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2018-08-23孙正规任静孙栋健
孙正规,任静,孙栋健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我国的风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的规划,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成为我国的五大电源之一。截至2017年底,我国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88亿千瓦,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大大超出预期。如何从众多主机厂家脱颖而出成为当前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应思考的问题。
1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现状
随着环境保护地位的逐渐凸显,发展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为趋势,减排不再是可再生能源企业的责任,而是全社会与能源相关企业共同的责任,风电迎来了下一个加速发展的通道。
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市场环境,都在为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最佳契机。从中长期来看,风电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风电行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我国风电装备技术能力近年来有了较大提高,大多风电装备已经国产化,但部分关键零部件还是与国外有差距。风机制造商缺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关键核心技术的改良升级仍需要依靠国外提供支撑。同时,由于风电设备制造业竞争激烈,一些风机制造商忽视技术进步、产品可靠性等内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低层次技术的同质化竞争严重。
(2)风电设备产能过剩,企业淘汰大势所趋。国内风电整体厂商鼎盛时期有近70家,超过全球其他风电设备厂商总和,技术重复引进、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缺失是第二、三梯队企业的通病,而国家对于风电设备行业进行调整,将更有利于行业的竞争秩序,可靠性和服务能力强的、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成为赢家。
(3)风电项目与电网建设不配套。风电的大规模开发与电网发展规划不协调、不配套已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瓶颈。风电场和电网送出通道的建设速度不匹配,电网建设跟不上风电场的发展进度,大量建成风电项目的发电量难以通过电网外送。
(4)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及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对风电机组的运行等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适合不同地形、气候环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以便将特殊环境对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从而确保风电机组能够在高海拔、台风、复杂山区、冰冻、高雷暴等特殊环境下保持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状态。
(5)受电网弃风影响,新增装机增幅有所下降。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更加激烈,国内需求增速趋于缓和,国内产品竞争力增强,风电制造商应积极谋求海外风电市场。
2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越来越依赖技术创新,强化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股新潮流。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原始创新模式、赶超创新模式、局部创新模式、市场创新模式、标准领先创新模式等,不论哪一种创新模式归根结底需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1)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和激励制度建设。为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技术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工作目标,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激励机制,包括绩效考核管理、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培训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研发项目管理、研发薪酬考核实施等方面,通过制度的实施,鼓励技术人员研究探索专业技术问题,提高理论与技术水平,不断进行技术创新。①通过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推行,对员工的业绩进行制度性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其改进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员工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定期考核,为管理者提供了与下属进行深度沟通的机会,有助于管理者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也有利于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②通过薪酬激励体系的实施,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努力的方向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通过贯彻清晰、公正、合理的薪酬激励原则,切实体现企业文化价值观。③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鼓励团队研究探索专业技术问题,提高理论与技术水平,进一步激发团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将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技术人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大的优势。企业应实施以人才开发策略为主线,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提出人才引进、开发、使用的新思路。通过优化干部队伍、专业技术队伍,使有限的技术管理人才得到合理的配置。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拔使用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事业心和创新进取精神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到领导岗位上,实现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在技术人员考核及奖励方面,实施绩效考评制度,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凝聚力。在现有的条件下,给科技人员创造一个较好的有事干、干成事的工作环境。
重视企业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参加国内高层次的人才招聘会及高校应届生见面会,及时接收企业需要的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建立产学研实践平台,为企业培养及引进人才创造了有力条件。
通过人才激励机制,保证了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高技术水平的研发队伍,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3)建立内外部合作机制。随着现有风电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新概念技术被提出来运用于风电机组研制,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提升企业整体的科技研发实力,借助外部专家及其团队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这些技术的运用将对风力发电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推广亮点,也将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制胜法宝。
通过技术合作研发,为企业降低制造成本、占领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撑,能够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同时对带动整个风电行业的技术水平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4)注重成果引进机制。国内其它高层次的科技研发团队,外部专家及其团队拥有大量高、新、尖的科技成果。通过深度合作,了解这些科技成果的具体内容,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选择并引进最合适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新产品的设计当中。这种方法能加快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通过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来增加产品附加值,为企业取得更好的市场业绩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理论科技成果也能够通过项目产业化,来验证其实际的使用效果,以便作出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
(5)加强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多方面、深层次的科研合作,能培养各自所需要的人才。当前国内外风电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培养的人才必须与国际接轨,这样不仅能在国内大展鸿图,而且能在国际上一争高下。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向高等院校学习先进的科研理论知识,可以培养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外向型人才,这些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相关领域内最先进的新型技术和研发方法,促使企业的科技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国内外领先水平。对于高等院校来说,科技研发合作项目的开展,使高校科研人员接触到了产业化过程,设计研发工作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加了实际操作经验。这些具有实际科研项目经验的高校复合型人才,将会是企业今后优先招聘的科技人才。
3 结语
风力发电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其产业化带动并提升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零部件制造业、设计咨询、检测认证及专业服务等,可以为当地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社会效益明显。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使企业与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以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