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篇文章给平凡的他

2018-08-23成小晟

幸福·婚姻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妹妹母亲学校

成小晟

父亲今年61岁,虽然是老牌高中生,但最终未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沦落成一个最平凡不过的农村人。他既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在我的记忆里,找不到他有什么供我炫耀的事迹,甚至别人津津乐道的父子情深也平淡得看不出痕迹。所以,在我所写的每个家庭成员中,唯独他,我从未过多提及。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母两个的感情生活并不恩爱,有段时间,父亲流连牌桌,而母亲整日以泪洗面。上小学之前,父亲给我唯一美好的印象就是每天早上叫我起床,一边帮我穿衣服一边哼着革命歌曲。除此之外,就是父亲喝醉人事不省的样子或打牌回来与母亲之间无休止的争吵。说实在的,我那时从不喜欢父亲,甚至对他有些仇恨。

因为我出生时远房的叔伯和邻居家大多是女孩,所以我一度之间成了女孩堆里的贾宝玉,父亲为此伤透脑筋。不知是为了锻炼我的男孩气概还是想让我继承他的体育细胞,我很小的时候,只要碰到门前有路过的男孩子,他总会叫住别人让我上前与他们摔跤,而每次我都被摔得七零八落,而他也不管我疼不疼,又再把我拽起来推上去。为了逃避他野蛮粗野的训练方式,我一度逃到外婆家不敢回来。

我刚满6岁,他就把我送到了学校,由于个头小性子又胆怯,学校不收,他托人找关系让我跟着一帮大孩子先混着,按他的话说:“跟一年,不学东西就好,最重要是练胆子。”可我还是让他失望了,无意听到一个大孩子讲聊斋故事,每天晚上就非要紧紧抓着母亲的手才能入睡。有天晚上,母亲半夜去厕所,我醒来发现身边没人,嚎啕大哭,被惊醒的他一巴掌呼过来:“你还是个男人吗?没你妈在,你就活不了是吗?”为此,母亲又为我与他吵了一架。他看不起我的软弱和母亲对我的袒护,干脆就不管不顾了。

一年后,妹妹出生了。他抱着妹妹仔细看过说:“看这闺女生下来就不一样,一看就比儿子有出息。”也果然如他所言,妹妹表现出和我截然不同的天性,爱玩爱闹,很小就和一帮男孩玩耍在一起,简直就是个呼风唤雨的王。他喜不自胜,把妹妹高高举在头顶洋洋自得。基于此,我如果和妹妹发生争执,那个受伤害的一定是我。妹妹一告状,我就遭了秧。

可妹妹的出生并未给他带来好运,计划生育严格的那个时段,因为妹妹,家里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没收充了公。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境,他不再打牌了,整天想着如何重振家业。于是,他想到了做生意,不善言辞、出手大方的他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借了一笔钱后在外闯荡了半年不到,就身无分文灰溜溜地回来了。后来,他又想到了替人开车,可不幸的是,一次酒后驾驶,他差点命丧当场,工作丢了,他喝酒也开始减量了。

折腾了几年,他无一成功,神情多了忧郁,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在这期间,与他以前要好的同学一个个携家带口荣回故里,别人盛情相邀,一开始他也去叙叙旧,后来,跟不上别人的话,他慢慢也就不再去凑热闹了,只是看我和妹妹的眼神越来越严厉。

有段时间,他仿佛认命了,不再幻想着做生意挣大钱,也不再想着出去闯荡,眼神瞅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认真耕耘起来。可仅仅靠着微薄的田地根本无法开支一家人的生活,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改大方的本性。我和妹妹自不用说,上学的开销,我们要多少他就给多少,只要是用在正当学习的地方,他一个不字也不说就拿出钱来。对于乡亲之间的人情来往,他也从不会小气。母亲偶尔对他有些埋怨,但他有他的道理:“孩子上学,那是该花就要花,邻里乡亲的,谁没有个难处,多给一点,处得才好,这也是给孩子们以后铺路,谁能保证一辈子不遇上点什么难事呢?”他的人缘为此很好,但家里的困难也越来越多。

我上初二那年,爷爷生病住院,钱花了不少,可最终没能挽留着他。爷爷走后,父亲一夜之间有了白头发。我那时学习成绩也不好,特别是数学,我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时间一长,我就被教数学的班主任发配到班级最角落的位置。我不敢回家和他说,只是默默酝酿着自己计划——我要当兵。因为当时玩的很好的一个伙伴去当了兵,想逃离学校的我也心驰向往。他不知从哪打听到我的情况,我刚进家门,他就一脚揣了上来。我不为所动,最后还是在母亲的哭泣中我才又回到学校复读。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的苦肉计是他出的。

我开始努力学习,慢慢地也拿回了几张奖状,可他从没有表扬过我,只是说我还有再进步的空间,还可以做得再好一点,逐渐地,我也不再祈求从他那里得到一丝一毫的称赞。只是有一次,我作文比赛拿到了全市的第一名,因为获奖者有一次出去旅游交流的机会,他毫不吝啬地出了钱,又破天荒地为我准备了一套新衣服。那是一套小西服,虽然并不昂贵,但也是我人生的第一套西服。

