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

2018-08-22刘路明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摘 要: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有很大改观,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和完善农村环境的治理,是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基于此,本文结合农村环境污染实际情况,分析造成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由于没有受到重视而遭到巨大的破坏,同时农村环境的污染又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和完善农村环境的治理,是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经之路。

1 农村垃圾污染情况

1.1 养殖业带来的污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肉蛋类需求逐年增加,从而带动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而养殖业在农村一般呈分散状态,量大类杂,各种畜禽的粪便排放未经过处理,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环境恶臭和地表水的严重污染。

1.2 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造成的污染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物资,造成过多的化肥流入地表破坏土壤结构和污染地下水,环境生态污染进一步加剧,直接威胁到水源、土壤、空气的质量及人的健康。

1.3 生活垃圾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致使农村使用不易降解的工业制品比较泛滥。但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差,而这些生产生活废物和生活污水却没有经过相应的处理,直接被排放于附近的农田和道路上,释放出各种有害气体,使空气和土地遭受严重污染。

1.4 秸秆燃烧导致大气污染

由于在饲料、还田及化工领域对秸秆的再利用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农村农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秸秆杂草无法处理,农民常偷偷燃烧秸秆,且燃烧时间较为集中,致使烟尘大量释放,农村大气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居民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1.5 工业污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乡镇政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招商引资。而这些发展中的乡镇企业却缺乏统筹规划,布局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污水和废气排放肆意。乡镇政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予制止,使这些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成为农村环境新的污染源。

2 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2.1 农村环保法律缺失

由于我国近年来才开始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多数都是分散在其他的法律文件之中,并且内容也只是概括性的,还没有专门针对性的规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在农村环保执法和整治环境问题的工作中难以操作,具有一定的困难。

2.2 环保意识淡薄

长期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使农民环保意识较差,对于国家违禁的药品仍然滥用,对于环境的破坏现象认为与己无关,只顾当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地方基层干部只追求经济上的发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使经济发展和环保关系脱节。一些乡镇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不能从源头与生产过程中严控污染源,对于已发生的污染事故存在侥幸心理,并对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督加以干扰。

3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3.1 控制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

在农村推广使用高效率、低毒量、少残留的化学农药、化肥和防治作物病虫害的高新技术,严控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制定相关使用标准体系,使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管得到保障。对于畜禽养殖业,形成集中规模化,提高畜禽粪便的处理技术,可以发展农村沼气,把畜禽粪便减量、无害、资源化,使其得到综合利用。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做好集镇生活污水的污染治理,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填埋,河道的清理,如清淤、清障、清水面漂浮物和控制水土流失。认真展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努力做到使饮用水源得到保护,固体废弃物、人畜粪便等污染得到综合治理。

3.2 推广农业生态工程,加快环保农业发展

结合农村自身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利用环保农业技术,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无公害的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保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农村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相关部门要加大开发研究环保农资用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使生态农业得到利益最大化。同时,政府、农业科研部门、农业环保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增进与农民的相互配合,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在维持农村生态和谐、保护农村环境上,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这是农业调整的方向,是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3.3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利用多种宣传形式,讓广大农民群众意识到农村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对农村中小学生从小灌输环保意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环保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营造环保氛围,引导群众从小事做起,文明生活,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改变牺牲农村环境、破坏农村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3.4 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在农村环保问题上,建立监督机制,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需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来对环保资金的流动进行监督,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保证资金切实用在农村环保工作上,使农村污染预防和治理得到保障。

3.5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

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对待具体的实际情况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对待制造环境污染的对象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使农村环境生态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农村环境的治理更加专业化和规模化,真正实现农村环境的生态保护。

4 结语

由于农村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使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因此,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研究,针对情况确定工作思路,并且不断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政府部门也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予以重视,切实有效地制止环境污染的蔓延,使农村环境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浅析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治理[J]. 刘冬梅,高明珠,王雪静.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

[2]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J]. 牛新章.河南农业.2014(05).

作者简介:刘路明,男,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4年6月,生态学专业,硕士,中级工程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现从事环境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