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2018-08-23郝俊友
郝俊友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行积极探索,燃起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探索和总结出了能够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为解决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依据
数学这门学科,表面上是一些干枯的数字、抽象的概念,学习起来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尤其小学生年龄小,更多的是凭兴趣学习。每个学生的潜能就像取之不尽的宝藏,学生只有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起探究性思维、主动开发的潜能。
但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一提到数学就“头痛”,很多学生甚至讨厌数学。有些教师也不喜欢上数学课,课堂中多以强硬灌输和反复机械练习甚至伴着经常的训斥才能达到“学会”的目的,这会影响到学生一生对数学的热爱,因此,有必要进行此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教师要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语言激发、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游戏活动、动手操作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对数学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当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积极动脑思考,主動解决数学问题,喜爱探讨数学知识,善于发言。数学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了解数学知识就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在生活中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
3.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不仅应注重教学,还应当用鼓励、称赞的目光、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培养小学生浓厚的数学学科情感,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爱上数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数学课堂中,可以运用故事、谜语、古诗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种直观教具,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试一试,会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丰富多彩。还可以适时在每堂课中穿插一些数学小游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2.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有可能遇到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渡过难关,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尽量控制情绪,耐心引导。
3.做一名让学生尊敬、喜爱的老师,时常鼓励、称赞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使每位同学都爱上数学学科。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讲授数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爱学习的情感,
4.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愉快、积极地学习数学,成绩平稳提升,真正从内心爱上数学。老师的引导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形成文本,不断总结和撰写论文等,总结出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查阅有关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长方面的文献、资料,以作研究之用。
2.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的由实验教师之间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态、收集学生学习资料,对之做出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调制出最符合学生口味的学习大餐。
3.实验法:对构建数学学科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验。
4.记录法:对学习效果好,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的课堂教学案例,及时记录,以示典范。
5.经验总结法:每一阶段的研究,教师都要做好记录,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
1.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小学生数学学习生活化。
2.数学课堂趣味化。主要是指数学情境的主动创设,其设计能够丰富多彩、吸引学生。教师的语言应当幽默、富于童趣,这样学生就会喜爱老师,喜欢上数学课。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处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使数学教学防范丰富多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师紧紧围绕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让学生在操作中学、比较中学、演算中学、小组讨论中学、集体中学等多种学习途径方式,引导学生再创造活动,常用的活动方式有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猜一猜、做一做等,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促使其认识结构获得更新,得到重建。数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节奏来选择活动。
4.数学课堂人文化。主要是指热爱本学科、体会数学学科的价值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