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
2018-08-23丁志君陈正雄汤明章
丁志君 陈正雄 汤明章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静脉泵注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单次推注方法,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 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方面,观察组为(6.8±0.3)分,明显要比对照组的(5.4±0.4)分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监测次数上,观察组为(6.5±0.8)次,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9±1.4)次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单次推注方法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与持续静脉泵注方法比较明显更优,能够降低血糖监测次数,改善预后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血糖控制工作中采纳及使用。
[关键词] 不同血糖控制方案;脑出血术;应激性高血糖;静脉单次推注;持续静脉泵注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2(b)-0036-02
脑出血是神经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畸形者是该疾病的多发群体。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疾病的常用方法,但近年来临床发现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方法治疗,在术后容易发生应激性高血糖,从而影响患者的整体手术疗效[1]。所以,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方案。该次一共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其目的是分析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入选的80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收治于该院,所有患者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且签署相关医疗确认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48~72岁,年龄均值为(56.3±1.2)岁;出血量为(9.1±1.3)mL,入ICU时血糖水平为(13.4±1.3)mmol/L。对照组40例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47~71岁,年龄均值为(56.4±1.3)岁;出血量为(9.2±1.4)mL,入ICU时血糖水平为(13.5±1.2)mmol/L。在一般资料上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的意义。
1.2 方法
该次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持续静脉泵注方法,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静脉单次推注方法,每2~4 h对患者的指尖血糖水平进行监测,然后结合血糖水平的具体值,对监测的频次进行合理确立,将胰岛素和葡萄糖输注的比重控制在1 U:83 g;30 U胰岛素添加生理盐水30 mL,配制出1 U/mL胰岛素溶液;持续2次血糖>12 mmol/L,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每2 h进行1次指尖血糖监测,将单次注射胰岛素溶液的剂量控制为4 mL,控制目标为8~10 mmol/L,当单次血糖<6 mmol/L的情况下,暂停应用胰岛素,1 h之后对患者的指尖血糖水平值进行复查;在单次血糖<4 mmol/L的情况下,给予50%的葡萄糖20 mL,行静脉推注,0.5 h后对患者的指尖血糖水平進行复查。
1.3 判定标准
(1)干预之后,持续2次血糖水平为8~10 mmol/L,设置为单次血糖达标;达标时间为首次血糖达标的时间。血糖达标定义为入ICU后24 h单次血糖达标在血糖监测次数比例>80%。
(2)两组比较的指标包括:①28 d生存率;②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数越高,表示预后效果越好[2];③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血糖监测次数以及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两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28 d生存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对比
在28 d生存率上,观察组为32例(80.00%),和对照组的31例(7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方面,观察组为(6.8±0.3)分,明显要比对照组的(5.4±0.4)分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血糖监测次数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在血糖达标率上,观察组为77.50%,和对照组的7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85,P>0.05);在达标时间上,观察组为(6.0±1.0)h,和对照组的(6.0±1.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监测次数上,观察组为(6.5±0.8)次,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9±1.4)次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00%,和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3,P>0.05)。
3 讨论
脑出血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症状,在全部脑卒中所占比重为20%~30%之间,急性期病死率可达到30%~40%之间;引发脑出血的因素较多,主要和脑血管病变存在关联系,也就是和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血管老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中,脑出血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以及嗜睡等。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控制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应激性高血糖症状,从而影响整体手术疗效,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所以,在临床中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需采取有效的血糖控制方案,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在该次研究过程中,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重点提到的血糖控制方案有两种,其一为持续静脉泵注方法,其二为静脉单次推注方法。相关研究表明,持续静脉泵注方法和静脉单次推注方法,在患者术后28 d生存率上均颇高,相比没有差异;该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神经功能预后改善效果方面,静脉单次推注则显著优于静脉泵注,这也和该次研究结果一致[4]。对于静脉单次推注来说,主要为静脉推注控制单个时间点血糖;持续静脉泵注则为把血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当中;两种血糖控制方法,均能够确保血糖達标率,并控制达标时间,新一步使血糖发生波动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5]。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两种血糖控制方案比较,静脉单次推注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一方面能够使单点血糖快速降低,另一方面则能够降低血糖监测次数;需重视的是,在快速降低单点血糖的情况下,基于理论角度分析,可能提高低血糖发生率和增大血糖的波动;所以,有必要加强人为控制,严格按照血糖控制方案开展血糖控制工作,从而使低血糖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6]。
该次研究,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静脉单次推注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持续静脉泵注方法,结果显示:一方面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方面,观察组为(6.8±0.3)分,明显要比对照组的(5.4±0.4)分高;另一方面,在血糖监测次数上,观察组为(6.5±0.8)次,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9±1.4)次更少。综上所述,静脉单次推注方法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与持续静脉泵注方法比较明显更优,能够降低血糖监测次数,改善预后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血糖控制工作中采纳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万娜萨,张伟.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1531-1533.
[2] 杨伟杰,李小悦,宋刚.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及血糖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 24(18):38-40.
[3] 何瑞玲,陈洁,曾晖,等.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 22(2):137-138.
[4] 尹小雨.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术后意识状态及预后关系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0):21-22.
[5] 王玉杰.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216.
[6] 郝永岗,陈都,王卫广,等.外伤性脑出血术后非手术区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10(6):477-479.
(收稿日期: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