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2018-08-22陈邵锋
陈邵锋
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显著进步,新媒体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而新媒体的运用不仅对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其所具备的优势也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便利,有助于思政教育的有序开展。但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发展过程也面临着一定着问题,基于此,本文在阐述新媒体定义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突显,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扩宽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加速发展。而且,新媒体的运用还涉及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群体作为科技的领导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开自主学习,而思政教育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手段的改进,利用多媒体来展开高效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改变以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进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新媒体的定义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下,现阶段,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也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新媒体,即与传统媒体相对的一个新兴概念,它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依托,通过网络的途径来为大众提供服务和信息的媒介。新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主要的优势即便利性强、互动性高以及包容性大。新媒体的便利性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可以被不同地区的人利用,没有地域方面限制,可以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共享。其互动性即不论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信息的接受者都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交流中,以此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而其最为重要的包容性即新媒体可以包含各种不同形式以及不同来源的信息,信息内容包含了不同时间乃至不同空间的资源,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信息资源的需求。而其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的应用不仅更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以教師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思政教育课堂中所涉及的新媒体设备越来越多,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撑。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教育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探索并予以解决。
1、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高校教育中,思政教育并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在教学的课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以此才能够满足思政教育的要求。但在现今的课程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在采取教学方式上仍然是采取和专业课相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授中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很难融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缺少对学生主体性的考虑,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只是被教授者,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达不到思政教育塑造人格和培养道德品质的目的。同时,还会致使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散失兴趣,最终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不仅会对学生自身的综合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教学发展。
2、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家长在学生教育方面所关注的重点即学习成绩,而学校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过度强调知识理论学习,教师照搬教材知识,通过成绩来衡量学生能力,学生通过知识记忆来获得好成绩而忽略了真正的教学内容。在思政教育方面,很多高校在教授过程中也是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学习的重点主要是课本知识,没有实际案例的分析,最终考试也仅仅只是以笔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思政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将思政工作变成对理论知识的累计,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背书与习题训练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且严重背离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目标,对学生思政教育作用微乎其微,并不能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积极转变观念
针对高校思政教育方面所面对的问题,高校领导者必须加强重视。首先,树立正确对待新媒体的意识,在合理分析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信息时代下,要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与质量,高校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提高对网络设备的认识与运用。高校领导者要加大对网络设备的引用,增加资金支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载体和工具,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教育工作者接触网络,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同时,加大对新媒体的宣传,促进高校教育者转变教学观念,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引用新媒体技术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面对新媒体环境,相应的教学单位在转变的思想观念的同时还要加大实践,在思政教育中引用新的技术方法,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以此来适应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来改变教学手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设备来展开自主学习与深入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来扩宽学生的学习思路,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特点来设计教育内容,可以加入一些丰富的知识问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新媒体更好的服务于思政教育工作。除此之外,高校也要加大对校园新媒体设施和网络的建设,积极进行校园建设,在建立以新媒体文化为主导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基础上,利用各种网络交流工具设计思政教育软件,让学生的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思政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3、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在展开以新媒体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还要注意通过合理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面对新媒体大量的信息,由于学生缺乏自我选择与自我判断的能力会导致学生陷入网络困境中。针对这个问题,相应的教育单位要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高校辅导员要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开展有关热点问题以及利益问题的相关活动,开展辩论赛等活动来积极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加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保证高校学生在不断学习思政知识的过程中吸取先进精神文化,提高媒介素养,通过正确的信息来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培阳.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1):33-35.
[2]郝英志.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