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几点建议

2018-08-22张林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建议

张林

摘 要 萧伯纳有句名言:“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句话道出了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其中一种全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倡导合作学习的最佳形式。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深受广大教师的推崇,由于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而焕发出勃勃生机,也因此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44-01

一、科学划分小组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我根据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上课发言等情况将全班同学分成A、B、C、四类学生。其中,A类学生15名,学生指的是学习成绩优异,学习习惯较好,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孩子;B类学生15名,指的是学习成绩较好,学习习惯较好的孩子;C类学生14名,指的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其中,每组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依据学习基础,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除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老师还需要考虑每组成员的性格差异和人际关系,争取让每个小组成员间形成性格互补和团结和谐的关系。今后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二)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起帮带作用。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组长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我采取5人小一组,除了组长外,还设置了一名小老师,一名中心发言人,一名纪律委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小老师主要帮助组长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特殊情况下能准确而快速地记录本组讨论成果;发言人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这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纪律委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正常交流环节,避免出现偏离话题的现象,同时代表本组举手争取展示机会。这样的安排,让每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组里的重要地位,也树立一种主人公的意识,就目前来看,原来不愿学习的学生,在小组的带动下也能认真参与小组讨论,并积极为本组集体展示而表现自己。组内分工落实后,要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组长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在这个时候,要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请组员说出理由,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做出的不同解答,全面地归纳,并及时准确地汇报,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面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的发现与困惑时,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意见产生分歧时,可以安排合作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學生单独学习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合作,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必要性。教师在备课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怕出现混乱的局面。当教师面对教学意外时,必须镇静从容,及时引导,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

(4)尽力提供全组参与表现的机会。如朗读课文,可以让全组合作完成串读。如参加班级比赛,可以先让组里进行交流讨论,鼓励他们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组里集体成果。从而增加团体的凝聚力,树立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设立了小组目标,学生的努力就不再是以个人为单位了,每个人都为了小组的共同利益而全力以赴。在合作学习中往往是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不仅每个组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各组员之间还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也能有所进步。由于目标一致,学生发生冲突时也能跳出自我,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听取别人的意见。因此,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会互相尊重和理解,学会沟通,学会互相分享。

参考文献:

[1]王万金.合作学习运用中的误区及对策[J].宁夏教育科研,2007(03).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构建探析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