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

2018-08-23张京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沙漠初中语文交流

张京兰

摘 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的讨论回答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相互模仿、带动、提高。学生在讨论中还会发生争论,不肯退让,这是正常的,是好现象。探究式学习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讓学生们变得更加的自信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式

一、接受式探究学习

在接受式探究学习中,信息由学生主动地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如从图书馆、互联网等)中直接收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所收集到的信息是现成的,一般只需略加整理即可。如在上完《一面》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探究性作业题――本文集中笔墨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头发根根“直竖”,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刻画了鲁迅顽强刚毅、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形象。“他”问“我”是否要买这本书后,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这里的“父亲的抚摩”,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质。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找出能表现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精神的事迹,并做成卡片,相互交流,同时将有自己特色的材料在“学习园地”张贴。这种作业是让学生从现有资源中主动收集现成信息,因此是接受式探究学习。

二、放眼全局,选取素材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向课外延伸。教师可根据课文抛出内涵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开辟渠道,最终产生自己的学习成果――课题作文。例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两篇小说题材相同,但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对主人公的态度以及主人公的性格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学生经过讨论比较后得出:前者主要采用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来刻画主人公,而后者则采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来刻画孔乙己。主人公的性格也有较多的差异,虽然他们都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都追求功名,但范进还表现出卑微、狡猾,甚至虚伪;孔乙己则是善良。两位作家对两个人物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批判和嘲讽;后者除了批判以外还有同情,即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如把多篇有内在关联的课文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寻觅写作方法、表现目的、选材构思等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获得意外的发现和深刻的记忆。在求同与求异中,他们往往会获得比割裂孤立的讲授更多的体验和更深刻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合作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的操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习主体之间互助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的形式,形成小组间相互竞赛、公平竞争的格局,增强了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师生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生感到的是轻松、自由,而不是压抑、紧张和自卑,顺理成章学生就会成为交流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如教学《向沙漠进军》这课时,已经认识了沙漠,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增强了环保意识,长大为治理沙漠做出贡献应该是同学们的共同愿望。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一次交流、自励的语文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忧患意识。A、分小组对有关沙漠的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家里的图书、图书馆或上网进行查阅;B、沙尘暴到来的日子进行实地观察,写出观察日记;C、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材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以增进对沙漠的了解;D、同学们做一次想象作文,幻想一下,如果我们积极地治理沙漠,将是什么样子?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又将是什么后果?这样的活动和探究可以使学生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立场和观念,并想方设法落实到行动中去。

四、善于创造,鼓励探究

探究的起始往往源于对一个或多个问题的不理解。实验证明,这种急于知道问题答案的欲望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作为老师,要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探究。一位老师在教学《祝福》一课时,巧妙地将主题集中为用传统的“四条绳索说”来分析归纳:政权——封建制度;族权——婆婆、大伯、堂伯;神权——柳妈、庙祝;夫权——祥林、贺老六。突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文章中的狼代表什么?怎么不像其他人物那样有对应的‘绳索?如果祥林嫂的儿子阿毛不被狼吃掉,她最后的遭遇也许不会那么惨。”这一意外的说法引发了大家对小说主题的再思考。“狼代表什么?”确实有价值。这不是教师在课前所能预料到的。老师及时抓住这一问题巧妙地诱导,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作者的思想。

变思为学”,一个“思”字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地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敢于挑战教师和教材,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意识和本领。

参考文献:

[1]明赐顺.漫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读写算,2010(22).

[2]王婷.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模式的研究[J].考试,2010(12).

猜你喜欢

沙漠初中语文交流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走进沙漠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