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教育培训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的建议

2018-08-22聂洪连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业务素质铁路岗位

聂洪连

摘 要: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教育培训存在问题、不利因素以及对今后教育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推进教育培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随着铁路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提出,铁路运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近几年,铁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运输单位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不断更新,尤其是全路大面积提速调图的实施、电气化动车组的开行,为铁路职工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如何提高职工素质,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深化安全风险管理.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创新和抓实培训管理,强化基础建设,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职教工作必须适应哈局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新要求,增强职工培训的实用性。而培训是铁路员工掌握岗位技能和融入企业文化的第一道门槛,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铁路企业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提高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质量。运输站段是职工培训的具体实施者,适时的对运输站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是提高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訓工作质量的必要手段。但在现阶段,我们的职工教育工作明显落后于铁路发展的需求,这其中有许多的因素,下面就将我段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不利因素简要总结如下:

一、当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学习主动性不强:

齐齐哈尔机务段:始建于1902年,2006年3月由昂昂溪机务段更名为齐齐哈尔机务段。段下辖15个车间、2个折返所、15个职能科室。15个车间李有8个异地车间。在岗职工5034人,其中40-50岁职工占全段总人数的50%以上,50-60岁职工大约占职工总数的30%左右,职工的年龄明显偏大,职工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工人的记忆力减退对培训的内容记不住,是目前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各异地车间只有一名专职教师,日常开展职工业务素质大培训和岗位练兵的培训工作主要依靠各工班长和兼职教师,也是造成培训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职工人员素质低:

铁路发展的历史因素造就了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全段职工主要是以接班子弟、84年合同工、复退军人、技校生为主,在车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文化素质偏低,学习积极性差;而且生产一线的老工人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业务培训,多数靠经验和习惯作业,不去学习部件维修的工艺、故障处理的原理、机车操纵的目的和办法,监控操作原因和办法等,致使检修人员、机车乘务员等均是依赖老底子来维修和操纵机车,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对付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在全段工中占有绝大多数。

(三)管理上重生产轻教育:

由于近几年在人员上只出不进,造成人员的预备率严重不足,尤其体现在机车乘务员上,而且由于日常生产任务非常繁重,全段忙于完成生产任务而对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对职工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有依赖性,主要依靠路局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上不能主动为职工业务素质提高开展有效的培训,只是在维持现状原地踏步。

(四)职工中缺乏竞争意识:

由于各工种人员均在紧张状态,再加上大环境的影响很久没有新生力量的加入,全段职工对岗位缺乏危机感,职工对工作岗位不够珍惜,混日子、混饭吃的人大量存在,职工岗位中缺乏竞争意识。致使职工对教育培训不重视,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五)专职教师力量严重不足:

齐机8个异地车间,只有8名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主要负责机车乘务员的培训,其他工种主要依靠兼职教师和工班长来进行覆盖培训。在日常培训上达到覆盖100%只依靠专职教师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分析目前对教育培训的不利因素:

(一)思想观念滞后。

一是忧患意识差。职工的“铁饭碗”思想严重,对铁路面临的挑战与冲击的严峻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危机感。二是竞争意识淡薄。随着铁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机构改革改组的进一步实施,竞聘将成为企业业内人的主要方式。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对岗位的撤并及人员调整,束手无策。三是学习观念落后。知识经济的到来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与现在机务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技术,需要全面加强综合素质培训。铁路职工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远远落后与现代企业的终生学习观念。

(二)业务素质薄弱。

一是理论基础不实。铁路,特别是机务部门多为技术工种,岗位技术性相对较高。部分职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规章的学习教条、孤立,无法达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完全凭经验干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心中没底,不敢处理;根本不会,无从下手或没有头绪,程序错乱。甚至日常的基本作业技能也不过硬,与岗位技能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发展潜力不足。职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现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

(三)缺乏现代科学知识。

随着铁路改革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我们所掌握的技术业务知识明显落后,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及整备的要求。部分职工认为我们地处偏远,那些新东西离我们很远与自己无关,致使对新知识不学习不掌握。可事实证明随着和谐机车、电力机车在我段的运用,这些遥不可及的设备已经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得以应用,我们再依靠老底子、不积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设备就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四)职工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虽然职教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职工素质也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职教工作并没有因职工素质在企业中的核心而受到应有的重视。职工教育仍然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可以不要的“软任务”。致使职教工作时紧时松,缺乏长期有效的实施策略,特别是在财力物力投资、制度落实、远期规划等方面距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要求和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五)职工文化基础差、起点低。

职工的文化水平是业务技能全面提高的基础。部分职工是接班子弟、84年合同工、复退军人、技校毕业生,他们对铁路运输专业的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理论根基不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还有部分职工虽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近几年科技发展及设备更新的加快,他们的专业知识日趋老化,而理论基础的先天薄弱恰恰是他们进行知识拓展和更新的最大障礙。

三、对教育培训提出建议:

(一)开展集中式培训:

针对职工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建议开展集中式的脱产培训或轮训。机务部分工种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若要持续提高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就要不间断的进行脱产培训或轮训,比如10个工作日或等级司机培训等,以便加深职工对现用知识的掌握和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这都是对职工业务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

(二)增强竞争意识:

针对职工对教育培训不重视的现状,每年按照教育培训考核排序的办法,采取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以增加同岗位职工的竞争意识,促进职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补充新人推进培训落实:

企业要永葆活力就必须不断的进行新老交替和人员淘汰,只有人员充足才能合理的进行脱产培训或轮训,岗位才能存在竞争,从而促使职工主动学认真学。而新生力量的加入在不同程度上也会推动教育培训在职工队伍中得到更好的落实。

(四)岗前培训及新职培训:

建议建立岗前培训和新职培训实训基地,采取基地集中培训的方式,以非正常行车和实际操作为主要的练习内容,以提高新职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拿机车乘务员新职人员而言,目前我们的培训方式主要以师带徒为主,由于练习中非正常行车发生的机率较低,所以练习人员对实际运用中的非正常行车内容完全不掌握,只是理论上有一些了解。如果基地培训可以让新职人员对这些非正常行车都能够实际操作一遍,那么新职人员的培训质量将大大提高。

有效的职工教育培训,不仅能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而且还能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不论是多么优秀的员工,企业都有进行培训的任务。培训不仅是岗前培训,重点应是在岗培训。这不仅能提高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技能和知识,而且也是对员工潜能的进一步开拓。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构建和谐铁路的的基本条件,根本途径就是提高职工素质。只有职工素质得到了提高,才有可能向更高的安全目标推进。

猜你喜欢

业务素质铁路岗位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探究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业务素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