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2018-08-23鲁渤,王乾
鲁 渤 ,王 乾
(1.大连大学 国际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2.大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0 引言
随着国内物流行业的迅速兴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同时也对物流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2年国内各高校陆续开设了许多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还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对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而言,协同创新是一个需要极其重视的办学理念,它能够迅速聚集并合理配置创新需要的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革新,在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又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把协同创新理念与物流人才培育相结合,对协同创新与高校建设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促进高校的转型升级,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人才。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研究协同创新视角下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针对这些现象,以航运物流人才的培养为例,提出物流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分析探讨参与协同创新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出高校应积极同各主体开展协同创新,推动物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健康发展,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宽广的平台。
1 文献综述
协同创新的观点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彼得葛洛提出的,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Ketchen[1]等人认为创新协同注重通过技术、资源、技能等多方面交流合作,来保证组织的持续创新力,不断提高组织的创新水平。Nieto[2]等人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模式,发现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能够对创新的新颖性产生积极影响。Schiuma[3]通过对知识资本与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发现,协同创新机制应该由实现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部分所构成。Rodrã¬Guezpose[4]对挪威的企业合作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公司规模增大,员工受教育水平提高,企业的对外创新合作逐渐增多。
李忠云[5]认为高校协同创新指的是专业间、高校间以及高校师生和企业工作者间,为解决重大问题,发挥各自优势,在政府等相关部门支持下,共同合作,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进步的创新活动。宁滨[6]对大学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李祖超[7]看来,协同创新是不同主体为完成共同目的,彼此配合与合作,最大限度利用各自的优势,创造出1+1>2的效益。邵云飞[8]通过研究发现,协同创新系统的核心是知识增值,以实现科技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生产机构、企业和政府等整合形成的一种创新组织模式。孙瑜康[9]等人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校和研究机构虽然有着大量的知识创新,但其产业化程度较低。
可以看出,协同创新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得到了相关学者的重视,而且协同创新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结合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对航运物流人才进行协同创新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针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普遍性和多层次性的需求特点,分析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所表现出的不足之处,将航运物流人才的培育作为切入点,探索协同创新视角下如何更好地进行物流人才培养。
2 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高校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开始较晚,2000年北京物资学院设立的物流本科专业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个较为系统性的物流专业。进入21世纪后,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物流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物流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我国已有218所院校设立了针对物流行业的本科专业,到2008年我国已经设立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总计292个,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设立全日制物流工程专业硕士,截至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设立了全日制物流工程专业硕士,设置物流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到400多所,且招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比过去,尽管我国高校在培养优秀物流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具体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制约优秀物流人才培养效率的问题,如培养方案较为单一,培养课程缺乏特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以及实践平台尚未完善等。
图1 本科设立物流专业的高校分布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我国本科高校中,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要明显多于物流工程专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的盲目扩张,导致物流专业教育资源与条件严重不足,而物流工程专业又需要强力的技术和实验设备支持,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这也体现出我国物流专业缺乏系统工程类研究类课程的开设,暴露出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在学科体系构建、培养方案规划等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同时大量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立,导致高等教育同质化严重,造成高校所培育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脱离。
在师资力量方面,当前专业教师数量缺乏,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的理论知识同实践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如许多优秀高校出身的教师欠缺物流企业管理运行的实践经验,而高校所聘请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企业工作人员又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因此,在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等方面均有改善的必要。
此外,课程设置以传授物流理论为主,在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忽视了特色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物流学科注重实践的特征,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较缺乏,所以对于已经设立了物流专业的高校来说,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规划和课程设置的完善健全尤为重要。
3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航运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就是要求在物流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各有关方面在培养目标上形成一致,即高校同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深入结合,向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借力”,彼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来塑造优秀物流人才。了解企业需要何种类型的物流人才,相关政府部门依据当前企业需求形成合理政策,然后在相关政策指引下,高校合理规划培养目标。这样能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方向,解决单独依靠高校所存在的不足,改善缺乏特色人才的现象。本文将航运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作为切入点,根据实际构建以协同创新思想为核心,包含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航运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
当前的航运物流人才总体上具备多样性、专业性和国际性三种特点。其多样性体现在航运物流人才主要从事航运物流的相关产业,而其相关产业又是由多种业务所构成,整个航运物流的相关产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其各自产业类型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航运物流业所需要的人才多种多样,因此各高校根据航运物流市场的实际情况,培育特色型、多元化的航运物流人才,对于航运物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表1 航运物流产业链组成
航运物流人才的专业性体现在其工作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以船员为例,处于管理级的高级船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能够流利地使用外语,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外交能力。所以,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航运物流人才,不仅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专业资质。
很大一部分航运物流人才服务于国际航运企业,其工作具有国际性特点。在全球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逐渐明确的大趋势下,各国之间的商品往来和货物流动将越发频繁,对于航运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而与国内航运物流相比,从事国际航运物流的人员也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如表2所示),因此对于专业知识和必要技能的掌握精通,对于航运物流人才必不可少。
