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2018-08-23狄青
狄青
移动互联网时代,见怪不怪,对有人而言,倘使吃饭不晒美食,旅游不晒美景,恩爱不晒照片,仿佛就食之无味、爱亦惘然。晒是为获取“羡慕”,而羡慕别人的人,也难说不在被他人所羡慕。
英国温德米尔湖区有一个孤独的牧羊人,他因为手机坏了,最近不得已换了一部能上网的新手机。他把每天放羊的所见所闻传上网,一下子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粉丝的羡慕,已经有十几位富二代打算用万贯家产与他互换生活。
一位知青作家被请去给90后大学生谈文学的同时顺带“忆苦思甜”,作家说他很羡慕当下的年轻人,没想到台下年轻的目光里蕴含的却满是羡慕与憧憬,仿佛作家所说的是像神话一般的岁月。有年轻人慨叹——一群少男少女,脱离父母和学校管教,去离家几千里之遥的广阔天地中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像神话又像什么?于是,昔日的艰困与粗粝,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解构成值得羡慕的往事。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1968年,这句话被一群叛逆的学生写在了巴黎大学的墙壁上,成为渴求改变的宣言;1975年,作家米兰·昆德拉又将这句话当作自己小说的题目,让这句话传播四海。虽然这句话在不同语境下被赋予了多重语义,但究其根本,它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生活在别处,也成为当今各大卫视的收视秘籍:爸爸带娃,明星下乡,老板当农民……更兼上山路险,下乡坡多,经费有限,餐馆坑爹,反正倒霉事儿都凑一堆儿了,这与当初某电视台搞的城里孩子与乡下孩子对换生活创意类似,却因为参与者皆为明星以及“星二代”因而更能博得大众眼球,其卖点无非就是要满足人们内心深处期冀换一种“活法”的愿望。看到平日里光鲜靓丽的明星,一个个被偏僻農村的生活搞得灰头土脸,不少人新奇之余还有同情。
住在小地方的人一般会羡慕大城市的繁华,而大城市的人又多半羡慕小地方的宁静。曾亲耳听过城里人与来自小地方的外乡人相互恭维——城里人说你们小地方雾霾少,噪音小,人们身体好!小地方的人则说你们的确雾霾比我们那里重,噪音比我们那边大,可你们这里大医院多,得了病好治呀!
矮屋陋室的墙壁上,张贴的多半是豪宅名车与美女的靓影,而豪宅的墙壁上往往挂着旧草帽。二者似乎都在寻找一种更能平衡自身的外化的东西,却又都无力抑或不愿做出真正的改变,尤其对富人而言,虽明白生也有涯,却总觉钱还没够,于是就说等赚到多少多少后再去采菊东篱下,只是到时候或许钱还在,人去了哪里就难说了。
如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必需品,原本皆属奢侈品。就像有人说房价有一部分是被丈母娘推高的,当初计划经济时城市人娶媳妇,流行“四十八条腿”、“七十二条腿”之说,就推动了家具业的兴盛。如今男家买房,女家陪车,搞得本非必需品的车,限行摇号也挡不住购买热情。
邻居老大姐,原先在一个不小的单位做领导。退休前就和我说很羡慕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姐妹,特想和她们一块儿跳舞唱歌。老大姐想跳广场舞,不光是为活动腿脚,而是几十年来在单位厌烦了论资排辈、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工作模式,渴望身心放松。终于等到退休,没想到跳舞也“论资排辈”,老大姐因是新去,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后来听说因为帮广场舞组织者的孙子去了个好幼儿园,就被封为管音响的,不光人被调整到第一排,还能决定是放《最炫民族风》还是《小苹果》。
《围城》第三章,苏文纨说法国人有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苏小姐说罢,还故意问一旁的方鸿渐“是不是”?方鸿渐说不知道。方鸿渐的确不知道,这话据说连法国人知道的也不多。最初是西罗马帝国时期因对某城堡的争夺而演化出来的一句话,形容婚姻可以,形容工作和生活也没问题,与“生活在别处”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