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父母”如何让父母之爱不缺席
2018-08-23陈若葵
陈若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城市生活压力增大,出于工作、生存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些年轻父母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周末父母”的行列。他们周一到周五忙于工作,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或把孩子送去全托,“工作日父母、保姆、老师带,周末自己养”,也只有在周末或节日,一家三口才能小聚。
“周末父母”可以专心自己的工作,可以享受二人世界,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隐忧。身为爸妈,该如何破解困局、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享受亲子时光,陪伴孩子成长?
“周末父母”群体不小
“女儿果果现在1岁3个月,从她半岁起,父母就从苏州过来帮忙照看孩子。2017年年底我跳槽到一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加班是常态。我早上出门女儿还没醒,晚上9点之后到家她已经睡了,偶尔回家早一点,自己却已累得筋疲力尽。我先生从事IT行业,经常出差。所以,虽然孩子和我们住在一起,但也只有周末和节假日能陪陪孩子,我们也算是‘周末父母吧。”苗珍珍表示,和自己类似的年轻父母在她身边比较普遍。
在北京某医院做护士的叶琛琛和先生原本打算当丁克,然而,迫于公公婆婆的压力,他们还是选择了怀孕生子。如今儿子鹏鹏已经4岁了,一直住在爷爷奶奶家,去年上幼儿园以后也由爷爷奶奶接送。“我隔三差五上夜班,根本不可能把儿子带在身边。公婆也实现了他们当初的诺言——全心全意照顾孩子,不让我们小两口分心。我们每周末把孩子接回家,有时带孩子出去玩。”叶琛琛说。
外企高管夏之岚34岁做了妈妈,当人们羡慕她体面的工作、不菲的薪水、美满的家庭时,难题也摆在了她的眼前:是做全职妈妈,还是重返职场?“最后,迫于生活压力以及每月高额的房贷,我只好委屈女儿了,把她送回天津父母家。”她说。
夏之岚讲述道:“我父母都65岁了,但他们表示,年轻人有事业心,老人应该支持,帮子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我特别感激他们。每个周末,我和先生都从北京赶回去探望女兒,总感觉周末两天过得特别快,对女儿有愧疚感,毕竟没有履行好做父母的责任。”
“周末父母”大部分透露出一种无奈,但也有少数小夫妻选择做“周末父母”,是因为“并没有做好要孩子的心理准备”,或“不想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他们或迫于长辈的压力,或在计划外做了父母,但仍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这种想法在一些“90后”年轻父母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根据中国老龄中心的调查,目前我国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孙女的老年人比例达66.47%。2岁半以前的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照顾的占总数的60%~70%,30%的儿童甚至是被放在祖父母家里抚养照顾。3岁以后,大部分儿童上幼儿园,祖父母直接抚养的比例才会下降。
孩子被“全托”有隐患
或许是习惯了两个人的生活,一些“周末父母”在陪孩子时也不够专注,经常看微信、打电话,或干些自己的事。年近六旬的刘女士介绍,儿子儿媳带孩子缺乏耐心,讲故事、做游戏,教孩子识字、识数、画画,孩子反应慢一点,他们就着急。对于孙子在兴趣班学习的轮滑,儿子儿媳更是没有兴趣带他到公园里好好滑一下。相比之下,儿媳妇有时还会带孙子去一些好玩的地方,所以,孩子跟爷爷奶奶最亲,其次是妈妈,对爸爸无所谓,因为爸爸几乎不陪他玩。
“周末父母”因为与孩子聚少离多,孩子缺少了与父母的肌肤接触、言语接触、情感接触,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而养育环境、养育人的变化也都会扰乱孩子的成长环境。夏之岚打算,明年女儿3岁半上幼儿园时把她接回来,“我父母也表示,如果需要,他们可以过来帮忙,让女儿和我们团聚”。
多数“周末父母”出于补偿心理,更多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女儿上小学二年级的某企业高管曹女士直言,“周末带孩子比跟老总汇报工作还紧张,我找不到她感兴趣的话题,我问一句她说一句,有时还沉默。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跟女儿相处,生怕‘伺候得不如意,回去女儿向老人告状,只能要什么给什么”。一些“周末父母”面对孩子时确实会遇到不少烦恼:孩子不听话,和父母对着干,叛逆、敏感等现象十分常见。
梅荷是一位资深的幼儿园老师,也是5岁孩子的妈妈。在她看来,孩子成长需要爸爸妈妈的持续关注,特别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希望得到父母的建议和支持,而家长一直陪伴孩子,有助于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孩子的动态是什么,以提供良好的指导。这些,“周末父母”不一定能够做到,有些事情孩子可能也不愿意和家长说。她认为,采取“周末父母”的形式来带孩子,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轻易选择。父母多为孩子的生活习惯与身心成长考虑,更有益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如何做到高质量陪伴
婴幼儿阶段是孩子的情感奠基阶段,也是父母和孩子关系最亲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父母的陪伴,会对孩子的情感发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信息时代,交流的渠道越来越方便了。即便是“周末父母”,每天晚上也要尽量安排半个小时的交流时间,通过电话视频和孩子聊聊天,分享他的心情、心事,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这样周末见面时也不会有疏远的感觉。
父母也可以把孩子喜欢的故事书进行录音,每晚睡前由老人放给孩子听,让他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也可以在孩子的床头摆放一家三口的照片,让孩子感觉父母就在身边,他们是爱自己的。
周末相聚,爸爸妈妈为孩子创设一个“玩”的环境,家长参与其中,跟着孩子的主意和方法一起开心地玩,一起交流和互动,给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温暖和安全感,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其逐渐学习表达情绪,并尝试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和能力选择和孩子一起交流的项目,例如,爸爸可以陪孩子玩游戏,妈妈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做手工等。
父母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些话题,以增进与孩子的沟通。但家长不能因为心存愧疚,不加以判断和选择就满足其所有要求,如此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讲师潘晓红认为,“周末父母”折射出了一个存在于职场人士身上的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便是认为自我发展比抚养孩子更为重要,这无疑彰显出了责任担当意识的严重缺失。其实,有智慧的职场父母总会在工作与孩子之间找到“平衡点”,采用“高质量”的育儿方式来缓解其中的矛盾。哪怕是每天半小时的视频亲子活动,也胜于5天空白期的周末教育。从小建立起温馨融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梅荷老师看来,任何事情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感情、教育也同理,父母只有通过一定量的时间陪伴,才能慢慢了解孩子,知道借助什么方式,将陪伴变得高质量。
(摘自中国女网2018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