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时空观念来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018-08-22周丽雯
周丽雯
摘 要 中学历史教学是依据课程标准而开展的教学,课程标准中就突出强调了时空观念,时空观念作为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凸显了其重要性,本文就依据一个课例的反复实践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
关键词 初中生;时空观念;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68-01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渐渐深化的背景下,“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便是搭建纵向和横向的历史知识网络。本文以实际教学为主,以20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摸索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忙学生们确立时空观念。
二、紧扣时空观念的教学实践
最初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觉得全面具体的,有基础知识的落实,有能力的提升,有时间和空间概念来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铁骨铮铮英雄史——探寻思路之源
(1)张骞通西域——主要讲述西域所包含的地理范围和自然环境,以及张骞的精神。
(2)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主要通过解答张骞通西域为什么称为凿空之旅,从而引出他的意义。
(二)古道漫漫梦驼铃——丝绸路之交流
(1)陆上丝绸之路——主要通过地图册,学生上台来描述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上几个重要的地点,以及交流的东西方的物质与文化。
(2)西域都护的设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西域都护设立的背景以及时间,管辖的范围。
(3)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地图册学生简单的描述路线。
(三)长江后浪推前浪——看今朝展望未来
(1)今日的丝绸之路——通过观看视频引入一带一路。
(2)一带一路。
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达到育人的目的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我说变成学生说,确定了以丝绸之路促进交流为主题线索的教学进行突破,增加了时空观念的教学:
(一)铁骨铮铮英雄史——探寻丝路之源
张骞通西域
(1)目的;(2)意义;(3)西域都护的设立。
(二)古道漫漫梦驼铃——丝绸路之交流
1.丝绸之路路线
以“丝绸之路示意图”为例。首先让学生读地图的标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朝代和主题:明确此图描绘的是汉代,主题是丝绸之路。再辨方向,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这幅“丝绸之路示意图”就可以看作东起点是长安,它一路向西,穿过黄河,经过河西走廊、酒泉、阳关、鄯善、天山南北,通向西亚、大秦、欧洲,从而建立的是学生的空间感。
2.丝绸之路意义
(三)长江后浪推前浪——看今朝展望未来
今日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通过视频感受其今日的辉煌,就是这样一条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继续发挥着沟通中外文明的重要作用。
三、透过教学目标培养时空观念
经过两次的教学实践,对于本课的框架我已经很清楚,随着进一步的磨课,提出了一系列思考。在新的教学设计中,更加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一个主题: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互利共赢。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及政府管辖丝绸之路的相关基本史实,感受前人开辟及管理丝绸之路的艰辛。
(2)通过丝绸之路上交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形成论从史出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张骞通西域的视频,感悟张骞通西域的艰辛历程和优秀品质。
(2)通过丝绸之路往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影响的探究,认识到交流的双向性及互利双赢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及班超经营西域的艰难历程,感悟其不屈不挠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2)通过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作用的探究,感悟文明交流的双向性和文明互利双赢对今日的影响。
为突出本课主题,在班超经营西域内容的順序上做了调整,把它放在第一部分讲解,把两个相同性质的内容放在一起,使整个教学比较完整;同时又注意详略的处理,比较有层次性和连贯性。
虽然本课主题以“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互利双赢”,但张骞为国牺牲奉献、勇于冒险、爱国敬业的精神更能体现历史学科中渗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与现在“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认识到民族、国家之间应该友善相处,才有利于彼此的发展。
(一)开辟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
(二)经营丝绸之路——西域都护
(三)重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四、时空观念运用与历史教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不但是新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也是让初中生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在一定的历史框架下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之间的关联性,并从中掌握每一件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的重大意义以及给当今社会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