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最火的微信群
2018-08-23别人的佩佩
别人的佩佩
很多人社交,基本都靠微信群,工作、讲八卦、订外卖在微信群,连找对象都在微信群。每一个微信群都是一个神秘或普通的组织,都有各自神秘但不普通的暗语。
家庭群
刚开始,大姨妈发姥姥看电视的照片,你会祝姥姥身体健康;大舅妈发姥姥吃鸡蛋的照片,你会夸姥姥牙口好。刚开始,你妈在群里发《吃货福音:肥猪肉入选世界十大营养食物》你会去辟辟谣;你舅舅发他们一家旅行的照片,你会说:好羡慕!
如今,他们都被你带着愧疚之心一一屏蔽了。
偶尔你点开,看到大姨媽发姥姥的照片,你回复;
看到妈妈发《夫妻结婚86年,长寿秘诀是吃肉喝酒》,你又发;
看到舅妈发旅行的照片,你发了。
有一天,表妹在群里发了一条语音,你看你妈发了,你也赶紧发了。
不一会儿,你妈小窗你:你表妹说啥了?你答:我也没听。
工作群
自从有了微信群,很多人的工作量就不幸地加大了。曾经只用上班的时候演一个努力的员工,如今,下班了还得加戏。
同事小张:原来咱们楼里到12点就没空调了呀。同事小李:对呀,上次我加班的时候也发现了!领导:早点回去休息吧,小张。 你:
后来,你跳槽了。离职当晚,你被拉进了一个离职员工群,比曾经工作群的人还要多。在这里,大家吐槽老公司老领导,炫耀新生活。同事小张:我新公司不用加班的!同事小李:哎,我还得加班,不过好在有加班费,还报销打车费。你:
过了3天,你发现你的老领导也进了这个离职群。
老同学群
这些群让你明白,毕业了就是毕业了。
毕业后,除了当年很铁的小团体能保持单纯的友谊,而其他的大群,都变得有那么点油腻。这些群的功能相对统一,就是互相吹捧,彼此利用。
“张老板,有机会照顾照顾我生意呀。”
“李总说笑啦。”
“蒋老师,还是像小学时那么优秀呀。”
群里常常会出现红包。刚开始,你会卖力地抢,后来发现,为了这几块钱,你要么得去帮忙发朋友圈,要么得花更多钱去逛微店。偶尔会有一些飞黄腾达的老同学,发的红包数量大数额大,给你钱也不求你办事,就是告诉你,他过得比你好。
求职群
很多微信群会跟着群员一起成长。比如我男朋友就有一个活跃了5年的群。
5年前,大家都是大三大四学生,忙着找工作。那会儿群名叫“求职群 ”。
3年前,群里的人大多混得不错,开始招人或是寻找创业的合作伙伴。于是,群改名为“挖墙脚群”。
今年,大家在恐慌被同龄人抛弃,纷纷开始买房。这个群又成了“买房团”。
这个群以后有望变成“父母团”“离婚事务所”“养老院”。
积德群
庙里有功德箱,微信上有积德群。
我妈一广东的朋友说,她们几个富太太在微信上供养了一个和尚。每天固定给他发红包,那个和尚会为她们念经,永葆年轻。
我:有用么?
妈:很难讲啊。她们确实很年轻,但说不好是应该感谢释迦牟尼还是玻尿酸。
红包群
高质量的红包群没有废话,就是实打实的钱。第一种是现金红包群,往往在春节前后出现,为国家拉动了GDP。群规是:群主发第一个100元红包,手气最佳者要发下一个100元红包。第二种是外卖红包群,群友把饿了么、美团、滴滴的红包一顿扔进来。第三种是公司开年会时建的红包群。年会时,老板在里面给大家发红包,大家又争先恐后地答谢社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群
我朋友立风前天把我拉进一个段子群,她说,这是她每晚唯一会爬楼的群。
群规:大家只能发好笑的东西和哈哈哈哈哈哈,不许聊天。发段子的人有一次解释梗的机会,不懂梗的人可以发“求解梗”。其余问题请私聊。
不许聊天是因为,有不少人会在空下来的时候把聊天记录刷完,闲聊很影响体验,所以会被踢出群。我进来了两天,这里真的只有段子和“哈哈哈哈哈哈”,深得我心。
外卖群
朋友有一个“我们都爱热干面”群。这个热干面摊就在同济大学的门口。
群里200多人,每人的名字都是自己的宿舍楼,如:铁岭5号、彰武7号。
大家在群里也没废话,就是点餐。
“一份热干面,一碗胡辣汤。”
“一份热干面,一碗甜豆花。”
“一份热干面,一碗咸豆花。”
群公告里明码标价,大家点完餐就往群里发个红包,老板会收取。几年了,大家都很守规矩,没出现过偷红包的现象。
(摘自ONE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