能让宝贝切实感受到努力与自律能为自己创造幸福感与成就感。
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家庭超市里的奖励中应该提高非物质类的奖品的比重,比如带孩子外出旅行、参观博物馆、给孩子机会当家作主等等。
孩子的分床睡更应该像一种仪式,不应该是一种任务。育儿切忌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循序渐进、足够的爱与耐心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不妨在分被、分床、分房中根据宝贝的特质,提前做好我们能做好的准备,帮助宝贝克服分离恐慌!
作者介绍:
陈秋妤,亲子杂志撰稿人,女性菁英公益项目撰稿人。用文字记录女儿的成长,用陪伴倾听女儿的小内心。认为不是每位父母都天生就很能干,主张规则与平等育儿,积极探索新母亲的自我完善与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