我中考那年,家里实在抹不开锅了。无奈,他看到有人养兔子卖兔毛,也开始盖起了简单的兔舍。他买了一些养殖方面的书努力专研起来,后来家里发展到最多有近200只兔子的规模。这也是他迄今为止做得最为成功的一项事业,后来,他曾沾沾自喜地对我和妹妹说:“要不是那些兔子,哪有钱供你们一个个读完大学啊?”只是,他的养殖业最终没成气候,等兔毛的价格逐渐低落后,兔子也一只只变少了。他犹如尝到了养东西的兴趣,兔舍扒掉后,他又盖起了猪圈,虽然挣了一些辛苦钱,但两年后的一场瘟疫又打破了他创业的宏愿。

由于偏科,我高中没能上重点,只好去了一所偏远的农村高中。他坚持让我复读,我又一次与他起了争执。这次,他妥协了,给我背了铺盖送我去报到。很远的路程,他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带着我,一路上,他只给我说了一句话:“好好上,再不能有退学的想法。”一语成谶,高二时,迷上写作的我又起了退学的打算,他赶到学校拦住我,把我带到校园的小酒馆里谈心。他没有打我骂我,只是端起酒杯自顾自地喝起了酒,喝着喝着,竟流下了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的眼泪,比任何打骂都起作用,我又一次回到了学校。

不如期望,我终于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重点院校,从他的眼神里我還是看到了满足。录取书下达的那晚,他冲着上初中的妹妹说:“咱家本应该为你哥放一场电影的,他是咱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可我想再等等,等你也上了大学,咱一起演。”妹妹不置可否。

大学新生报到,他非要送我,长途跋涉到达学校,看着同寝室同学的爸爸母亲穿金戴银的样子,我竟然没勇气喊他。他不介意,只是忙碌着帮我铺床,最后在同学们诧异的眼神里,与我在窄小的床铺上睡了一夜。第二天,他就匆匆回去了,听说刚到家,就被别人拉着出去打工了。由于常年在家,他没有任何在外谋生的技术,最后只好在建筑工地干起了最简单的活儿——和灰拎砖。后来,为了挣更多的钱,他才又开始慢慢学会砌墙和粉刷,在建筑城市的工人里,他爬在高高的支架,一砖一瓦砌着我在学校的开销。每个月向家里要生活费,他总是不忘说一句:“在城市里,对同学和朋友都要大方点,别小气,小气交不到朋友,也会让人看不起。”

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挣到钱不说,我生了一场大病住院了。那是2003夏天,妹妹刚高考完毕,他嘱咐了妹妹几句就带着母亲寸步不离地陪着我。等妹妹的录取通知书下来,她的学费也被我的治疗花完了。看到家里的情况,妹妹坚持再复读一年考个更好的学校,这次,父亲没有听妹妹的话,他说:“人一辈子有太多的变化了,有机会就要抓住,考上了咱就要上,钱不是问题。”妹妹很担心他借不到钱,他也确实不习惯厚着脸皮去借钱,只不过是最终贷了款。妹妹上学的前一天,他宴请了很多人,并放了一场电影,在别人一阵阵的恭维下,他喝得酩酊大醉,脸上仿佛舒展了一朵菊花般回应说:“是的,我这辈子算没白活,看看前十村后十里,谁家能出两个大学生呢?”那神情,如一个得胜回朝的将军。

可显而易见的是,在我们那里的农村,大学生只是好听的名声,面子上赚了光,可实际上越发不值钱。他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了,可城市里的房价又一次把远在家乡的他心给揪了起来。他又要出外打工了,我和妹妹阻止,他好脾气地说:“我现在还年轻,除了农忙秋收闲着也没事,出外帮你们挣点钱,你们也可以早日买房啊!”说着说着,他又收拾起那个破烂的行李包来。只是,临近年关,无论外面工资如何翻倍要他留守,他都会提前赶回家。因为每年的那个时候,村里的老人们都会拿着红纸让他写春联。他那一手的好毛笔字,不知挂上过多少家家户户的门前。可他的這份骄傲,也逐渐销声匿迹,当别家都买现成的各式春联贴上新年的大门时,我家永远是他写的最简单的几行字。

除了写毛笔字,他不会别的,甚至我送他的手机他都玩不转。他不愿意把手机带在身上,觉得是累赘。年纪大了,他求知欲剧减,反而对母亲越来越好,年轻时爱争吵的两人和谐了不少,为此,不认识太多字的母亲也开始嘲笑他:“还是高中生呢,除了写毛笔字,短信不会发,想你们时,电话都是我帮着拨。”他也不示弱地说:“主要是你想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工作那么忙,没事打什么电话啊,如果有事,他们会主动打过来,接就可以了。”说虽这么说,但每次我和妹妹打电话,他总是说两句就没了话,剩下就全权交给了母亲。为此,妹妹抱怨父亲不想她,母亲偷偷说:“谁说不想,他不好意思打,都是我帮着打,你们的话他靠在话筒旁听得比谁都认真。”

中秋前夕,我往家打电话,他接的。我说要帮忙回家收玉米,他急忙阻止:“不用,不用,就那点活不用你帮!你平常工作忙,还是趁假期好好休息几天吧!”挂断电话,我突然很想写一篇文章送给他。

我平凡的父亲,他生在农村,长于农村,又慢慢老在农村;他骂过我,打过我,又那么不动声色地爱着我;他平凡如斯,也从来都不是我文章中的主角,而这一次,我却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只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老了,而我也正一步步了解了他。

猜你喜欢

妹妹母亲学校
我的妹妹不爱我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学校推介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