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家河》中感悟“大学问”
2018-08-23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康市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康市委书记 郭 青
作为一名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党员干部,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对《梁家河》的叙事感到很真切。研读此书对我而言,的确是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梁家河》真实记录了习近平知青时期的艰苦历程和脱胎换骨的成长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大学问”,是初心的学问。梁家河的七年,是青年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萌发的七年。
七年中,他深深植根于民。从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他与梁家河父老乡亲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正如他后来所回忆,“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青年习近平以汗水和智慧,赢得了梁家河群众的赞许,也从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中汲取了不竭的力量。从梁家河走进中南海,对于站稳人民立场,他从来没有松懈和动摇过。
七年中,他不断造福群众。只要是改善群众生活的事情,他敢于担当、干好干成,这在当时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的政治风险下,需要何等的魄力!无论是打坝修田增加粮食产量,还是建沼气池掀起能源革命,以及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等。群众想什么、基层是什么、实事办什么,他了如指掌、甘于付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无疑源于梁家河,梁家河是他读懂实际、读懂农村、读懂农民、读懂中国的重要起点。
七年中,他永葆赤子情怀。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身上衣服、口中粮食,只要是他有的,比别人好一点的,他都能倾囊相助。这种对群众的真挚情感,绵延到了离开梁家河的40多年。他三次回延安,四次给乡亲们回信,帮村里通电、修路、修桥,为患病的乡亲支付医疗费用。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前回到梁家河,依然能用熟悉的方言与乡亲们拉话,正如他自己所讲的“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从梁家河开始树立的人民观,到十九大报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的谆谆告诫,我们深刻理解了人民领袖诞生的历史逻辑和深受人民拥戴的源头活水。
扫二维码看更多内容
冯雪峰/摄//
梁家河“大学问”,是韧性的学问。梁家河的七年,是青年习近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终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的七年。
面对生活困难,他乐观以待。作为年龄最小的知青,插队在最艰苦的地方,待了很长的时间,他度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他从不诉苦和抱怨,乐观向上、以干克难,进而成为梁家河群众创造新生活的带头人。他讲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正是在梁家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锻造了青年习近平处变不惊、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
面对信念磨砺,他执著追求。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在那个年代就意味着所有的门都是关闭的。“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他8次申请入团,10次申请入党,最终以自己的苦干实干和群众的拥护,被批准入团、入党,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并被推荐上大学。支撑他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就是对真理和信念的孜孜以求,读《梁家河》就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加油”与“补钙”。
面对人生逆境,他读书修身。“白天劳动、晚上读书”是他七年岁月的常态,“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是他渴求知识的动力。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军事以及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滋养了他的精神世界。每当读到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发展大势和历史规律的讲话,看到他站在国际大舞台上挥洒自如的演说,就联想到这与他青年时代尤其是在梁家河打下的知识根基有关。
正因为梁家河有初心的学问、韧性的学问,以及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究的学问,习近平总书记从影响和感染了梁家河,到影响和感染了全中国、全世界,作为党的领袖、人民的领袖,这是人民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