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中等专业职业教育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8-08-22莫炎坚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1期
关键词:对策

莫炎坚

摘要:县级中专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重要使命。文章综合了众多有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于笔者所在县级中专的发展情况,主要通过分析县级中专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瓶颈问题,探究发展对策,大力推进综合改革,打造县级中专升级版,以期对现阶段县级中专的可持续发展有可供借鉴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县级中专;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县级中专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重要使命。本文综合了众多有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于笔者所在县级中专的发展情况,主要通过分析县级中专内涵发展和转型升级却遇到了一系列瓶颈问题,探究发展对策,大力推进县级中专的综合改革,实现转型升级,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为县级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县级中专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基本情况

岑溪市地处桂东南,是连接两广的陆路交通枢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桂东南副中心城市,面积2783平方公里,人口92万,经济基础较好,人口众多,发展职业教育条件有优势,岑溪市委市政府着力将职业教育打造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是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的主体,2005年开始,累计投入2.2亿元建设校舍、购置教学设备,落实职校规划用地500多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开设有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模具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专业,实训设备总值3600万元,在校学生6000多人,教职工306人。该市将全市各类培训整合到市中专,大力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扶贫攻坚、服务“三农”的主要职能,综合改革有一定成效,但要实现内涵提升和转型升级还存在着很多困难。

(二)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职教攻坚,县级中专办学规模得到了扩大,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转型升级却遇到了一系列瓶颈问题。

1. 办学经费严重不足

县级中专在前期规模发展过程中,已具备较好的硬件条件,但由于学校后续办学经费的严重短缺,致使学校教学设施、实训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办学条件得不到必要的改善,如一些职教攻坚期间购买下来的电脑,早该到了更新换代期,但好些还在带“病”运行,而且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实现校园文化的提升,改善学校教学软硬件环境,更是困难重重。

其次,由于學校办公经费短缺,支付不起学校自聘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工资薪酬,学校紧缺岗位教师的招聘计划不能实施,教师配备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内涵质量的提升。

第三,近几年,县级中专得到上级专项资金的支持,多用于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的建设,但资金的使用缺少有效的论证,只一味地用于设备的采购,在教学改革方面无整体思路,甚至有些学校整体标包,安心只做“甩手掌柜”,资金用了,效果不好。

2. 学校管理粗放,内涵质量不高,防辍保学压力大

县级中专在发展早期只重规模扩大,不重内涵建设现象普遍存在,中心成立初期,资金投入重点放在硬件基础建设方面,又很难做到软硬兼顾,致使楼房有了学生来了,却缺了教师,兼之新建的学校,绿化美化,校园文化也都是薄弱环节,虽经行政手段招来了学生,但不出两个月就走了1/3,内涵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了学校良性持续发展的生命保障,没有一支乐于奉献,投身于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评价体系改革等工作的教师团队,县级中专内涵建设的转型升级从何谈起,但耽于学校发展初期,学生瀑增,学校管理诸多问题,教师紧缺,课时量重,无暇顾及专业内涵的提升建设,在个人专业成长方面得不到长足的发展等等,县级中专要走出扩规模低效益发展困境,举步维艰。

3. 招生难问题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县级中专招生工作的难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学校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内涵提升,还有中职升本政策的影响,招生表面又出现繁荣现象,但由于学校自身的吸引力还不够,招生难的问题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主要难处有:一是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不够,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不力,缺乏可操作的扶持政策;二是大多数县级职业学校多采取行政手段招生,设立春季期预科班,但管理压力过大,流失十分严重,效果不明显,且负面影响很大;三是城市中职学校和一些民办职业学校通过有偿招生形式,大打生源争夺战,严重影响县级中专的顺利招生;四是主流教育、传统观念的禁锢,加深了县级中专的招生难度。

4. 专业设置不合理

县级中专在专业设置方面由于缺乏充分论证,缺少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学校难以组织人力物力研究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态势,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了解,没有按照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办学,没有按照社会需要或职业群来设置就业导向的专业班级和课程,片面按照学校自身的设施条件、师资情况等随意设置专业,盲目跟风,专业设置不合理,已有专业办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5. 师资队伍现状堪忧

县级中专师资问题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师资现状令人担忧,总体表现为“缺、劣、杂、陈”的四大特点。缺,主要是指教师缺口大,特别是专业教师缺口更大;劣,即教师专业素质低劣,主要是指教师的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素质不高等;杂,指学校教师由多类教师组成,有原职业技术学校的元老们,有从各乡镇抽调来的文化课教师,还有新近几年从高校或理工学院毕业生中录用的新教师,还有资源整合后来自其他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如原技工学校、农机学校教师等,还有来自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的行业精英、种养能手等;陈,指教师的观念陈旧,知识体系陈旧。很多教师还保留在原来的教学观念上,没有真正认识县级中专的办学模式和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定位,教学思维、方式和技巧等都是老一套,在黑板上“种田”,在讲台里“养鸡”,照本宣科,不重实践,或者是有设备没人用,不会用。

