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

2018-08-22林琼宇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体系

林琼宇

摘 要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课程的建构是對国家课程的充分利用和有效补充,它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拓展性等特征,是学校特色和文化的具体体现。实践探究普通高中多样化课程体系的设计、管理与实施,对学校的发展以及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 多样化课程;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185-02

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学校,不论是学生的发展,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都与课程紧密相关,课程直观地勾画了学校教育的“蓝图”。而特色课程体系的建构是对国家课程的充分利用和有效补充,它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拓展性等特征,是学校特色和文化的具体体现。从宏观上看,它既可以推进教育民主化、多样化的发展进程,也可以推进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还可以促进高中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从微观上看,它在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的同时,可以带动教师的专业进步,从而形成学校蓬勃发展的态势。

自2016年《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结合本校“责行天下——火凤凰计划”高中特色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有了一些收获和反思。

一、明确课程定位,抓住核心目标

高中多样化课程设计是改变这种现象的出路。我们在高中多样化课程设计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力求我校在夯实文化基础、统一思想和价值共识的同时,站在学生的终生教育和全面发展考虑,明确了特色课程的理念是“以责立人,追求卓越”;确定师生的核心素养是“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修订了课程目标,即“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责任能力、落实责任行为”,使之符合行为培养的规律,与课程的三大模块相符相承,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完善课程体系,规范课程管理

在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在坚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传统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程标准的“弹性”上下功夫,对国家课程、特色项目和活动(责任教育、机器人、球类、科技节、艺术节等),不断进行整合、生成和发展,完善了“责行天下——火凤凰计划”特色课程体系。本课程体系设置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在把教育价值落实到每一个生命个体。旨在根据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点,挖掘和提升:基础潜能、发展潜能、优势潜能。实行普修与专修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充实了课程内容,凸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内涵丰富、注重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与舞台。

具体课程体系设计如下:

课程名称:“责行天下——火凤凰计划“特色课程”

课程理念:以责立人 追求卓越

课程目标:提高责任意识、锻炼责任能力、落实责任行为

课程模块:知理明责、强技尽责、践行履责

三大系列:责任七理、责任十技、责任五行

责任七理:责行天下、好人文化、启悟讲坛、责任班会、珍视传统、志愿者、领袖气质

责任十技:生存与康体、安全与救护、心理调适、语言表达、社交礼仪、艺术鉴赏、悦读与书写、创新思维与能力、领导与执行、项目策划与推广

责任五行:火凤凰行动、“四节一礼”活动、凤凰社联、志愿者服务行动、团队建设与管理实战

同时,为了保证课程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课程管理必须规范到位:

(一)成立特色课程管理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和科研处为执行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形成了完善的特色课程建设的管理网络。制定了《“责行天下——火凤凰计划”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和《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特色课程大纲》,明确了特色课程建设的理念、目标、功能、内容、教材、教案、实施、评价和学分管理,为特色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依据。还出台了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活动组织、研究资料收集以及研究经费使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特色课程顺利实施。

(二)成立特色课程研发小组。多样化课程没有现成的模板和经验,需要自主开发和设计,为了让课程建设有效实施,管理小组认真研究,选拔聘任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专长的骨干教师,组成特色课程教研组,担当特色课程内容研发的设计师和活动策划的导演。每周周一进行教研活动,并建立了特色课程教研QQ群,负责组织教材的开发、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师、策划实践活动等,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起到了规范、促进的作用。

(三)按计划进行课程实施。为了保证课程落地实施,全方位培养学生素养,高一高二高三有普修向专修逐步加大课时量,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高一开设普修课,普修课时共82节/学期,其中理论拓展36节/学期,实践活动34节/学期,专业技能12节/学期。

高二开设普修+专修,普修课时共84节/学期,其中理论拓展14节/学期,实践活动56节/学期,专业技能14节/学期;专修课时共160节/学期。

高三开设普修+专修,普修课时共6节/学期,实践活动4节/学期,专业技能2节/学期;专修课时共176节/学期。

按照以上安排实施,在实践研究探索中,我们惊喜发现,学生“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精神得到了渗透,学生的责任意识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逐渐显现。

三、打造实践课程精品,彰显多样课程特色

没有行动的任何教育都是空谈。因此,在结合“责行天下——火凤凰计划”特色课程的多样化课程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师生的行动落实,即“践行履责”模块。着力打造了两大品牌实践课,一是志愿服务行动,二是火凤凰行动,深受师生欢迎,也颇有影响力。

(一)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我校与烈士陵园、兴华街家庭服务中心、广州市聋人学校等单位合作,建立了“责行天下”特色课程实践基地。例如:我们与兴华街家庭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志愿于心,服务于行”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九九重阳,久久祝福——看望老红军老专家活动”、“我志愿,我快乐——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关爱长者,你我同行——看望社区空巢老人活动”、“承担责任、传递温暖——我们的节日春节之关爱老人、守望邻里活动”、“关爱盲童,践行履责活动”等。把这些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丰富学生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开展“火凤凰行动”活动。以“我的梦想我负责”为主题,组织高一年级学生、教师以及部分家长志愿者开展从火炉山到凤凰山(火凤线)的拉练活动。这一活动旨在起始年级,引导学生树立梦想,为梦想负责。为了组织好这一活动,我们对整个过程做了详尽安排,活动前,举行盛大的活动发布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户外生存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制作详尽的《出师表》,从活动意义到线路等,从地理、生物知识到登山徒步知识,都有涉猎,体现了活动课的知识效应,活动中,统一指挥,集体行动,团结协作,充分激发了青春的正能量,在终点会师时庄重宣誓,让誓言在每个人心中回荡;活动后举行温馨的分享会,同学、老师和家长一起分享参与活动的感悟。

(三)建立实践基地,开拓学生视野。建立社区实践基地,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建立香港、英国等姊妹学校的交流与互访,让学生走进国际名校,培养国际视野。

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之间的互补,学生在校外实践锻炼中增长了见识、磨砺了品质、实践着责任。

四、凝练学校文化,引领师生发展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在我校的有效开展,是在结合时代和学生的需要,对学校文化的进一步凝练。在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丰富了课程的开发理念、提升了课程开发的能力、扩展了人才培养的模式,这对学校的优质发展和师生的成长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其一,凝练了学校文化。凝练了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让办学理念和校训深入人心,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为建设和谐校园、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提高了教师对课程文化的认同度,更新了教师的课程观,提升了教師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其三,引领了学生的发展。这两年,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了负责任的能力、落实了负责任的行为,丰富了经历和感悟、激发了体验与探究的热情,学生在特色课程中学习自我规划和自我完善。学生的视角更广、思维更活、思考更深、个性与品质、能力与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五、结束语

两年来,我们以《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特色课程建设为契机和平台,扎实开展了课程资源开发、品牌课程打造、课程评价完善等方面的积极探索,达到预期目标。当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多样化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定能火凤腾飞!

基金项目:此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YQJK01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构建五年制高职数学小组的可行性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