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死于“贫穷”
2018-08-23云梦之泽
云梦之泽
1927年6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自杀。自杀的原因有很多,但穷困肯定算一个。
王国维一生的起点不高:考中过秀才,但没有中过举。他只好去上海打工,帮人做抄抄写写的工作。因为有才华,他认识了当时正在主办某文学社的罗振玉,不但得到罗振玉的资助,后来双方还成了亲家。
而这也成了王国维一生的拐点。清朝灭亡后,王国维像罗振玉一样,成了遗老。本来以王国维的身份,和遗老根本沾不上边。毕竟做遗老是要本钱的:要么中过进士,要么做过几任官,要么家里很有钱,热衷维护纲常明教……但王国维一样也沾不上边。
而且在上海期间,王国维研究的一直是比较现代的康德哲学,还学外语。按说他的头脑完全是清醒的、近代的,但认识了罗振玉,进入了遗老圈后,他的思想完全变了,感觉自己是可以凭借当遗老来改换家世、光耀门楣的,于是铁了心要做遗老。
很多人慨叹,王国维如此头脑清晰的人为什么会做遗老?很简单,他进了遗老圈子,以他们为榜样,想变得有士大夫气、有钱、有地位,和他们平起平坐,成为簪缨世家。
这其实也怨不得王国维。对富贵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同样,对贵族的景仰也是人的天性。
1922年,真正沐浴过欧风美雨的胡适在接到废帝溥仪的电话时,都不由得诚惶诚恐。当然不是因为溥仪这个人多么牛,而是溥仪的身份震慑了胡适——虽然溥仪仅仅是个废帝,但他身后是高贵的爱新觉罗家族以及这个家族所书写的近三百年的中国历史。胡适的惶恐也并非因为他脑中没有肃清封建余毒,而是人在贵族面前不由自主的卑躬屈膝。
相比留洋博士胡適,出生于海宁(今属浙江嘉兴)乡下的穷小子王国维又能怎么样呢?
1923年,当王国维骤然得到溥仪赐予的“南书房行走”的官职时,心中激动不已。虽然这个五品官职有些虚幻,连官俸都没有,但身份上的荣耀让王国维很满足。尤其是两年后,王国维又接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聘请,成为国学导师,月薪400块大洋。此时,他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穷贱,不管是身份还是家境,都可以和自己的恩人兼姻亲罗振玉平起平坐了。可是现实很快将他的梦击得粉碎。
第二年,王国维的长子病逝,留下一个遗孀,也就是罗振玉的女儿。不管王国维当时的反应,罗振玉坚决把女儿接走,并将王国维寄来的长子遗产全部退回。为此,王国维产生了难以想象的激烈反应,乃至两人历经多年铸就的交情也从此割断。
为什么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应?因为王国维恍然发现,在他的姻亲眼里,他仍是穷贱之人。不管他现在是不是南书房行走.也不管他是不是名震天下的国学导师、月薪达到了400块大洋——跟一般人比,可能算很牛,可是跟罗振玉这样的遗老比,他发现自己的地位和经济状况依旧没有什么改善。而且罗振玉竟然接回了女儿,还不屑要王国维的钱,这不明摆着是看不起他吗?
地位不平等的两个人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更不可能平起平坐。这个发现大大震撼了王国维,摧毁了他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于是,内外交迫的王国维最终选择了跳水。
《礼记·檀弓》里,子路说:“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这是何等沉痛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