二、县级中专转型升级的对策

县级中专没有当地党委政府的继续支持,单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内涵发展和转型升级资金投入大、师资配备不足等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县级中专学校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举措。

(一)坚持党政主导,统筹推动县级中专综合改革升级

笔者所在中专学校在职业教育攻坚验收后,通过多请示、多汇报等形式,继续争取地方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学校综合改革,走内涵发展和转型升级之路。

1. 坚持党政主导,组织领导落实

坚持党政领导主抓职教综合改革工作,并落實市委专职副书记兼任职教中心主任,与市政府分管领导一起具体抓落实;市人大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监督、检查、评估;市政协做好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调研及建言献策;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职教综合改革工作,从而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强大的职教综合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合力。

2. 整合部门资源,管理体制落实

以中专学校为主要载体,整合县域内农业、劳保、市教师进修学校、市技工学校等培训资源,把职业教育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工人培训等结合起来,从根本上理顺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同时,在协调职教综合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上做到“四个优先”:一是政策支持优先。地方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上级的会议文件精神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一时间出台相对应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地方政策,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融通办学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县级中专涵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和《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推动职教综合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资金投入优先。规定凡涉中专学校的经费、建设项目,地方财政一律予以优先安排;凡涉及学校的项目办证、审批等一律优先专项办理,每年的“两费”收入和项目配套资金超额到位用于学校的设施完善和内涵提升。三是教师配备优先。从党委政府层面要积极加强县级中专师资队伍建设,按规模优先配备教师编制,通过招考招录、定向培养补足教师缺额,并通过支持中专学校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聘请非实名制教师。四是招生宣传优先。从县党委政府层面统筹中专学校的招生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每年提前招生、试读职业教育预科班实施方案,并统一部署招生工作,落实激励机制,对招生指标进行考核,兑现奖惩,以调动部门的积极性;强化宣传工作,引导群众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起“读职业学校也大有前途”的正确教育观。通过宣传造势,确保中专学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示范引领,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转型升级

以争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和建设广西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为契机,通过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转型升级。

1.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与行业企业合作,按照中专学生特点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职业岗位的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教、学、做”统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贯穿于中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整体规划、重点培养、全面提升”的理念,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暂行办法、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等制度,通过实施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培训,到北京、上海等职业教育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等措施,针对教师职教理念更新、教学能力提升和信息技术应用等进行专题培训,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3. 实施“亮点”德育工程

开展以评选“敬业之星、诚信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技能之星、示范之星”为载体的“亮点工程”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参与评选活动中发现自身亮点,增强学习自信心,自觉端正学风纪风。拓宽德育途径,推行学生文明礼仪示导值日制度,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举办教育实践优秀学生报告会,建立由手机短信、电子邮箱、QQ群、博客群等组成的德育红网工程平台,致力将学生培养成拥有好身体、好习惯、好形象、好技能、好理念的“五好”技能人才。

4. 打造职教特色校园文化

以“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理念,按照“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定期更新”的原则,打造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主要通过校园展板、户外大型电子屏幕、LED显视屏等宣传阵地,把办学理念、企业文化、行动指示等理念渗入学生头脑;每年举办大型文体技能竞赛周活动,促进学生竞技交流;组建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5. 建设数字化校园

根据学校管理的需要,建立OA办公系统、校园监控系统、校园一卡通等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师生工作和生活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根据课程改革需要,建立校园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资源库,服务与支持教学各环节。根据理实教学需要,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深化校企合作,合力推动服务产业能力升级

1. 多专业服务多元产业

县级中专为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特色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当地的劳动力流向相一致,逐步形成有自身优势的特色专业;遵循专业设置上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发展思路,重点投入打造建设与地方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龙头专业,实现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布局。

2. 多形式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结合县级中专转型升级的实际情况,多形式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根据不同的专业与企业实行订单培养、冠名班,校中厂、厂中校等深度合作。如笔者所在的中专学校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对接落户本地工业园区的电子企业实行“订单培养”;模具制造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与有当地的精密模具厂及多家汽修厂共建实训基地;服装设计与工艺与当地的服装、纺织企业推行“厂中校、校中厂”合作方式,即企业设立学校学生实训岗位,学校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做”产业工人,有效提高技能教学效果,也提升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

县级中专学校的综合办学条件相对落后,虽经综合改革之后有所改善,但在专业设置,课程研究、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工作上没有实现明显的改变,特别是县级中专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比较薄弱,要实现县级中专的转型升级还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下大力气搞好内涵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校务革新,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刘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2]欧阳河,郭峰,等.2006~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3]高瑛.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

[4]陈祝林,雅尼土,徐朔.中德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M].百家出版社,2001.

[5]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王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