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18-08-22陈永燕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陈永燕

摘 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活动的灵活化,关注学生个人心理素质与学习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建立全新的地理学习意识。利用地理教学内容生活、生产的联系,提高地理知识的亲近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本文分析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176-01

地理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不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样也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生活与发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认识到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完成地理教学的任务。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一、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是对教学质量的新要求,其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是指教师在课堂指导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其关键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自觉性、自律性,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强调在课堂进程中发展,是学生成为教学的主题,从而使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总体素质,促进个性化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同的教师运用不同的教法,其取得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要想做的好就必然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自身实际,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把教学的主体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积极探索一种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获得最大的进步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只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地图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看名字就能感觉两者之间天然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观察中却发现,教师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地图对学生地理学科的带动作用,在课堂进行知识讲解时,只限于知识点本身的讲解,不能与地图有效结合起来。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教学技巧。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尤其是地理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宽广,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模块,如果对这些不同层面的知识进行单一模式的讲解,缺乏对不同模块针对性的教学技巧,会让学生对某些知识感到困惑和不理解,影响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丰富多彩的看法,使学生觉得课堂教学比较枯燥,继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也就难以达到高效开展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氛围的建设等各方面考虑,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挖掘地理学科优势,激发學生学习兴趣。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性格逐渐走向成熟。此时,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最强的,使得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探索欲。地理恰恰是一门探索人类环境奥秘的学科。21世纪,人类实现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这些技术涉及了很多地理知识,离不开地理学科理论研究的支持。又如,天外世界、九星连珠、通古斯爆炸、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等现象,很多都带有地理性。

(二)教学内容精选化、整合化。在高中阶段,学习内容繁多,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高中地理教师应将教学内容精选化与整合化,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做好教学内容的精选化与整合化的关键在于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知识点错综复杂,学习起来可能会产生混乱,但有时只需改变知识点前后逻辑关系,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首先应注重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重组,理清其因果、逻辑关系。其次,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凸显主干内容。由于高中地理知识内容繁多,教学时常出现赶进度现象,因此,教师可将教材中的重复内容与不合乎实际的问题进行删减,以保障课堂教学时限的高效利用。最后,取众版本教材之所长,做到海纳百川,融会贯通。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地理各版本教材各有特色,对同一知识点的分析角度各有所长。这时,教师应以教材为主,同时吸取其他版本的优点。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地理是一门充满趣味性以及现实性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都能够运用多媒体来进行动画模拟,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地理知识,这样就能够打破传统“口授”教学的局限性。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能够对重点进行突出,将难点进行淡化,在课堂上可以加大学生的知识量,通过影像、图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地理老师一定要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多的时候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通过对教材中地图、地理示意图,还有就是地理现象的教学,极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兴趣,老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要用心钻研,可以针对教材的重点以及难点,还有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只要老师善于寻找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把地理教学当中的抽象知识变得具象化,很多教学难点就能够迎刃而解。而且,地理的学习也是思维模式的学习,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的展示来培养学生的识图、辨图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殿芝.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有效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写字大课堂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