表2 国内外航运物流的区别
根据航运物流人才的特点,培养具有航运物流特色的优质人才,就需要高校在基础物流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加入航运物流的相关知识,迎合协同创新理念所要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协同高校外的其他社会成员一同完成航运物流人才的培养,从多角度、多层次完善人才的培养体系,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使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
综合协同创新各主体意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将航运物流人才设定为综合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其各自的具体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航运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3.2 航运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的社会物流总额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到2016年已达到229.7万亿元,但从图3可以看出,物流总额的增幅却缓中有降,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增幅仅有2.67%,与2014年相比降低了5.27%,到2016年又开始小幅度上升。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速度说明了我国物流行业正在加紧转型升级的步伐。
图3 2010-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幅度情况
此外,结合教育部物流教指委所发布的调查数据,从图4中可以看出,企业需要的一线物流管理人才占到了60%左右,而本科及以上层次培养的中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只有25%,我国企业对于物流系统规划的高级人才需求量只占到15%左右。
图4 物流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构成
根据社会物流行业和企业需求的总体趋势,结合航运物流人才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形成包含基础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训和综合素质培养三大模块的航运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3.2.1 基础理论教学
高校在经过专业调研、行业调研并与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协商后,形成以特色人才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的航运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一要突出航运特点,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与航运物流相关的课程,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二要注重塑造复合型物流人才,对其进行多元化的物流专业课程讲授。
形成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如表3所示,将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与航运物流专业方向充分结合,同时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创新的衔接。通过汇聚协同创新各方资源,着重优化专业教学模块,在专业方向与专业选修课模块中增添各国物流商务人文、航海法、航运物流专业英语、船舶构型与维修等课程。建立物流专业创新训练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在增强专业性、凸显航运特色的同时,结合企业需求,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
表3 航运物流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设置
3.2.2 实践能力培训
发挥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优势,有利于实现各主体资源的高度整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体系。航运物流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能力培训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又能够让学生掌握实用性技能,提高操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能力培训总体设置为四步,第一步为基础夯实,包括物流案例教学和物流模拟实验;第二步为课程拓展,包括认知实习和课程实践;第三步为专业衔接,包括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第四步为综合培训,包括毕业论文和毕业实践。通过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层层递进,构建一个一体化的全程实践体系。创新协同的相关主体参与实践能力培训的整个过程,通过提供特色案例,开放生产设备和实训场地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图5 航运物流人才实践能力培训
3.2.3 综合素质培养
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航运物流人才总体上应具备四方面素质,分别是道德、身心、职业和文化,要做好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光靠高校的课堂教学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协同创新主体的共同努力,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通过人才素质培养与课程设置的对接,可以为航运物流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还需在协同创新各主体的参与支持下,聘请校内外航运物流领域的著名学者、企业家和政府管理人员进行讲座,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前沿动态;通过竞赛和实习,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强化知识的吸收,实现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协同创新的重点在于使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为此需要改变过去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现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兼顾学生的能力开发,加强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 航运物流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参与主体的关系处理
通过以上航运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协同创新各个主体均需融入到人才培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即以协同创新为基础的航运物流人才培养需要各方实现全程协同,除了实现各主体资源的高度整合,还需要各协同创新主体间紧密协作,正确处理好彼此间的协同关系。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在整个过程中,借助主体之间的协同项目开发与研究,实现协同创新各参与方的利益,最终令物流人才的协同培养成为现实,从而达到提高航运物流人才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目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多维协同的过程,正如图6所展示。
图6 航运物流人才的多维协同培养模型
从物流人才培养的多维协同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协同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各主体间主要存在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和辅助协同五种关系。
校校协同,即通过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人才实行协同培养。在具体培养航运物流人才的过程中,高校位于主体地位,积极推动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化革新,通过调研其他高校,借鉴其他高校在教学目标、课程和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经验,形成适于本校的独特的航运物流人才培养方式,从而提高本校航运物流人才的社会适应力和核心竞争力。
校所协同,即高校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科研项目对人才进行协同培养。科研院所可以根据自身的性质给予高校更为先进科学的指导,对于学生学术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校所协同的进行也有助于借助科研院所丰富的科研经验,迅速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为科研院所提供了优秀的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术后备军。
校政协同,即高校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对物流人才进行协同创新培养。政府在协同的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为物流人才的协同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为各参与方的协同合作做出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同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校企协同,即高校利用企业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制定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企业掌握着本行业市场的第一手信息,也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了解本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既能对高校提供实践指导服务,又能对其人才培养进行监督评估。此外,高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航运物流人才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也降低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
辅助协同,即协同创新过程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指导任务,通过提供资金与实践场地等方式积极推动着协同创新的进行。
5 总结
协同创新的提出为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对于提升物流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元主体参与的航运物流人才协同培养不仅能够满足航运物流人才所需的理论基础,同时提供了物流行业的一线实践经验,这对提高航运物流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必须要有效利用协同创新环境所带来的的契机,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资源优势,从多元主体各个角度协调和推动物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健康发展,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宽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